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協 | 協會機構 | 協會動態 | 水業新聞 | 熱點專題 | 行業手冊 | 招標信息 | 會展信息 | 學術論壇
企業之窗 | 求職招聘 | 行業論文 | 行業專家 | 書籍下載 | 工程范例 | 行業分析 | 下載專區 | 會員專區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

   
     協會簡介
     協會章程
     協會制度
     組織機構
     第一屆理事會
     主要領導
     省級協會
     協會會員
     聯系方式
    水協機構           更多
 秘書處
 科學技術委員會
 供水專業委員會
 排水專業委員會
 節約用水工作委員會
 設備材料工作委員會
 編輯出版工作委員會
 企業文化工作委員會
    協會會員            更多
北京市城鎮供水協會
遼寧省城鎮供水協會
天津市供水管理處
天津市城鎮供水協會
河北省城鎮供水協會
太原市自來水公司
呼和浩特市自來水公司
包頭市供水總公司
    地方水協            更多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天津市水協
  上海市供水行業協會
  內蒙古水協
  山西省城鎮供水協會
  黑龍江水協
  吉林省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江蘇省城鎮供水協會
供水行業抗震救災工作總結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發布時間: 2008-07-15  【進入論壇】


水協秘字〔2008〕32號

關于印發《供水行業抗震救災工作

總結》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協,各有關單位: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以后,各地方水協和全國各地的供排水企業及相關的設備材料生產企業,在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的組織協調下,積極行動,派出人員和隊伍,支援四川地震災區進行城鎮供水設施的檢漏和搶修,并組織捐款和捐贈設備、物資等,做了大量工作,涌現出了許多模范人物和感人事跡。為了總結成績和經驗,宣傳和鼓舞全行業,更好地推進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現將《供水行業抗震救災工作總結》印發給你們,供工作參考。

附件:城市供水行業抗震救災工作總結

                            

 二○○八年七月十日

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城市建設司。

 

 

供水行業抗震救災工作總結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給四川省城鎮供水設施造成了重大損失,都江堰、北川、什邡、綿竹、汶川等21個重災縣市的水廠震損、管網斷裂,造成城區大面積停水,有的市縣震后管網漏損率高達80%以上,災區居民及救援部隊面臨嚴重的飲水困難。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全國各地的大力支援下,各地同行與四川省供排水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同心同德,頑強奮戰,共同取得了抗震救災的階段性勝利,譜寫了在共產黨領導下,中國水行業在巨大自然災害面前團結奮斗的新篇章。

一、基本情況

1、緊急行動,確保供水。

為保障抗震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四川省水協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建設廳的領導下,把恢復城鎮供水,確保災區居民和救援隊伍的飲水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應急措施,為國家和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正確決策發揮了行業協會作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大搶修供水設施工作力度,盡快恢復城鎮供水,對失去搶修、維修條件的安裝臨時供水設施,對無法安裝供水設施的調動消防車和水車送水;二是加強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制定了原水可能污染的多種應急處理方案,加大混凝劑和消毒劑的投加量,確保飲用水水質符合國家標準;三是為解決災區飲用水安全問題,省水協及時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中國水協請求緊急支援消毒藥片;四是組織省內災情較輕的城市組建了7支抗震救災應急供水搶修隊,配合省外隊伍,共同組織搶修,恢復災區供水。

成都水司在災后將關注點放在了原水安全上。大災后的水源安全如得不到保證,直接影響廣大居民和救援人員的安全和抗震救災的順利進行。成都水司爭分奪秒,組織人員做好相應的準備措施和應急手段,緊急調整提高出廠水余氯指標,加強對原水的巡視,增加頻次,延長巡視距離。各個水廠從以前的每周巡視原水變為每日巡視,并且從水源保護區上游2000米的范圍延長到了15公里,每個水廠都在取水口設置了監測點,并且有一系列先進的在線儀表24小時不間斷的提供水質數據。成都水司還配備了活性炭、高錳酸鉀、堿液、次氯酸鈉等應急水處理藥劑,應對地震后可能出現的水質惡化,做到了有備無患。

綿陽水務集團全體干部職工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克服困難,團結協作,在大災后兩個小時便緊急恢復3000立方米/每小時的供水,盡最大能力滿足市民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需要。在全力恢復城市供水的同時,綿陽水務集團還組織供水搶修人員和送水車,支援重災區北川縣沿線受災群眾,又為綿陽城區受災群眾救護中心緊急安裝臨時供水設施,保證了受災群眾臨時生活用水的需要。綿陽水務集團還主動接納安置北川、平武等災區自來水公司職工及其家屬,積極組織員工為受災群眾捐錢獻物,共度難關。

綿竹市距汶川縣24公里,是重災區,受地震影響,全市47公里的供水主管網80%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其中26公里水泥管和8公里灰口鑄鐵管損失較重。為保障安全供水,綿竹供排水總公司在人口聚集地區臨時接通1600米管道,安裝180個水龍頭,打開80個左右的消火栓臨時供水,再加上各地支援的送水車20多臺,基本保障了市民和各地救援人員的用水。

在四川省供水企業的積極自救下,在全國各城市供水檢漏搶修突擊隊伍的幫助下,災區城市恢復供水的情況取得了顯著效果。全省地震重災區除北川縣外,20個城鎮的供水已基本得到保障。6市14縣恢復主城區供水達85%以上,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快的速度保證了災區廣大軍民的用水。

目前,災區的供水企業不計成本,確保城市供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保證供水安全,無償提供災民用水,環境用水,為保證災區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災區供水企業的職工不顧家庭的安危,冒著余震的威脅,冒著失去親人的痛苦,始終堅守崗位,夜以繼日地搶修管道和損毀的設備,安裝臨時供水管道和臨時供水點。在領不到工資的情況下,還去安置投奔而來的同行。他們舍小家,保大家,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展現了中華民族大災有大愛的博大胸懷。

2、緊急動員  組織搶修

中國水協從5月17日開始,以水協秘字〔2008〕15號、16號、17號連續三個文件,緊急通知濟南、鄭州、紹興、北京和上海、浙江等地供水企業和行業協會,對口支援四川災區的德陽、綿竹、都江堰、綿陽和江油、大邑等縣市,執行供水管網檢漏和搶修任務,時間暫定兩周,5月20日啟程,并明確要求自帶相關的檢漏和搶修設備及所有必需的生活用品及藥品,要求支援單位做好出發前的思想動員工作,搶修隊伍在路途和救援現場務必注意安全。

濟南水司、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僅用半天時間,鄭州水司、上海水協也只用一天,就做好了出發前的一切準備工作。5月18日下午,濟南劉衍波副總經理一行20人以最快的速度趕赴災區。5月19日,鄭州水司張可欣副總經理、上海水協陳正興會長、岑國相秘書長,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客戶服務中心副主任方波分別率隊趕赴災區。20日, 紹興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也趕赴災區。

在這次組織管網檢漏和應急搶修隊伍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感人的事跡。地方水協和一些水司紛紛致電中國水協,請戰的電話不斷,職工踴躍報名,都表明已作好一切準備,隨時聽候命令,奔赴災區。平頂山水司主動提出與鄭州水司并為一隊,重慶、大連、武漢也主動參戰。江西南昌水司以志愿者身份給災區送去10萬瓶純凈水,并幫助災區搶修供水設施。

5月22日,根據四川省水協的要求,震中汶川和重災區什邡道路已通,要求派隊伍,中國水協即請沈陽、南京、揚州隊伍馬上出發。南京、揚州隊伍乘飛機及時到達,但設備儀器困在鐵路抗震救災的專列上,設備一到馬上投入了緊張的檢漏和搶修工作中。沈陽組成“抗震救災鐵軍”深入汶川重災區執行應急搶修任務。由于余震道路受阻,他們服從命令,暫駐大邑,進行檢漏搶修,汶川道路一通,即刻開赴震中汶川。

在這次支援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涌現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大量先進事跡,水行業的同志們用血汗和忠誠在四川大地上譜寫了一曲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時代贊歌,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奉獻精神和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

北京自來水集團在地震發生后,緊急號召所屬各單位組織進行捐款,共募集資金427176元。同時又緊急調撥30萬枚飲用水消毒藥片,捐獻給四川,用于災區緊急用水消毒。援助災區的這批消毒藥品是北京自來水集團為應對突發事件的儲備,是突發供水事故的保障物資。按照飲用水的投加劑量計算,30萬枚藥片可以消毒水量為15000立方米,以每人一天3升用水量計算,能夠對150余萬人3天的用水量進行消毒。接到中國水協下達的檢漏搶險通知后,集團立即組織了由方偉等五名管網檢漏和應急搶修業務骨干組成的小分隊,備齊了相關物資。19日上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崔君樂,總經理徐維浩,副總經理劉鎖祥,董事會秘書王佩玲等領導前往供水分公司為小分隊送行。集團領導指出,搶險小分隊是集團七千職工的優秀代表,希望大家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光榮的使命感,發揮專業優勢,完成好此次任務,帶去集團全體職工和首都人民對災區的深情厚誼。大家到達后要抓緊開展工作,配合當地水司搶修管線,恢復供水。集團領導囑咐小分隊的同志們要注意自身安全,在完成救災搶修任務的同時,盡可能地安排好生活,集團將給予全力的支持。北京的小分隊于19日到達四川省大邑。先后在大邑、雅安兩縣工作11天,共巡查管線77公里,監聽各種設備井662個,查出管線漏水119處。他們忘我敬業、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當地同行和群眾的好評。

上海水協會長、秘書長親自率供水馳援救災隊于5月19日抵達綿陽。顧不得休息,就與當地水司研究檢漏方案,分別為江油、綿陽、安縣和安縣的安昌鎮、游仙、長虹基地、三臺縣、梓潼進行管道檢漏。截止5月27日,巡檢供水管網168.1公里,檢出漏點102個,經搶修基本恢復了正常供水。隊長徐新旋同志,愛人在隊伍出發前幾天患大病住院開刀,但他以救災為重,隱瞞真相,毫不猶豫的隨隊出發,直到公司領導上門慰問方才知道。徐新旋同志還為綿陽水務集團講解傳授巡檢、聽漏、儀器設備的使用等方面知識,進行傳、幫、帶。最值得敬重的是上海供水協會會長陳正興,不顧72歲高齡,親赴抗震救災一線,與隊員們一起打地鋪,睡帳篷,每天堅持在第一線指揮協調搶修工作。5月23日,陳會長驅車前往江油市,了解江油地震后的供水狀況及志愿隊員現場檢漏情況,并對大家的工作給予技術指導。直至凌晨三點才返回駐地。陳會長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中總是抽出一點時間走近受災的北川供水行業家屬安置點的帳篷內,開導在地震中失去親人以及從廢墟中被救出的孩子,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理想,學好本領,建設好自己的家園,不辜負全國人民對災區少年兒童的關懷。老領導以身示范、親臨一線,極大的鼓舞了隊員們的斗志。

鄭州水司20日到達綿竹市。隨即開展對當地供水管網的測漏和搶修工作,并為災區鋪設臨時供水管道和安裝臨時飲水點。為加快臨時供水工程進度,河南水協又先后派出了安陽、中原油田和開封水司參加綿竹市的供水搶修工作。5月26日,鄭州水司給搶險隊送去了后續供給和施工設備,同時又增派了設計人員,為四支供水搶修隊伍繪制了詳實的施工圖和竣工圖。鄭州水司測漏人員手把手的指導綿竹水司有關人員學習操作新測漏儀。完成檢漏和搶修任務后,鄭州供水搶險突擊隊積極地與綿竹市供排水總公司聯系,開展了一次為期兩天的檢漏業務知識培訓。在檢測現場手把手地培訓儀器設備的實際操作,著重對設備的性能、設備的操作規程、注意事項及保養和維護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講解。之后,雙方又以“供水管網漏水的特點及漏水檢測的經驗”為議題進行討論和交流。平頂山水司20日剛到廣元,就接到將發生6-7級余震的預報,搶修隊員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完成了在廣元的檢漏搶修任務后,又和省水協縣鎮委的代表長葛水司一起參加了廣元水司對重災區青川縣的供水搶修工作。此時青川余震不斷,但平頂山、長葛水司仍堅持工作。長葛水司將縣鎮委募集來的5萬余元資金全部用于購置供水施工設備材料,捐贈給青川水司。河南省水協在這次支援四川的救災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組織協調作用,派出6支隊伍共計110人參加災區管網檢漏和搶修,并建立了每晚例會制度,及時交流情況,查找不足,分析搶修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安排下一步工作,并及時將情況上報有關單位,圓滿完成了綿竹市供水檢漏和搶修任務。截止6月2日,河南省共巡查管道106.3公里,檢測漏點84處,修復主干道漏點9處,修復損壞消防栓13處,安裝臨時飲水點211個,敷設供水管道182343米,安裝或更換閥門、三通等95處,用挖掘機平整可搭建2000個帳篷的場地,挖掘土方300立方米。

濟南水業集團的隊伍19日下午第一個趕到德陽災區,并與德陽市自來水公司共同組成了技術咨詢、安裝搶險、管網探漏3個工作小組,迅速開始工作。截止5月27日,濟南抗震救災搶修隊共完成安裝大口徑管道440余米;安裝臨時管道1170米,巡檢管道180余公里,發現漏點81處,修復78處。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保證了德陽市供水設施的安全,使綿竹市、什邡市所屬的23個鄉鎮恢復了臨時供水,解決了災區近三萬人的用水問題。

紹興市水務集團組建了12人的供水搶修突擊隊,于20日上午分乘兩輛裝載供水搶險設備和物資的搶修車,奔赴四川都江堰。隊長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徐海根擔任,隊員中有全國建設系統勞動模范沈剛等。經過五天五夜、晝夜兼程趕到的搶修突擊隊分成檢漏、搶修、后勤3個小組,各司其職開展工作。隊員們采用夜聽漏日修理的工作方法,夜以繼日連續作戰,共發現漏點90處,關閥70余處,巡查各類管線200多公里,修復重要漏點12處,為民特別服務約20余次,恢復都江堰市離堆公園、都江堰景區、梧桐花園小區、幸福公園等災民安置點和各生活小區的正常通水,目前有人居住的生活小區已全部供上水。

武漢市水務集團23名供水搶修人員于5月19日早晨6時出發,奔赴四川都江堰市和彭州市。供水搶修隊分為四個專業組,分別負責水廠生產運行與管理,管網維修、檢修,漏水檢測和水質檢測。水務集團還專門調配了15噸PE管和30噸球墨鑄鐵管,以及3臺熱融機和供水設施搶修急需的配件共6卡車物資與搶修人員同行。他們每天巡查的管線都在20公里以上。查漏組在一個星期的時間里巡查完了彭州100多公里的管線,并在DN800的大口徑干管上查出了兩處大漏點,圓滿地完成了巡查任務,得到了彭州市民的稱贊。

 南京市自來水總公司和揚州自來水公司共同組成15人的江蘇水協抗震搶修救援隊,到什邡市落水鎮協助檢漏和搶修。洛水鎮震后供水僅靠水泵直接抽井水打到臨時管道供水,供水點極少,而震后該鎮有一座救護能力較強的醫療站和藥品儲存、發放的樞紐站,救援人員和災民集中,天氣炎熱,為解決供水問題, 檢漏搶修隊伍攜帶價值上百萬元的檢漏搶修設備,配合洛水鎮水廠增加安裝7-10處臨時供水點,安裝口徑110毫米至50毫米的 pvc臨時管道15000米左右,F場施工條件很差,路面有很多碎磚和碎水泥預制板,距救援隊施工點不到2米處就是危房,遇到較大余震,極有可能倒塌。檢漏搶修隊一邊安排人員注意那些稍有震動就會坍塌的房屋,一邊緊張地加快施工速度。完成落水鎮的搶修任務后,救援隊來到什邡市,又投入到緊張的管道搶修工作中。

遼寧水協成立了以中國水協副會長、遼寧水協會長、沈陽水司總經理張國祥為組長,大連、鞍山、撫順、錦州等地自來水公司一把手為副組長的“支援災區搶險救災領導小組”,并制定了搶險救災工作方案。遼寧省供水行業全力以赴為抗震救災組織技術力量及物資和設備等,一旦中國水協有指令,將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之中。李振東會長和四川省水協決定讓沈陽水務集團承擔重災區汶川的檢漏和搶修工作。張國祥總經理每天與李振東會長通話,詢問出發時間。集團公司在廣大干部職工中作動員,組織管網測漏、設備和管網維修、水質處理等方面專家,并調集大量災區急需的供水物資,隨時待命。24日早八點,省建設廳廳長助理劉志宏、市總工會副主席邵敬聯、團市委書記邢鵬等領導與總公司干部職工近百人,為第一批赴四川汶川災區供水設施搶險隊送行。出發后他們日夜兼程,直奔四川省汶川縣。因余震不斷、山體滑坡,通往汶川的道路不通,搶修隊又接命令先去大邑縣。早上七點,搶修隊就開始了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3天共巡線3.8公里,檢查閥門井200余個,查出明漏7處,暗漏11處,每日減少漏水2000立方米。汶川的道路一通,搶修隊又立即挺進汶川。隊員們冒著余震后的山體滑波、泥石流發生的危險,一路顛簸,兩天后到達汶川。截止到6月2日,搶修隊安裝了4公里管道,查出漏點7處,更換2眼井的機電設備,維護維修閥門4個,編制化驗室的重建方案,并協助審查災民供水應急預案。在沈陽水務集團搶修隊的幫助下,汶川恢復80%的供水。

各地的隊伍在18天的供水搶修工作中,累計檢出管網漏水點525處,修復漏點209處,巡檢管道657.6公里,并為當地政府設置的臨時居民點安裝供水管道38221米,新裝居民飲水點419處,安裝更換閥門27處及其他工作,為恢復災區的供水及震后重建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了當地政府和廣大群眾及四川省建設廳、四川省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和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3、快速高效  組織援助

地震發生后,出差在外的中國水協會長李振東和常務副秘書長劉志琪立即用手機向四川省水協和成都、綿陽自來水發出慰問信,并立即趕回北京。李會長親自指揮抗震救災工作,劉志琪常務副秘書長領導秘書處具體辦理有關工作。在震后短短的7天時間里,協會秘書處做了大量的組織協調工作,加班加點,不分晝夜工作,在政府和企業間,在災區和全國供水同行間搭起了信息平臺,架起了友誼的橋梁。在抗震救災工作期間,中國水協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1)地震發生后,李會長立即讓協會設備委了解全國管道生產廠家現有的管材種類、庫存量、口徑和聯系電話,并在協會網站上發布,一旦災區需要,可立即和有關廠家聯系。同時,為解決災區的飲用水問題,了解目前國內生產的小型凈水設備的貨源、庫存和生產狀況。

2)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邵益生作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中國水協駐前方代表,一直在四川配合省建設廳、省水協抗震應急指揮部,組織協調重災區城鎮的應急供水、管網搶修和水質檢測等工作。后期協會又增派丁五禾副秘書長前往災區,協助協調和溝通救援工作中的有關問題。水協前方代表,冒著余震的危險深入災區,了解災情,代表中國水協慰問供水檢漏和搶修人員,幫助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

3)中國水協代表全國供水排水行業,向地震災區的供排水同行發出慰問電,向受災的城市供排水企業及全體員工表示誠摯慰問,向在抗震救災一線日夜奮戰的同志們表示崇高敬意。并表示協會已緊急動員,做好在各方面支援災區的準備,一旦災區需要,協會將立即予以全力幫助。

4)根據四川省水協的請求,常務副秘書長劉志琪組織協會秘書處和生產廠家,兩次累計向四川災區運送80箱(102萬片)飲用水消毒藥片,共計2240公斤。并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國家民航總局協調,在主管部門的支持下,通過抗震救災綠色通道,及時將消毒藥片運送到災區,為災區的安全供水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5)下發9份緊急通知,組織管網應急檢漏搶修隊伍赴四川參加抗震救災。協會15號文件下發的第二天,北京、上海、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河南等十省、市水協,在最短的時間內共組織了27支檢漏搶修隊伍,僅河南省水協就組織了8支隊伍集結待命。很多省市水協、供水企業紛紛向中國水協請戰,表明已作好準備,隨時聽從中國水協安排,奔赴四川,協助抗震救災。

6)中國水協先后組織上海、北京、重慶、山東、浙江、江蘇、遼寧、江西等21個。ㄊ校┧畢f,共組成了49支城市供水管網檢漏搶修隊伍。北京、濟南、鄭州、沈陽、紹興等城市的22支隊伍奔赴四川地震的重災區綿陽、德陽、雅安、廣元、都江堰、大邑、江油、綿竹、青川、汶川、理縣、茂縣等縣市。另有廣東、山西、寧夏、河北、安徽等10個省市的27支救援隊伍作為后備隨時待命。各救援隊伍到達指定地點后,不顧旅途疲勞,冒著余震的危險,立即投入到災區供水的檢漏和搶修工作。

7)利用網絡和報紙,做好抗震救災宣傳工作。協會及時將各地的動態,搶修隊員們的工作業績,在協會的網站上和報紙上宣傳。各地積極配合,如河南和上海水協,幾乎每天都有材料,報道他們在四川的工作進展和感人事跡。

8)積極主動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系,多次書面及時將災區情況報告給仇保興副部長和有關司局,取得部領導對協會工作和對抗震救災供水搶修工作的支持。

9)向全國總工會匯報供水行業在抗震救災中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全總的充分肯定,并向全總推薦了最后留在災區的鄭州市自來水公司、沈陽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和紹興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三支隊伍,作為全總的表彰單位,榮獲了中華全國總工會表彰的“抗震救災 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 ”榮譽稱號。

10)組織協調會員單位歐泰華公司的捐贈。5月14日歐泰華公司就給災區捐贈了5臺大型水消毒設備,價值約100萬元人民幣,供災區水廠飲用水消毒使用。

11)在中國水協的號召下,經過水協設備委的多方呼吁,廣東聯塑科技有限實業公司捐贈了價值300萬元的PE管材,深圳思瑞曼精細化有限公司提供了兩套價值100萬元的二氧化氯發生器,浙江玉環凈化集團捐贈了價值80萬元的一體化凈水設備,浙江中財管道股份有限公司捐贈價值50萬元的管材,安徽銅都閥門有限公司捐贈價值17.5萬元的閥門,武漢大禹閥門有限公司捐贈2萬元的閥門,廣東顧地塑膠有限公司、江西三川水表有限公司等設備材料廠商也表達了捐贈的意愿。

12)為了給災區重建募集更多的設備和管材,5月28日,李會長到江蘇江陰參加了“全國非金屬管材選型與應用技術研討會”,在會上介紹了四川災區城市供水系統的受損情況,再次向凈水設備和供水管材廠商發出募捐倡議。

13)5月29日,為落實國務院對口支援的統一部署,經四川省建設廳和省水協同意,協會明確對災區城市供水的救援及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由全國各支援省市統一對口四川受援的市、縣,中國水協不再直接派隊伍。請各地做好已經在災區的供水檢漏搶修隊伍與后續支援隊伍的銜接,避免影響災區的供水搶修和恢復重建工作。有關城市供水企業的管網檢漏和搶修隊伍,下一步支援災區的工作服從所在省、市政府的統一安排。

二、幾點體會

1、全國供水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和參加供水檢漏搶修的人員,在此次抗震救災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同心同德、團結奮斗、不怕犧牲、不怕困難、無私奉獻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將永遠鼓舞全行業,并將永久的載入史冊。

2、上海水協,鄭州、紹興、沈陽等城市的供水搶修隊伍都成立了臨時黨支部,發揮了黨組織在抗震救災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救災搶修工作中,共產黨員沖在一線,戰斗在一線,關鍵時候站得出來,危險時候豁得出去,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了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河南省6支隊伍中有28位同志在抗震救災一線向黨組織遞交或再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鄭州、平頂山、長葛、安陽等水司共有28名隊員被批準為中共預備黨員。

3、中國水協在網站上開辟了抗震救災專欄,圖文并茂地報導各地抗震救災情況。鄭州日報、鄭州晚報、東方今報、鄭州人民廣播電臺派出記者隨隊采訪,沈陽市也有2名記者隨隊采訪,供水節水報也派記者到救災現場。記者們進行了大篇幅、持續的、深度的報道,對于宣傳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抗震救災精神,弘揚時代主旋律發揮了重要作用。

4、各城市的管網檢漏搶修隊伍中不少同志每天工作時間都在十五、六個小時以上,輕傷、小病不下火線,餓了吃方便面,困了睡帳篷,不顧余震的威脅,垃圾腐臭,蚊叮蟲咬,滿身泥水,滿眼血絲,困難重重,危險重重,而他們沒有退縮,沒有怨言,依然戰斗在一線,充分展示了在危難時刻,我們中國人的吃苦耐勞和勇于奉獻的優良品德和高尚的民族精神。

三、幾點建議

1、盡快開展應急評估和震害調查,為恢復重建奠定基礎。

受災地區城市要盡快組織力量開展應急評估和震害情況調查,對受損害的供水排水,包括污水處理設施進行震害評估和鑒定,提出評估情況報告,為災后恢復重建打好基礎。要對這次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及實際效果進行評估,總結經驗和問題,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2、做好災后供水、排水、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

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災后重建規劃組《國家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工作方案》已經頒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有關部門牽頭指導和配合協調地方政府災后恢復重建的城鎮體系規劃、農村建設規劃、城鄉住房建設規劃三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已經進行。作為城市生命線的供水、排水專項規劃要抓緊編制,使恢復重建工作依據規劃有序進行。

3、加強地下水資源管理,充分發揮城市公共供水設施能力。

在恢復重建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強城市范圍內地下水資源的管理,控制自備井的開采,充分發揮城市公共供水設施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資源。供水規劃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城市新建項目的規模,保證用水需求,并合理落實供水設施建設資金,避免全部由供水企業和消費者承擔。

4、做好災區過渡安置房的供水計量,并落實水費資金來源。

各地援建災區過渡安置房的配套供水設施建設,應注意安裝計量設施,在保證災民基本用水的情況下,做到計量用水和節約用水,避免浪費。關于過渡期的水費問題,在無法向災民收費的情況下,當地政府應當考慮給予供水企業適當補貼,保證供水設施的正常運轉。

5、建立城市公共供水應急儲備基金

當前,洪水、冰凍、地震災害及水污染突發事件頻繁發生,同時,應對突發事件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建議建立城市公共供水應急儲備基金,來源可以從水價中加收,也可以來自各種捐贈等,并制定辦法,加強管理,以備突發事件時的使用。

6、加強災區水源保護及水質監測工作

災區供水企業要配合環保、水利等部門做好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的監測。要加強對出廠水、管網水及龍頭水的水質監測,重點加強對出廠水和管網末端水的余氯、濁度、細菌總數、總大腸菌數、耐熱大腸菌群等指標的檢測,根據水質情況,適當增加檢測頻率,切實保證供水水質安全。

在這次抗震救災過程中,全國水行業的廣大干部職工,用積極的行動,向災區人民獻上了最真摯的感情和最淳樸的愛心,譜寫了一曲相互配合、眾志成城、恢復供水、重建家園的動人樂章。地震給我們帶來了災難,但愛心卻讓民族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凝聚和升華。

二OO八年六月二十日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承辦: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9164號-1 京ICP備12049164號-2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北附樓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05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導航 - 投稿 - 友情鏈接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