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副市長在主題報告中指出,第十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的召開,是推進珠海城鎮水務建設的重要契機。接下來,珠海將圍繞“水十條”,主要從水安全保障、水環境保護、水生態修護、水管理提升和水文化弘揚五個方面建設美麗珠海。
仇保興在開幕式上做題為《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協同海綿城市建設》的主題報告。他指出,貫徹“水十條”的同時,落實海綿城市建設,將兩者協調起來,是水處理行業內人士必須要面對并且緊迫性的課題。面對城市河道治理的緊迫性和困難,仇保興介紹了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案例,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截污納管、引水釋污、人工增氧、生物膜凈化、恢復自然河道、生態浮床、穩定塘、水下生態修復八種黑臭河道治理方法。并強調以上方法一般都是相互組合,形成綜合的治理方案。在此基礎上,結合海綿城市的功能進行整體規劃、整體設計,所以我們就能夠有效地來防止污染的反彈。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吹響了全國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號角。章林偉對海綿城市政策進行了全面解讀。他指出,近年來,住建部出臺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 并在全國選取典型城市進行試點建設,下一步,還將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同時,綜合海綿城市的績效考核評價及時出臺了指導意見。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的探索完善海綿型城市建設思路。章林偉還從規劃引領、資金投入、技術支撐和責任主體落實等方面分析了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途徑。
國際水協會作為全球水環境領域的最高學術組織,在國際水行業中享有盛譽。David Garman教授長期從事水資源水污染控制以及新技術應用的環境管理等工作。David Garman著眼于未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與業內嘉賓共同探討了在變革世界中,供水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思路。
曲久輝在水質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領域不斷進行理論探索和技術創新。開幕式上,他重點介紹了基于水生態安全的再生水+。他介紹,再生水+的核心問題是把水當中的物質和能量回收出來,減少環境污染,增強能量和物質的回收。所以,基于能量和物質回收的概念,再生水+具有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屬性。并結合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維也納、奧地利等國際上水處理先進國家的前沿理論和技術成果,深入闡述了再生水+的重要內涵和應用。嘉賓們的精彩發言,引起了聽眾們的共鳴。
根據目前國內外水處理行業現狀和發展方向, 4日下午~5日全天集中召開28場分論壇。會議主要圍繞海綿城市、智慧水務;供水設施、凈水工藝、水質達標與二次供水的技術與案例;城市黑臭河水體綜合治理、污水處理與污泥的處理處置;再生水、非傳統水源的利用與漏損控制;水系統規劃與水景觀設計、水環境保護與水生態修復的技術及理念等與城鎮水務相關的專題展開研討和交流,并同期舉辦給排水新技術與設備博覽會。


今年是中國城鎮水務行業發展極為重要的一年,也是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成立30周年,同時還是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連續成功召開10周年。大會期間,還將召開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二屆四次理事會暨協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
上一頁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