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環保廳昨天向媒體表示,由該廳牽頭制定的《長三角兩省一市環境合作平臺建設工作計劃》已于近日完成,將率先在長三角地區共同開展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污權有償分配和交易試點,培育成熟有序的排污權交易市場。
據了解,前不久在杭州市舉行的第一次長三角兩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上,提出推進區域共同發展要重點抓好交通、科技、能源、環境四大合作平臺建設。
從本月起,“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中的“化學需氧量(COD)”已在江蘇蘇南境內的266家重點監控企業中實施。
江蘇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透露,長三角地區雖取得很大發展,但資源消耗過大、環境成本透支,已經成為制約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瓶頸。本次環境平臺計劃的出臺,蘇浙滬明確了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重點、時序進度等內容,為未來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其中,在飲用水源保護、重要生態功能區管理、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等方面,加強環境立法合作,推進環境保護的法治化進程;制訂更加嚴格、相對統一的建設項目環境準入、主要污染物排放和排污收費標準,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研究出臺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價格、財稅、金融、貿易、保險等經濟政策,重點構建環境價格體系,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環境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有關負責人表示,排污權有償分配交易使用將先行。
在推動區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方面,將共同實施一批工業污染源治理、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生態清淤、圍網養殖清理等重點治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