 |
 |
 |
 |
 |
 |
 |
 |
 |
無疑,美國排污權交易政策為像 |
中國這樣的燃煤大國治理污染提 |
供了一種新思路。排污權可以在 |
政府管理下,像貨物一樣買賣, |
這對十年前的中國人來說還是一 |
個相當新鮮的概念。將這個概念 |
帶到中國來的是美國頗有影響的 |
非政府組織—美國環保協會。 |
實行排污權交易的前提是污染 |
物排放總量控制,在中國,總量 |
控制已經經歷了多年的技術準備 |
和實踐過程。早在1985年,上海 |
市頒布了《上海市黃浦江上游水 |
源保護條例》,確定在黃浦江上 |
游水源保護區內實行污染物排放 |
總量與濃度控制相結合的管理辦 |
法。翻開1994年12月上海市人大 |
通過的《上海市環境保護》第 |
31條:“……排污單位污染物排 |
放必須達到…… [詳情] | |
 |
 |
 |
排污權交易的主 |
要思想就是建立 |
合法的污染物排 |
放權利即排污權 | |
 |
并允許這種權利像商品那樣被買入賣 |
出,以此來進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
排污權交易的一般做法 |
(1)首先由政府部門確定出一定區 |
域的環境質量目標,并據此評估該區 |
域的環境容量。 |
(2)推算出污染物的最大允許排放 |
量,并將最大允許排放量分割成若干 |
規定的排放量,即若干排污權。 |
(3)政府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分配 |
這些權利,并通過建立排污權交易市 |
場使這種權利能合法地買賣。在排污 |
權市場上,排污者從其利益出發,自 |
主決定其污染治理程度,從而買入或 |
賣出排污權。 | |
 |
 |
 |
 |
|
 |
 |
 |
 |
 |
20世紀中期,由酸雨引起的健康和環 |
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 |
一方面是電廠每天給上百萬人的生產 |
及生活提供電力,另一方面是由燃燒 |
的化石燃料產生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 |
造成污染。但是隨著經濟的增長,工 |
廠及居民的用電量不會減少,反而還 |
有上升,消費者也不愿承擔因電廠控 |
制污染增加成本而帶來的經濟壓力。 |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一個創造性的思 |
想—“排污權交易”便應運而生。 |
“排污權交易”這個概念的主要思想 |
是傳統的環境管理除了政府干預外, |
并沒有給企業任何的激勵措施去保護 |
環境,如果能建立一個市場,企業就 |
會發現,如果他們有效地減少污染, |
就能同那些污染排放教多的企業進行 |
交易從而獲得資金。這種市場理念的 |
廣泛應用更能有效地減少污染排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