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業發展重點應從建設轉向管理
據清華大學統計,如果城市水業發展從目前的投資建設為核心轉變為以消費、運營管理為核心,不但能獲得更好的環境效益,投資拉動經濟的效果將至少放大10倍。專家強調,在我國4萬億拉動內需的投資中,去年約有70億投資用于污水及垃圾處理,今年一季度則有100多億。短時期內的大量資金注入,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基礎設施短缺的壓力。[全文]
水利部部長陳雷: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3月22日是第十七屆“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二屆“中國水周”宣傳活動的第一天,我國紀念這個活動的宣傳主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節約保護水資源”。水利部部長陳雷2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解決我國日益復雜的水資源問題,必須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以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為重點,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著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生態與環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長率,而用水總量實現了微增長,特別是近10年來,部分地區實現了零增長甚至負增長;在連續30年農業灌溉用水量零增長的情況下,擴大有效灌溉面積近1.4億畝,糧食產量提高近50%。國家“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0%兩項節能減排指標按年度全部完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