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華能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陔姀S、玖龍紙業(重慶)有限公司、浙江嘉興的景興紙業有限公司、威立雅長揚熱能(重慶)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已通過環保部門審核,成為全國首批獲得排污許可證的企業。此外,還有數十家企業的排污許可證已進入審核程序,這標志著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內容之一的排污許可證制度正式落實到日常管理層面。


排污許可證是國家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排放廢氣、廢水、產生環境噪聲污染和固體廢物的行為實行許可證管理,以期加強對污染源的監督管理及控制。


在歐美發達國家,排污許可證是最重要的環境管理制度之一,是執法檢查的重要依據。于20世紀70年代最早在瑞典得以應用。


我國排污許可的實施可以追溯到1985年,最初從上海的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上得到應用,30年來,浙江、江蘇、內蒙古、四川等25個省份均不同程度的制定了相關法規,占比超八成。2004年,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現環保部)便在唐山市、深圳市、沈陽市、杭州市、銀川市、武漢市等六市開展排污許可證試點工作。一路走來,排污許可證制度在我國推行三十年,總計向約24萬家企事業單位發放了排污許可證,成效是有的;但卻存在"推而不廣"的尷尬。 許可證的運行原理看起來似乎并不復雜,但難點就在于,按我們以往對企業的環保管理要求和不同環保職能部門的管理的"套路",根本就做不到能把"所有"要求邏輯清晰、貫穿如一地"放進"同一個許可證里。 長久以來的這些環保要求,不僅是"分散"成多套數據形式,長著"多張皮"的,甚至還經常是互相"打架"的。環境統計、總量核查、環評批復、"三同時"、排放標準要求、清潔生產要求、排污收費……各自是一套,分別對口不同的業務司局處室。當然,環保局給企業發的那么多憑證中,也曾有個名稱叫做"排污許可證"的,跟上述管理制度之間也沒有必然聯系,就是一張寫明被分配的總量的憑據而已。 因為各自為政,缺乏有機銜接和統一,也就導致了多年來不斷"盲人摸象",行政效能卻還不高的結果。經常是該管理的沒有管到位,環境家底、污染源依然是一筆糊涂賬;不該管的卻管過了頭,管成了管理者和企業雙方的沉重負擔。 總體來看,排污許可制還存在在環境管理制度中核心基礎地位不明確,在推動企事業單位落實治污主體責任方面發揮的作用不突出,環保部門依證監管不到位,各地要求不統一的尷尬點。



重磅政策 規范性文件 試點方案 部長解讀 總體分析
實施方案發布

2016年11月10日國辦正式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 [詳細]

管理暫行規定

排污許可證的申請、核發、實施、監管等行為適用[詳細]

試點方案征求意見

《重點行業和流域排污許可管理試點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詳細]

改善環境質量

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 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新支撐[詳細]

答疑解惑

關于《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的30問解答[詳細]

在《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 未正式出臺前,環保部對排污許可制度的改革舉措已經在部分地區悄然展開。海南作為全國排污許可證制度試點改革的探路者于2016年5月正式獲得批復;與其幾乎同步的浙江、江蘇、陜西、吉林等地也開始未雨綢繆,以期建立以排污許可證為核心,覆蓋污染源建設、生產、關閉全過程的"一證式"管理模式。在《方案》出臺后,各地更是開始了緊張的政策更新和新版排污許可證申領工作。




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要抓關鍵

排污許可證制度難在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尤其要將環境質量標準與區域排放量有機結合起來,使區域環境能夠承受許可的污染物總量。核定每個企事業單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既要發揮排放標準、環評的作用,也要結合當地改善環境質量[詳細]

完善排污許可制度需解決四個問題

當前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度涉及面廣、改革任務重,仍有諸多問題急需解決。一是排污許可制應盡快銜接整合相關環境管理制度,二是盡快配套并完善實施細則和技術方法[詳細]

"排污許可證能給環保企業帶來哪些機遇

"《方案》提出,排污許可證管理內容主要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并依法逐步納入其他污染物。在先行領域方面,將分步實現對固定污染源的全覆蓋,率先對火電、造紙行業企業核發排污許可證,2017年完成《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詳細]

如何有效推進

排污許可制度需要與哪些制度做好銜接?[詳細]

推動三個變革

從全面深化環境治理基礎制度改革的戰略部署看排污許可證制度([詳細]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