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透過兩會看水務 >> 水價與民生 >> 

"廉價時代"的終結能否解水資源難題?

時間:2009-04-0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邢曉春

全國政協委員、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我國嚴峻的水資源形勢,我國已經確定將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談到水價改革,他表示,缺水城市水價要高額累進加價。

剛剛經歷了一場大范圍旱災天氣洗禮的水資源行業似乎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日益突出的水資源矛盾與又一次高調復出的水價“要高額累進加價”之說,讓社會各界的目光再次投向水資源行業,水價問題也因此而成為今年兩會的一大熱點。

很顯然,胡部長“水價要高額累進加價”是對前些年“將環境治理成本和資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計入能源產品的定價中”提法的呼應?梢钥隙ǖ氖,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措施,目的都是為了緩解我國嚴峻的水資源形勢。但具體實施起來的效果如何,我們并不能做太過樂觀的估計。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過去的很多次提價,都沒能很好的解決問題。2006年,中國的能源市場拋出了有史以來“漲價”的最強音,自那時開始,中國的能源行業似乎就開始逐漸遠離“廉價時代”。能源經營企業不斷高呼“要與國際接軌”,并以種種名目將各類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二連三的漲價。這一次次價格的提升,讓公眾的承受能力經受了一次次的考驗?上У氖牵傲畠r時代”的逐漸離去并沒有帶來應有的效果。

在諸多企業,特別是壟斷行業企業看來,“提價”是他們的“法寶”。但事實上,“提價”已成“雞肋”。目前看來,雖然“提價”并不能治本,但如果放任不管,聽之任之,水資源形勢將會更加嚴峻。而且我們似乎也還沒有找到什么比“提價”更為妥善的方式來解決水資源問題。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做了冤大頭,支付了高額的使用費用,承擔了環境治理成本,但最終效果與預期目標的偏差證明,消費者高額支出的最大受益者往往是能源的經營企業。這也是公眾怨聲載道原因所在。

“提價”需要顧及“民生成本”。市場需求的變化與成本提高所帶來的“提價”公眾可以理解,但為了增強節能意識強加下來的“提價”,則有可能忽視“民生成本”。試想一下,如果連正常用水都需要支付高出實際成本的費用,這對于公眾來說很顯然是不公平的。

還有一點需要指明的是,不能讓水能源的經營企業在“提價”中坐享其成。在未看到經營企業為緩解水資源嚴峻形勢所作出的努力之前,公眾并不應該向其支付額外的費用。水資源行業作為壟斷行業,其經營成本并未公開!疤醿r”是否合理,提高后的價格是否超出了經營成本,這些問題不弄清楚,就有可能讓經營企業增加利潤空間,給公眾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