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5日和3月3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在北京開幕。并分別于13日和12日在京勝利閉幕。在十來天的會議議程中各位代表紛紛建言獻策,把來自于基層的呼聲傳達給了中央。并對08年進行了各方面的總結。面對現今嚴峻且急迫的水環境形勢,兩會指出我國將來水行業所要前行的道路,從民生、建設、前景等方面提出重要要求,集全國的力量,致力改善水環境!

投資與建設

對于地方污水處理廠投資熱,建設部與國家發改委就2009-2010年中央財政投資污水處理行業的900億元分配方法進行調整,改變過去由地方政府向發改委和建設部申報項目的作法,擬將900億元資金全部先行分配到各省,由各省根據分配到的資金和配套資金申報項目,然后由發改委等部門批準。 [全文]

水價與民生

由于2008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偏高,倍受關注的能源類產品如水價、電價和天然氣價格都未能提出調價。而今年以來從全國到地方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一路下行,許多資源性、環保性的收費價格調整計劃被放緩幾年后終于迎來了調價的良機。水價,電價和民用天然氣價目前看來都是“漲勢已定”。 [全文]

我國水業發展重點應從建設轉向管理

據清華大學統計,如果城市水業發展從目前的投資建設為核心轉變為以消費、運營管理為核心,不但能獲得更好的環境效益,投資拉動經濟的效果將至少放大10倍。專家強調,在我國4萬億拉動內需的投資中,去年約有70億投資用于污水及垃圾處理,今年一季度則有100多億。短時期內的大量資金注入,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基礎設施短缺的壓力。[全文]

水利部部長陳雷: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3月22日是第十七屆“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二屆“中國水周”宣傳活動的第一天,我國紀念這個活動的宣傳主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節約保護水資源”。水利部部長陳雷2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解決我國日益復雜的水資源問題,必須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以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為重點,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著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生態與環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長率,而用水總量實現了微增長,特別是近10年來,部分地區實現了零增長甚至負增長;在連續30年農業灌溉用水量零增長的情況下,擴大有效灌溉面積近1.4億畝,糧食產量提高近50%。國家“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0%兩項節能減排指標按年度全部完成。[全文]

世界聲音

人們對全球變暖諸多原因和后果的理解迅速深化。水利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水循環?應對氣候變化、減少人類和環境風險的關鍵戰略是什么?對水、土地和居住環境不斷增加的壓力,導致人口流動,反過來又對新居住環境帶來影響。通過改善水管理、土地和環境,就能減少遷移需求及其對居住的影響嗎?當前,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氣候不斷變化,由此帶來的更加頻繁和極端的災害,給數億人的生命安全和經濟安全帶來了新威脅。如何面對?…… [點擊查看全文]

水價關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