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協縣鎮工作委員會2011年年會上的講話
中國水協 李振東
2011.11.25
各位委員、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中國水協縣鎮工作委員會年會,這次年會在江蘇省蘇州市轄縣級張家港市召開,由張家港市給排水總公司宋正明總經理承辦。宋總是我們縣鎮委副主任,在宋總領導下的張家港市給排水公司短短2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評價他們是全國縣級水司發展的典范,會議期間大家可以參觀一下。與會各位代表熱情支持中國水協和縣鎮委的工作,大家匯聚一堂,交流經驗,商討縣鎮水務工作,特別是這次年會中國水協副會長、縣鎮委主任張國祥親臨年會,他是沈陽水務集團的董事長,百忙之中參會,在此,讓我代表中國水協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對張國祥主任、縣鎮委各位副主任、委員以及與會各位代表表示衷心感謝。
大家都知道,高速城鎮化使我國城市供水包括水源、輸水、水廠、配水管網等設施;排水包括雨污水管道、泵站、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及防汛排澇設施等供排水工程建設,設施維護、安全運行以及相關的水質檢測、儀器儀表、自動化、信息化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同時,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也帶來一系列的矛盾,尤其是縣鎮供排水行業矛盾更為突出。
在供水方面存在的問題是水源污染形勢依然嚴峻、現有水廠工藝相對落后、劣質管材嚴重影響管網安全和水質、供水設施發展不平衡等。
住房城鄉建設部對大中城市地表水廠取水口和地下水廠水質檢測結果表明:水源水質超標情況呈上升趨勢。環境保護部頒布《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2008-2020年)》也明確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源地面臨的環境壓力顯著增大,飲水源水質總體呈下降趨勢。
根據對全國縣城現有公共水廠的普查:地表水廠多數采用常規處理工藝,地下水廠多數只是簡單消毒;建制鎮公共水廠普遍是常規處理工藝。目前水源污染嚴重,水中有毒有害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不斷增加,常規處理工藝難以凈化處理這些污染物。由于水源污染嚴重,水廠工藝相對落后,按國家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相當數量的水廠工藝需要改造。
城鎮供水大建設期的70、80年代,大量使用了陶管、石棉水泥管、混凝土管和灰口鑄鐵管等劣質管材,目前約占城市供水管網總長度的40%,其中約25%的管網損壞嚴重,漏失嚴重,“爆管”現象頻發,難以保證輸配水質,導致管網水質二次污染。 “爆管”次數頻繁,主干管“爆管”引起全城停水的現象也有所發生;
區域發展不平衡在城鎮供水領域也很突出。中西部地區城市用水普及率(用水人口/城區人口)明顯低于東部。縣鎮供水設施發展相對滯后,供水普及率比城市平均低11個百分點,有36%的縣城存在設施建設不足問題;建制鎮供水設施短缺問題更加突出,還有大量臨時簡易供水設施供水。自建供水設施普遍簡陋,管理水平較低,水質安全問題嚴重。目前全國城市仍有約3800萬人使用以自備井為主的自建設施供水;建制鎮中尚有3600萬人未享受集中式供水服務。
我國排水和污水處理設施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管網配套建設相對滯后,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發展不平衡,部分設施不能完全滿足環保要求,多數污泥尚未實現無害化處理處置,污水再生利用程度低,設施建設和運營資金不足等。
“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快速增加,但污水管網配套建設相對滯后。全國設市城市單位污水處理能力配套污水管網長度由2005年的14.8公里/(萬立方米/日)下降至2010年的13公里/(萬立方米/日)?h城及建制鎮的問題更加突出。在已建成的管網中,雨污合流情況仍較為普遍。雨水管網承擔了部分污水的功能,由于雨水管網質量難以滿足污水收集和處理的要求,雨水混入、地下水及部分地表水滲入嚴重,導致進水濃度偏低并逐年下降,影響處理效果。初期雨水普遍未得到有效的蓄集及處理。
截至2010年底,全國仍有567個縣城未建成污水處理廠。我國近1.9萬個建制鎮除東部發達地區少數建制鎮外,其余污水處理量和污水處理率均較低。
“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快速增長,污泥產生量也持續增加,2010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大約產生含水率80%的污泥2062萬噸,。 據不完全統計,仍有約75%的污泥尚未實現無害化處理處置,污染隱患嚴重。污泥穩定化處理、安全處置和合理利用問題已成為我國污水處理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國供排水事業的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
供水行業“十二五”期間,要針對城鎮供水突出的薄弱環節,實現城鎮供水由主要滿足水量需求向更加注重水質保障的戰略性轉變,著力提高供水水質、服務水平、應急保障能力,全面構建城鎮供水安全保障體系。應優先實施供水設施改造,積極推進大中小城市和縣鎮供水設施建設的協調發展,提高水質監測和應急保障能力,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飲用水安全問題,讓人民群眾喝上放心水。
排水行業 “十二五”期間,要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要求,以提升城鎮環境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為目標,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加快形成“區域均衡、廠網并舉、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設施建設格局;布局重點由東部和主要的大中城市逐步向中西部、中小城市和縣城傾斜。進一步加大污水配套管網完善和建設力度,提高管網覆蓋率和污水收集率,確,F有污水處理能力充分發揮。加大雨污分流制管網建設,逐步解決城市面源對水體污染問題。通過進一步明確政府責任,健全法規標準,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設施運行管理水平,科學規劃論證設施規模,嚴格控制建設投資,降低設施運行成本,做到經濟合理,技術可行。拓寬投資渠道,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力度;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建立長效政策保障機制,加快構建和完善政府主導、市場推動、社會互動的工作機制,確保設施順利建設和穩定運行。
根據上述有關“十二五”供排水行業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對縣鎮供排水行業來講,要認真貫徹落實,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努力實現。協會縣鎮工作委員會要圍繞全局,密切結合縣鎮工作的特點,就供水企業水質達標、提升污水處理廠運行效率,企業經營管理,縣級經理培訓以及安全保障工作等方面總結交流典型經驗,組織開展縣鎮供水排水專項活動。但考慮我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差距較大,特別除東部發達地區外,多數縣鎮供水設施規模小,污水處理設施剛起步,還有近40%縣尚未建設污水處理廠,供排水處理工藝簡單,技術管理人員短缺,地方財政極其困難,供水管網劣質管材居多,改造任務大,污水管網配套嚴重滯后,污水廠運行效率很低,污泥處理處置更加滯后。協會和縣鎮委要實事求是地面對目前縣鎮存在的實際狀況,就下面幾個值得研究的問題,要認真組織調查研究,反映基層情況和企業訴求并提出建設性意見:
1、 對縣鎮供水企業特別是困難地區,實現國家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時間能否寬限?監測的項目能否放寬?
2、 縣鎮小型水廠能否因地制宜地針對不同水源水質狀況,制定相應的凈水處理技術指導方案?
3、 縣鎮小型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污水排放標準能否與大城市有所區別?
4、 縣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政策,在嚴格監管重金屬點源污染處理的情況下,如何采用變廢為寶的技術方案?
5、 對縣鎮供水達標和污水、污泥處理以及管網改造,國家能否列專項給予支援?或出臺些優惠政策,以解決縣鎮建設資金的困難。
6、 對縣鎮供排水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和組織大中城市支援的建議。
建議縣鎮委履行協會職責,年內組織調研提出建設性意見,上報主管部門。
同志們:
“十二五”是城鎮水務大發展和最具有作為的時期,是城鎮水務科技創新和推廣最快的時期,是城鎮水務體制轉變,績效提高最明顯的時期,讓我們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下,進一步發揮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兢兢業業,開拓創新,團結奮進,密切合作,為全國縣鎮供排水事業發展再做新貢獻。
祝會議圓滿成功!祝各位代表身體健康!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