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山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如期召開,孟學農以山西省代省長身份做政府工作報告。節能減排、環保治污占據了報告的中心位置。
這是孟學農主政山西4個月來對其施政理念的一次系統表達。“推行排污權交易,探索實施節能指標交易制度”將成為本屆政府2008年的一項重要工作。
“排污企業要么自己治污,要么交納治污所需的全部費用,由政府組織治理,”孟說,必須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用徹底的經濟辦法變企業被動治污為主動治污。
山西城市退出“十大污染城市”
山西是污染大省,但去年治污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最有代表性的是:太原、大同、陽泉、長治、臨汾等5個國家考核的重點污染城市,摘掉了污染“黑帽子”。
國家環境監測總站對113個重點城市的監測數據表明,2007年,山西長治由倒數第47位前移至倒數第76位,前移了29位;大同由倒數第3前移至倒數第18位,前移了15位;臨汾由倒數第2位前移至倒數第13位,前移了11位;陽泉也由倒數第8前移至倒數第10位,只有太原由倒數第12下滑到倒數第11位。
“全國十大污染城市中,終于看不到山西的名字了。”山西省環保局長劉向東說。山西11個地級市除太原以外,均提前三年完成了“十一五”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去年,山西省政府曾經發文,空氣污染退出前5名的城市獎勵100萬元,退出前10名的獎勵200萬元,陽泉市因此第一個捧得100萬元大獎。
“文件已經有了,現在就看怎么執行。”劉向東說,環保局已經上報省政府,建議其它地級市均參照執行。根據這個方案,除太原、朔州和晉城三市,其它城市均在獲獎之列。
1月10日,孟學農在這份報告上批示:初戰告捷,應再接再厲,務求今年要新成效。而在人大會上,他再次強調,今年尤其要重點推進省城太原的治污工作。
太原治污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著手搬遷太原化工。太化等污染企業占了太原污染源的一半以上,太原市多次呼吁搬遷,劉向東說,“在全省人大會上布置污染企業的搬遷,這還是第一次。”
據劉透露,目前,太化已經在忻州找好了搬遷地,年內很有可能動遷。
在去年一年中,山西關閉了4800個污染企業,直接損失GDP108億,但山西全年GDP達到5600億,增長了13.6%。劉認為,關停小企業、高耗能的污染企業,為大企業騰出了資源、運力和資金,這是山西在大力度治污之年GDP不降反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劉向東在解讀本屆山西政府的施政綱領時說,2008年很有可能成為山西的“治污年”。
排污權交易,關鍵是找賣家
試點排污權交易,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推出的新舉措。劉向東說,14日省委常委會為此專門做了研究,責成環保局盡快拿出方案。
“昨天剛給我們安排的任務,方案正在制訂中。”省環保局污控處處長劉西丹說,初步方案可以在春節前出來,但需要提交發改委、財政廳進一步討論。
此前,環保局剛剛完成山西全省119個縣(市、區)中114個縣的環境容量測算。“75%的縣(市、區)環境容量都超了,發展經濟已經沒有容量了。”劉向東說,這些地方經濟要繼續發展,必須相互調劑,花錢購買落后地區、未污染地區的排污指標。
孟學農在山西調研所了解的情況是,山西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均居全國前列,單位面積上承擔的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55倍和1.78倍;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電耗和每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節能減排作為一項硬性約束指標,是地方黨委和政府向中央立下的軍令狀。面對嚴峻的形勢,孟表示,要綜合運用一切手段,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確保完成這一事關山西對外形象和投資環境的大事。
三年前,山西的太原、大同和陽泉三個城市已經國家批準試點排污權交易,但一直沒有推行開來。今年,孟學農下決心要在全省推行。
交易項目將集中在二氧化硫和粉塵這兩大污染源。據記者了解,一個30-60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每年二氧化硫排放約2000噸,購買這個排污權的費用高達數千萬元。
“山西很多企業都拿著錢排隊買排污權,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找賣家。”劉向東說,前不久,山西呂梁市長董洪運帶了1個億的資金找到國家環?偩,想購買3000噸二氧化硫的排污權,但是市面上沒有賣家。
“我們將借鑒國際碳匯交易的機制,先行試點二氧化硫的排污權交易。”劉說。按照他的設想,政府負責搭建平臺,為企業尋找交易主體,先在省內各縣區、城市之間進行交易,時機成熟以后再探索跨省交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