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過山隧道后,記者發現,由于地震導致山體塌方、移位,從山頂而下的便道陡峭難行,不時滑下滾石。大量塌方的山體幾乎掩埋了山下的龍池鎮。一位參與搶險的部隊士兵告訴記者,一些山體塌方程度驚人,幾乎三分之一個山體在地震之后垮塌而下。
紫坪鋪水壩自身安全
“參與水庫搶險的主要救援部隊現在已經翻越到山后面去了,在山后面的龍池鎮,由于山體滑坡劇烈,整個村鎮遭遇了滅頂之災。”自發組織機械車輛投入庫區搶險的蒲江縣農民李光龍告訴記者,搶險部隊對于壩體的應急性救援已經接近尾聲。
這已經是李光龍在紫坪鋪投入搶險的第9天。“大壩保不住,都江堰就保不住,成都也保不住。”李光龍說,大壩無論如何也不能垮。
而令人欣慰的是,壩體險情正在被完全排除。
5月20日下午,紫坪鋪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尤女士仍在大壩上四處巡視。不遠處,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的諸多官兵正駐扎在壩體以及周圍的高山之上,嚴防死守,確保都江堰以及成都平原災后平安。
“大壩目前是安全的,5月17日22時,就有3臺機組投入發電,有效提高了大壩泄洪能力。同時,通過緊急搶修提臂機等關鍵設備,我們用人力打開了泄洪口,迄今壩體水位下降至少2米。”尤女士一再向記者強調,目前大壩已經安全。
據了解,截至5月20日傍晚,紫坪鋪水庫水位已經下降至828米~829米區間。而水庫正常蓄水位為877米。設計庫容量是11.2億立方米。在地震發生前的實際庫容量是3億立方米,不到設計滿載的1/3。
尤女士說,紫坪鋪水電站的災后恢復工作進展快速。來自四川夾江水工機械廠的檢修工人王軍(化名)于5月13日震后第一時間就趕到了水電站。王軍告訴記者,地震導致的停電對大壩及水電站的泄洪能力帶來直接的打擊。“在發電站停產的時候,提臂機就是開啟泄洪閘門的唯一可行方式。”王軍說他們動用了一些可以動用的力量修復提臂機。17日,他們終于通過人力打開了泄洪口。
參與水位調試工作的紫坪鋪水電站人士告訴記者,震情發生后,水庫的水位一直維持在830米~832米左右,而目前,泄洪后的水庫水位至少已經下降2米,水位仍在下將。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