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指標可以像其它商品一樣買賣,這是發達國家為控制污染物總量而廣泛采用的市場運作方式,目前正在被引入被稱之為“中國經濟發展主引擎”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當地政府已經開始嘗試采取排污權交易的方式,以此來調節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
日前,中國國家環?偩志珠L解振華在會見美國白宮環境質量委員會代表團時說:“目前中國在制訂新的發展計劃時,不僅考慮了發展的速度,而且考慮發展的質量。為實現經濟保持快速增長,而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控制或減少的目標,中國政府已經進行了排污權交易制度的試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這些試點,正在長三角地區啟動。在積極嘗試國內排污權的同時,中國政府也在積極參與全球環保項目,在《京都議定書》的框架內進行國際排污權交易。
今年7月初,南京天井洼垃圾場已經通過了中國國家發改委的審批,目前正在進行國際申報確認,意向與英國進行排污權交易,每噸二氧化碳排放價格約為5美元至6美元。日前,一臺1100千瓦的機組已經開始試運行。按照垃圾日產量1000噸測算,可以安裝兩臺機組,每年處理沼氣900萬立方米左右,相當于甲烷排放減量5200多噸。甲烷造成溫室效應的程度為二氧化碳的24.5倍,天井洼項目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3萬噸。
同時,南京轎子山垃圾場沼氣綜合供熱項目也在籌建中,初步確定與意大利環境資源部進行排污權交易。這兩個項目有望成為中國首批跨國排污權交易的項目。
江蘇省南通市2001年到2004年的GDP總量增長了51.5%,而水污染物的主要指標化學需氧量(COD)則下降了16.8%。同時做到GDP的增長和COD指標的下降,就需要政府有計劃地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總量。除了行政上嚴格控制排污指標外,南通市同時選擇了嘗試運用市場的力量。
2004年,南通市環保局通過詳細論證,牽線搭橋,審核確認由泰爾特公司將排污指標余量出售給亞點毛巾,轉讓期限為3年,每噸COD交易價格為1000元。合同明確規定:購買方在使用排放權時,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以滿足當地水環境質量的要求,且不得超過當地環保部門核定的排放總量。交易一年的運行情況表明:兩家企業污染物排放的總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交易各方水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標準均達到了交易合同規定的要求。這是中國首例成功的水污染物排放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