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水協、埃德爾舉辦的
供水管網分區定量控制產銷差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研討會上的講話
中國水協 李振東
各位專家、各位代表:
受中國水協委托,遼寧省水協、埃德爾公司組織召開供水管網分區定量控制產銷差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研討會,在此,我代表中國水協向遼寧省水協、埃德爾公司,向各位專家、各位代表表示衷心感謝。
國祥同志是中國水協副會長,對中國水協工作非常支持,在供排水行業中特別是在東北三省供排水行業中很有影響。面對東北三省供水企業管網漏損率高,他非常關注。今天的會議遼寧水協積極承辦,我和國祥同志出席,也可以是中國水協召開的會議,是中國水協和遼寧水協首次組織召開控制漏損的高級技術理論研討會。
楊帆同志創業的埃德爾公司從事檢漏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多年,熱心服務供水事業,非常關注供水行業的管網漏損問題,倡導和研發國產化檢測設備。同時,還積極組織推薦控制漏損的先進管理經驗,本次會議的“論文集”就是楊帆同志會同行業的專家、大學的教授編輯而成的。這次會議不僅對東北三省具有重要影響,對推動全國供水行業管網漏損控制,提高科學技術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城市供水系統是市政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運行、維護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居民和社會的正常用水。水量損失是供水行業普遍存在的嚴重問題,也影響到供水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效降低產銷差、削減損失水量,已成為世界范圍水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城市供水系統整體的漏損情況比較嚴重,,漏損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屬于中等偏下,而且地區差異較大。
1、據中國水協統計年鑒統計我國城市供水平均漏損率如下:
年份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漏損率(%) |
15.61 |
16.07 |
16.71 |
17.92 |
16.82 |
18.02 |
18.63 |
17.61 |
17.66 |
表中:2000年至2006年漏損率提高了三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小區管網和建筑物內的漏損量。
2、根據住房和建設部2008年按省統計城市(公共供水)的漏損率和中國水協2009年按省統計的漏損率(2008年度)。
序號 |
城市名稱 |
建設部年報(%) |
水協年報(%) |
1 |
全國 |
15.2 |
17.66 |
2 |
北京 |
16.2 |
16.82 |
3 |
天津 |
15.2 |
10.32 |
4 |
河北 |
15.1 |
18.35 |
5 |
山西 |
11.4 |
13.63 |
6 |
內蒙 |
18.1 |
22.66 |
7 |
遼寧 |
32.7 |
32.14 |
8 |
吉林 |
29.9 |
37.71 |
9 |
黑龍江 |
21.7 |
20.90 |
10 |
上海 |
10.2 |
17.47 |
11 |
江蘇 |
11.7 |
12.75 |
12 |
浙江 |
13.8 |
13.59 |
13 |
安徽 |
19.9 |
28.33 |
14 |
福建 |
10.6 |
21.28 |
15 |
江西 |
19.7 |
21.22 |
16 |
山東 |
10.7 |
16.75 |
17 |
河南 |
20.1 |
23.33 |
18 |
湖北 |
15.5 |
24.48 |
19 |
湖南 |
17.8 |
19.74 |
20 |
廣東 |
14.1 |
13.61 |
21 |
廣西 |
14.4 |
15.54 |
22 |
海南 |
14 |
17.32 |
23 |
重慶 |
8.9 |
15.43 |
24 |
四川 |
13.2 |
21.13 |
25 |
貴州 |
14.8 |
19.91 |
26 |
云南 |
14.3 |
23.07 |
27 |
西藏 |
9.2 |
51.00 |
28 |
陜西 |
12.6 |
14.75 |
29 |
甘肅 |
8.2 |
8.62 |
30 |
青海 |
21.6 |
26.20 |
31 |
寧夏 |
11.9 |
13.01 |
32 |
新疆 |
9.9 |
15.39 |
3、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8年(公共供水)的漏損率全國平均為15.2%,其中:漏損率最高的城市為58.7%,71%的省平均漏損率大于12%, 57.7%共357個城市漏損率大于12%,全國因漏損而浪費的水量達到59.6億立方米,平均每天的漏水量為1635萬立方米,比四個直轄市平均日供水量1422萬立方米/日還要高。
自來水漏損最為嚴重的多在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三省漏損情況尤為突出。住房城鄉建設部統計,漏損最嚴重的當數遼寧32.7%,第二個是吉林29.9%,第三個是黑龍江21.7%。全國城市漏損率超過50%的共8個城市,東北地區就占了6個,這表明東北三省漏損狀況的嚴峻性。我國漏損的現狀也不容樂觀,特別在目前國家號召節能減排之際,由于漏損而造成水資源流失現象,更不容忽視。
分析其原因:
第一 歷史欠賬。一些大城市,歷史悠久的城市供水管網老化,管材質量低劣,漏損問題相當嚴峻。
第二 水價改革滯后。水的價格政策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使供水企業成本倒掛,企業虧損,負債經營,提取的管網折舊資金,滿足不了設施改造的需要。還有一些企業由于虧損,不能提取折舊資金,問題更加嚴重。
第三 地方配套資金不足。2000年以來,國家用國債資金重點支持了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取得了一定成績。由于地方配套資金不足,使城市供水管網改造任務難度加大。
第四 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建成區范圍不斷擴大,新區發展配套資金擠占了管網更新改造資金,形成了新的欠賬。
第五 擴大了企業管理范圍。供水企業原來只抄總表,現在抄到戶表,增加了小區管網和建筑物的漏損量。
第六 企業管理薄弱。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手段落后。
針對上述原因分析,公正地說造成供水管網漏損嚴重的狀況,不能都是供水企業的責任,我認為主要因素是經濟政策不落實,協會有責任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企業的難處。同時,協會從規范企業行為的自律職能出發,做為供水企業自身也有問題,企業要認真對待,加強管理,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理念,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千方百計的降低漏損,降低產銷差率,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節約寶貴的水資源。
綜上所述,遼寧水協、埃德爾組織這次會議具有重要意義。
這次會議以控制管網漏失,降低產銷差率、改善供水運行效率、強化企業管理、增強供水企業的競爭力為重點,吸收推廣國外分區計量管理(DMA)、水平衡分析管理系統、壓力控制系統(PMS)、水力模型(WDM)以及地理信息系統(GIS)等一系列先進技術,交流國內部分水司分區計量管理(DMA)的先進經驗,進而推動我國供水行業漏損控制工作,節約寶貴的水資源。我國一些水司也很重視DMA管理的應用,有的公司通過探索和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協會的一些會議上介紹的經驗有山西大同市自來水公司,浙江省紹興水務集團、天津市自來水總公司、浙江大學,這是我直接聆聽的經驗,我還專門考察了紹興市水務集團中心市區管理所,他們通過調動全體員工積極性,強化管理,加大管網檢漏頻率,使該所管轄范圍內的漏損降低5%左右。這次會議還將交流和介紹一些先進經驗,希望大家相互學習和借鑒,不斷探索和實踐,形成適合我國城市供水特點和國際接軌的供水管網分區定量控制漏損的系統方案。
最后,提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 希望全國供水企業吸收和借鑒國外分區計量管理(DMA)、水平衡分析管理系統,壓力控制系統(PMS)等一系列先進技術,科學地控制供水管網漏損。同時推廣應用國內水司的先進管理經驗,降低漏損率或產銷差率,以節約水資源的效果落實中央節能減排的部署。
二、 希望全國供水企業要樹立緊迫感和責任心,制定控制漏損的目標,針對企業漏損現狀和措施,實施分級考核,節約獎勵,浪費懲罰。供水企業要重視節水工作,以遼寧省為例,如減少一個百分點漏損,就可節約水1842萬m3;吉林省如減少一個百分點漏損,可節約水725萬m3;黑龍江省如減少一個百分點漏損,可節約水995萬m3。三省每年可節約水3562萬m3,平均每天就是10萬m3,節約的潛力是很大的。建議: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水協把控制和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降低產銷差率做為工作的重點,力爭年年有進步。
三、 供水企業要主動向政府主管部門匯報,爭取政府部門支持,以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城市老管網改造。
四、 協會認真貫徹節約水資源,落實節能減排工作,把供水行業控制漏損工作列入重要日程,中國水協和各省級水協要總結國內供水企業控制漏損的先進經驗,并加以宣傳推廣,進一步推動控制漏損工作。
謝謝!
二O一O年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