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自來水總公司
抗震搶險突擊隊救災工作總結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大地震,地震強度之大,全國上下感同身受。地震發生后,黨和國家領導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親臨災區慰問受災群眾和搶險救災的子弟兵,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第一時間奔赴地震受災現場,指揮部署抗震救災工作。全國各族人民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紛紛伸出援助之手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捐助和救援工作。鄭州市自來水總公司也投入到了全國救援災區的滾滾洪流之中。
一、總公司安排部署救援災區的整體情況
地震發生次日,也就是5月13日,鄭州市自來水總公司就向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簡稱建設部)、中國供排水協會(下簡稱中國水協)、主動請纓,積極要求參加抗震救災工作,同時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了抗震捐款活動,截止6月5日,共募集到善款51萬多元。
5月17日,總公司接到建設部和中國水協指令——為四川綿竹災區檢測漏水及供水管網漏水搶修,幫助災區恢復供水。接到指令后,總公司立即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抗震救災工作:從全公司精選48名業務和技術骨干,組建一支以張可欣副總經理為領隊的“鄭州供水抗震搶險突擊隊”,
積極組織抗震救災所需的各種車輛、設備、工具、帳篷、給養等物資,召開了抗震救災動員大會。
5月19日上午9:00時,總公司舉行了抗震救災啟動儀式,10:00鄭州供水搶險突擊隊準時出發奔赴四川綿竹重災區。5月20日中午12:20,搶險隊歷經27個小時,行程1300公里,到達綿竹市供排水總公司第四水廠。
二、綿竹市城市供水震后受災基本情況
綿竹市面積總計1245平方公里,人口56萬人,距離震中汶川縣直徑24公里,市區人口為13萬余人,流動人口5萬人,設計供水能力5萬立方米/天平均日供水量為4萬立方米,地震后供水量為5萬立方米/日。該市有1、2、3、4水廠,第1、2水廠地震后主要通過部隊消防車向綿竹市下屬的縣、鎮、鄉供水。綿竹市區主要由第3、4水廠為市區供水。3、4水廠的日供水量分別為每天1.5、3萬立方米。該市供水管網長度共47公里,震前出廠壓力為3公斤左右。受汶川大地震影響,鄭州供水搶險隊到達時的出廠水壓力僅為1.
3公斤,每天5萬立方米的供水量主要靠消防車送水和30多個消火栓供水。
三、搶險工作開展情況
來到災區后我們著重開展了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為受災群眾的臨時居住點,敷設臨時供水管道
5月20日中午搶險突擊隊到達綿竹市。當天下午5:30,正在搭建帳篷的搶險隊就接到了綿竹市抗震搶險指揮中心的緊急求助,搶險隊員立即趕赴12公里外的漢旺鎮,對該鎮物資儲備庫和受災群眾安置點敷設臨時供水管道。隊員們發揚“不顧安危,甘于奉獻,不辭勞苦,連續作戰”的精神,歷經3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敷設臨時供水管道2.6公里,共接臨時分水點6處。解決了當地受災群眾及解放軍官兵5000多人的生活用水問題,打通了漢旺鎮的供水主動脈。
5月23日,在瑞祥路人民公園受災群眾臨時居住點敷設臨時供水管道的工作現場,為使災區群眾更早的用上水,搶險隊員們顧不上吃午飯,正在加緊鋪設。路過的一位大爺得知此情況后,感激地說:“你們從這么遠的地方來為我們接水,太謝謝你們了!闭f著向在場的搶險隊員們深深地鞠了三個躬。并在救災隊員隨行攜帶的日志本上寫下了幾行字:“感謝黨中央,感謝全國人民,感謝河南人民,感謝鄭州人民,我向河南人民敬禮!”
寫完,老人又拉住幾名搶險隊員的手,用力握著,嘴里反復說:“謝謝你們,我要給你們鞠躬……”搶險隊員急忙制止,扶住老人。老人卻堅持一個接一個地鞠躬,前前后后,共給10幾名搶險隊員鞠了20多個躬。
下午7:00,經過一天的緊張忙碌,搶險救災突擊隊完成了800米臨時供水管道的敷設任務。當安裝在自己帳篷門口的水龍頭流出白花花的自來水時,附近的災區群眾自發地圍了過來,對搶險救災隊員抱以熱烈的掌聲,紛紛說:“感謝你們鄭州人給我們送來了自來水”。
從5月20日至6月9日,共計21天時間,供水搶險突擊隊共為綿竹市鋪設各種管徑臨時用水4.9公里,安裝臨時用水點123處。
(二)利用消火栓安裝臨時供水點
到達綿竹后,我們發現,為給受災群眾提供臨時用水,綿竹市供排水公司將全市大部分的消防栓打開,24小時常流水。在我們的建議下,鄭州供水搶險突擊隊立即組織人員,僅用一天半時間就為綿竹市蘇興街、回瀾街等主要街道上的59個消防栓加裝了臨時水龍頭。通過此方法,既解決了全市數萬受災群眾臨時居住點的生活用水問題,又恢復了城市的供水管網壓力,降低了漏耗。
水龍頭安裝后,使用起來如同在家中打開自來水龍頭一樣方便。附近的居民看到了這樣的臨時供水點,高興地對著救災隊員豎起了大拇指,說:“不愧是大城市來的,鄭州人就是聰明,河南人就是聰明”。
(三)對綿竹市供水主管道進行排查測漏
綿竹城市管網長47公里,其中有水泥管26公里,灰口鑄鐵管8公里。震后,這兩種管道損壞比較嚴重,造成自來水的大量漏失,只有15%的自來水能夠供給災區群眾。供水搶險隊到達后就連夜開展測漏工作,
他們每天晚上10:00出發,第二天凌晨3:00結束,沿街徒步對供水管道進行排查,檢測漏點。深夜的綿竹城區是一座空城,雖然路燈亮如白晝,但馬路上沒有行人和車輛,路兩邊的樓房沒有一絲光亮,測漏隊員常常在萬籟俱寂中忍著陣陣襲來的疲倦,忙碌地開展工作。
從5月20日到30日,他們行程100多公里,完成了對城區42.3公里供水管道的排查聽漏工作,共檢測暗漏44處。由于供水管網的用戶支管埋深只有幾十公分,地震后用戶支管損壞較為嚴重,在檢測的44處暗漏中,98%是用戶分支管道漏水,由于全市96%的房屋屬危樓無法居住,因此對檢測到用戶支管道的暗漏采取了關閉用戶支管閥門或截管的方式對其進行維修處理
此項工作使綿竹市供水壓力從地震后的1.3公斤上升到2.0公斤,每天減少漏耗8500立方米,有效的確保了全市供水管網的安全運行,保障了災區受災群眾的正常用水。
(四)對檢測出的暗漏和損壞的供水管網進行及時的搶修
對于檢漏隊員檢測到的漏點,搶險隊及時組織力量進行了緊急搶修。
5月21日,搶險隊來到中國人民銀行綿竹支行大樓倒塌的廢墟上進行搶修,這棟七層高的大樓在地震中轟然倒塌。漏點位于廢墟正下方。搶險隊員帶著口罩,冒著刺鼻的氣味和飛揚的塵土,用洋鎬、鐵锨和雙手扒開磚頭瓦塊,對這處DN25O的管道進行了修復。下午5:00搶修完成時,每個搶修隊員都成了“土人”,頭發、鼻孔、耳朵、身上蕩得滿是塵土。
5月22日上午,綿竹市春溢街一處漏點漏量很大,如果不及時進行止水維修,將會影響整個城市的供水壓力,并對附近房屋造成更大破壞,但漏水點距離旁邊的危樓僅5米遠,現場“危險區域、請勿靠近”的告示牌和警戒線十分醒目。接到命令后,搶險隊趕到了現場,10來名搶險隊員不由分說,鉆過危樓的警戒線,開挖漏點,進行修復。為保證安全,搶修隊派出兩名安全員,觀察樓房的情況?吹洁嵵輥淼膿岆U隊員不顧生命危險搶修供水管道時,幾乎每個路過的綿竹市民都會上來提醒一句:這是危房,你們要注意安全。還有兩名市民,自發地充當安全員,從不同角度觀察樓房的情況,直到我們把漏點修復。其中一個名叫李子建的市民說“鄭州供水的搶險隊員真勇敢,感謝鄭州搶險隊幫助綿竹市民修自來水管道”。
(五)更換或關閉閥門,截斷用戶支管
到綿竹后,我們發現綿竹市內房屋毀壞情況十分嚴重,只有5%的房屋可以居住,其余95%都需要維修、加固或者推倒重建。全城居民都在空曠區域搭設帳篷居住,城內幾乎是一座空城,絕大部分用水戶已經沒法用水。我們的測漏隊員在夜間排查時也發現,城區用戶的支管損壞、漏水十分嚴重。
要恢復城市供水系統,必須盡快截斷用戶支管,更換或者關閉用戶閘門。從5月21日開始,我們供水搶險隊就開始做這項工作。但是,這項工作做起來十分困難,很多閘門井接的支管多達7、8根,要更換或者關閉主管道閘門就必須一根一根地截斷支管,而且閘門井內空間狹小、蚊蟲多,有的里面還堆滿垃圾,有的里面灌滿污水。很多時候,2-3個隊員要工作一個上午,才能完成一個閘門的更換。
當我們的隊員從閘門井中爬出來的時候,不是被蚊子叮得滿身疙瘩,就是滿身沾滿了污泥和垃圾,一天下來,累得都不想吃飯。雖然工作又苦又累,但是我們的搶險隊員為了早日恢復綿竹市的供水系統,為了使災區群眾早日方便地用上自來水,他們說:“再苦再累也值”!
(六)為過渡安置板屋區敷設供水管道
按照抗震救災指揮中心總體部署,綿竹市將設置13個過渡安置的板屋區,綿竹災區群眾要在這個板屋區居住2-3年,等待城市的恢復和重建。5月25日按照綿竹市供排水總公司的安排,鄭州供水搶險突擊隊要為這13個過渡安置的板屋區敷設大口徑供水管道。完成敷設后,將解決十幾萬災區群眾過渡期的用水問題。
在對南光大道第二、三號過渡安置板屋區敷設供水管道時,管道位于兩排小樹之間,溝槽旁搭建了許多災區群眾帳篷,客觀環境給我們的施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無各種機械設備輔助的情況下,搶險隊員們必須在較為寬敞的地帶先把所敷設的管道進行熱熔連接,為提高安裝效率每次要熱熔六根管道后再下到溝槽內。搶險隊員們頂炎炎烈日、不顧頻頻發生的余震,手拉肩扛把一根根熱熔好幾十米長的管道拖進施工溝槽內。每拖拉一次,往往需十五六個人幾十分鐘才能完成,一次下來搶險隊員們一個個汗流浹背。一天下來,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從未干過,不少隊員的肩膀磨出了鮮紅的血印,手上磨出了血泡,汗水浸著傷口又蜇又疼。但搶險隊員們顧不上這些,充分發揚“不顧安危,甘于奉獻,不辭勞苦,連續作戰”的工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為趕工期、趕進度,搶險隊員把午飯的地點轉移到了施工現場。搶險隊員優質高效的工作得到了當地水司、災區群眾及國內外志愿者的高度贊譽,以實際行動向災區人民展現了鄭州人民和河南人民的良好形象。
(七)幫助綿竹水司做好施工圖和竣工圖的設計工作
由于綿竹水司技術人員缺少,設計能力有限,總公司又專門抽調設計人員增援綿竹水司,進行施工圖紙和竣工圖紙的設計工作。我公司設計人員克服綿竹水司基礎資料嚴重缺失等困難,找資料、跑工地,第一時間內和當地水司技術人員溝通,仔細核實工程量,為供水工程提供了詳細的施工圖紙。工程結束時,我公司設計人員又承擔起編制河南水協4支隊伍的全部工程竣工圖的任務,為今后災區重建,留下了第一手寶貴的資料。我公司專業化的設計能力、職業化的工作精神得到了綿竹市供排水總公司總經理古傳洪的高度贊揚。
(八)無償為綿竹水司傳授檢漏技術
圓滿完成綿竹市供水主管網排查檢測任務后,6月4日,鄭州供水搶險突擊隊積極地與綿竹市供排水總公司聯系,開展了一次為期兩天的檢漏業務知識的培訓。
總公司測漏人員運用板書的形式對檢漏原理、漏水聲、檢漏的方法、影響漏水聲的因素以及檢漏設備等知識進行了講解。之后,雙方又以“供水管網漏水的特點及漏水檢測的經驗”為議題進行討論和交流。通過學習和交流,綿竹水司職工對漏水檢測的方法及原理有了深刻的認識。
接著,總公司檢測人員又來到檢測現場,手把手地培訓儀器設備的實際操作與應用技術,著重對設備的性能、設備的操作規程、注意事項及保養和維護進行了細致的講解。
兩天的培訓結束后,綿竹水司工作人員總公司檢漏人員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檢漏經驗欽佩不已,蹺指稱贊:“你們真是檢漏的專家!
在綿竹期間,共安裝鋪設各種供水管道4.9公里(其中大口徑供水管道1485米),新裝用水點123處,排查各種管道42.3公里,檢測出暗漏44處(其中檢測出管網附屬設施漏水13處),修復漏水點3處;維修損壞消防栓13處;安裝各種閥門18臺;更換閥門11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