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商品消費活動中對邊際成本價格的不敏感性
階梯式計價的一大優勢是在遵循公平性的前提下運用了邊際成本定價法。在邊際成本定價法中,水價取決于每增加一單位水量所必須支付的成本。階梯式水價通過分段,巧妙地將昂貴的邊際成本價格安排在較高的分段中。但是在實際水商品消費活動中,絕大多數用水產對邊際成本價格很難作出敏感反應。因為水商品消費活動與一般商品消費活動有很大的區別。去商店購買某一商品時,我們知道多購買一單位商品必須支付單一商品的價格,但在階梯式計價方式下,水商品消費者很難知道下一單位商品水的價格。這是因為自來水是批量購買的,而且在使用后支付水費。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不知道我們正在消耗的這一單位水是屬于第一分段低價位的水量還是屬于第二分段的邊際成本水價的水量。由于階梯式水價使用中無法及時為用水戶提供準確的價格信號,從而無法為用水戶在消費行為中進行選擇提供必需的信息。
3.階梯式水價忽略了公平性原則
交叉補貼通過高收入群體和低收人群體間的強制補貼使階梯式水價實現了公正性原則,但在補貼分配上難以體現公平。在階梯式水價中,補貼基本上分配在初始分段,在價格形式上低分段實行的是帶補貼低水價,而高分段實行的是邊際成本價格,補貼隨著階層數的增加而減少。在一個兩階梯水價體系中,一個家庭如果要得到全部補貼,就必須用完起始分段的全部水量。如果用水量在起始分段范圍內,用水越少,則獲得的補貼越少。但那些高收入的用水戶用水量超過了初始分段的水量,他們得到了初始分段數量的全部補貼。這對低耗水量的用水戶顯然是不公平的。
4.階梯式水價偏離了邊際成本價格
上述已經說明,在階梯式水價體系下,用水戶對邊際價格表現不敏感,F在我們把目光放在階梯式水價與邊際成本定價的一致性問題上。當價格反映所提供服務的邊際效益時,可以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邊際成本定價要求對承擔相似成本責任的所有用水產使用相同的單一水價。而在階梯式水價體系中,由于不同階段不等水價,使得不同的用水戶為供水這一相同的服務支付了不同的價格。只有少數用水戶的支付價格與邊際成本相等,大多數則高于或低于邊際成本?梢,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階梯式水價偏離了邊際成本價格,不能為用水戶提供正確的邊際成本價格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