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強化主要污染物減排,為經濟發展騰出環境空間,今年湖州市將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制訂排污權交易試行辦法,重點項目減排、新批有污染排放的項目按總量替代比例,通過儲備交易平臺,運用市場化規律、價格杠桿推動湖州市減排工作。據了解,目前湖州市排污申報登記的企業有2800多家,COD的排放總量主要來源于紡織、印染、化工、制革、造紙等高能耗、重污染行業。
排污權交易是通過市場手段配置、保護環境資源的重要經濟政策之一。其主要思想是:在滿足環境要求的前提下,設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權利即排污權,并允許這種權利像商品那樣被買賣,以此進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企業節約下來的污染排放指標,將成為一種可以用于交易的“有價資源”,既可在企業與企業間進行商業交易,也可“儲存”起來以備自身擴大發展之需。而那些無力或忽視使用減少排污手段、導致手中缺乏排放指標的企業,將不得不按照市場價格,向市場或其他企業購買污染指標。
湖州市環保部門有關專家表示,排污權交易制度不僅體現的是“總量控制”的污染物控制策略,而且是依靠市場手段使企業主動來實現“總量控制”目標,在政府核定區域內污染物總量后,排污權進入市場進行交易,減少排污節約的排污權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買賣獲利,排污者就有減少排污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