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開展推薦工作,推動企業認真貫標
安徽省城鎮供水協會
為全面貫徹實施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確保供水水質全部指標(106項)達到新標準,中國水協于2010年7月至今,已開展四批次達標城鎮供水廠推薦工作。安徽省水協積極響應中國水協的號召,大力宣傳,認真貫徹,向全省各市、縣供水企業多次下發文件,在行業內召開會議、組織檢查、交流經驗。截至目前,安徽省共有22座達標水廠獲得中國水協通報表彰,其中第一批4座水廠;第二批6座水廠;第三批12座水廠。全省達標水廠生產能力已達316.5萬立方米/日,占到全省總供水能力的58.6%。
確保城鎮供水安全,是支撐城市發展,保障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保障。為了實現2012年7月1日起,我省城市供水水質全面實施《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幾年來,安徽省水協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做了大量工作。
一、組織會員單位認真學習新標準、積極宣傳新標準
新國標是2006年12月29日發布的,與原標準相比,水質指標由35項增加到106項,增加了71項修改了8項,并要求全部指標最遲于2012年7月1日實施?芍^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困難大。首先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省水協于2007年和2008年連續二次召開有各市縣供水企業主要負責人和相關管理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參加的宣貫大會,強調《標準》修訂和實施的重要性,分析新《標準》執行中供水企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研究實施新《標準》的方法和計劃。2011年6月1日中國水協在嘉興召開的城鎮供水水質保障技術暨推進新國標實施研討會后,省水協又立即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貫徹會議,召集各地供水企業匯報貫標進度和存在問題,進一步落實我省各地供水企業的貫標工作。與此同時省水協還多次舉辦新國標培訓班,聘請專家講課主動與生產檢測水質儀器的企業聯系,組織供水企業化驗人員參觀實習。幫助廣大供水管理人員與工程技術人員全面系統地了解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各項指標,掌握新標準水質監測與水質檢驗的新方法、新技術及城市供水工藝優化及凈水處理新技術,改進常規處理工藝,提高供水水質。
二、積極配合省住建廳城建處做好每年一度的全省供水水質專項檢查工作
新國標2006年頒發后,省住建廳領導高度重視,廳城建處牽頭,省水協積極配合,每年都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供水水質檢查,對我省17個省轄市供水企業的原水、出廠水、管網水水質,主要凈水原材料質量,水質檢驗機構、人員、設備、檢測能力,水質管理制度以及執行新國標情況等,進行檢查。檢查工作由省水質監測網各成員站承擔完成。全省縣級水司的檢查工作則由各地行業主管部門組織開展,各檢查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水質檢測、水質管理情況調查、及水廠消毒設施運行情況等內容的檢查任務,最后省住建廳發文通報檢查結果。自2007年起,出廠水、管網水水質檢測指標由原來的35項過渡到新國標106項。2011年在全省組織的水質檢查中,對照國家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出廠水、管網水42項常規指標全部合格的城市達到16個,只有一個市地下水氟化物超標。通過水質檢查,找差距,促整改,互比互學,大大加快了我省各市、縣供水企業達標的進度。這項工作也得到了各市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供水企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全省水質管理工作逐步規范化、制度化,有力地促進了城鎮供水水質的穩步提高。
三、組織調研活動,督促企業制定管網改造規劃和實驗設備投入計劃
要實施國家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供水企業有大量工作要做。各地要根據水源特點,結合本地實際,對制水工藝進行改造;城鎮老舊管網需要更新或改造;城市供水企業水質監測能力建設要加強,人員素質要提高。為了摸清各市縣供水企業現狀,省水協通過發表格登記、現場調查、開會提出要求等,組織會員單位針對實施新國標這一目標,督促企業制定供水管網改造規劃和水質實驗設備投入計劃,在此基礎上,省水協匯總編制了全省供水設施建設和供水管網改造規劃。一方面各地供水企業根據編制的規劃有計劃地進行貫標投入,積極向國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匯報,解決貫標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另一方面配合省住建廳積極爭取國家和省資金的投入,六年來,全省爭取國債達15.4億元用于供水設施建設和管網改造,有力地保證了城鎮供水水質向國家新標準的過渡。
舉兩個例子:合肥供水集團積極貫徹新國標,自標準發布之日起,為使供水水質與“新國標”全面接軌,按照《城市供水行業2010年技術進步發展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對現有水處理工藝進行技術改造:采用投加有機高分子物質HCA助凝;投加粉末活性炭、除臭劑等進行深度處理;推廣使用V型濾池高效過濾工藝;在部分水廠應用了國內領先的神經網絡全自動加料控制系統;并積極探討“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技術”的應用,以解決可能面臨的兩蟲和氯消毒副產物超標等問題。
為確保供水水質,合肥供水集團公司制訂了制水廠濁度內控標準為0.3NTU以下的高標準,在水廠日常運行中抓住關鍵性運行指標,通過降低沉淀池出水濁度、控制濾后水濁度、安裝在線濁度儀、余氯儀等,還通過科學加氯去除水中細菌和大腸菌群并降低副產物風險等措施,全面實施質量控制,層層落實水質責任制,保證水質內控指標的完成,提高了管網供水水質。
按照合肥市委、市政府“要確保全市人民都喝上優質水”的要求,合肥供水集團積極使用上游來自大別山區優質的董鋪水庫水,近年來投資1900萬元對董鋪水源廠進行擴容改造,并致力飲用水源保護,積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水源廠加強對取水頭部的巡查,取水頭部安裝閉路監控裝置等,實時監控取水點情況,在源水廠設立了源水生物預警池,通過在原水中放養魚苗進行生物監控。各水廠廠區內除安裝各種水質在線儀表對水源水進行實時檢測外,同時設置源水生物預警池。
新國標頒布后,合肥供水集團加大對水質檢測中心的投入,先后投資近1000萬元招標購買了等離子發射光譜儀、吹掃捕集、兩蟲檢測設備等大型進口分析儀器,并建成了局部百級、環境千級的高等級生物實驗室。積極開展化驗人員的培訓,通過各種形式提高檢測技術水平,在參加的歷次全國水協組織的水質檢測質控考核中,均取得滿分的好成績。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合肥監測站(合肥供水集團水檢中心)也于2008年7月1日比規定期限提前四年完成新標準所有106項的檢驗,并通過國家認證。
合肥市供水集團由于在水質管理和水質處理工藝上重科技、高投入,供水水質不斷提高,近年來,合肥供水集團各出廠水水質合格率均為100%,管網供水水質綜合合格率均在99.9%以上。合肥供水水質經檢測已全面符合新國標,提前四年達到新國標的要求。
第二批次達標的歙縣自來水公司二水廠,原水取自豐樂水庫,該水庫位于著名風景區黃山腳下,沒有工業污染。但是由于水庫缺乏科學管理,上游水產養殖和周邊農業面源污染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比較嚴重,特別是4、5月份,原水中的耗氧量和氨氮指標超標,造成水體有異味,用戶及媒體對此反映強烈。加上原水PH值忽高忽低,跨度較大,影響凈水劑使用效果,給水處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使一些指標很難控制在正常范圍。
為解決這一難題,公司邀請專家對水庫水進行實地調研,檢測收集各種數據,從源頭做好水源地的保護工作。為防止水體富營養化而導致原水水質更加惡化,提出建議報告給政府。通過市人大代表就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問題專門提交議案,引起黃山市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豐樂水庫水源保護工作組,副市長擔任組長,市人大代表進行督辦,通過取消網箱養魚,將水庫的主要功能由發電轉到保障供水,流域內鄉村源水保護工作逐步落實,水庫水質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做好源水保護工作的同時,歙縣自來水公司也深深意識到,水廠自身必須提高應對能力,通過制水工藝改造和技術創新來確保自來水水質達標。
為此,歙縣水司一是加強了員工專業技術的學習培訓力度。通過分批選派人員前往取用太湖水作源水的江蘇無錫、蘇州等兄弟水司考察學習;請合肥市水司、江蘇溧陽水司的專家到現場指導;派人參加在吳江舉辦的第一屆中國水環境嗅味問題及控制技術研討會等方式;學習他們先進的除藻技術和經驗,快速提高化驗室人員和有關技術崗位職工的專業技能,了解掌握了酸堿度調配、藻類檢測處理、異味消除等水處理新技術。
二是積極爭取政府150萬元的資金支持,改造提升傳統工藝。歙縣二水廠的水處理凈化工藝、凈化設施是按照傳統的常規凈化工藝設計、建設,對高含量藻類原水處理能力有限。公司在保證原來常規水處理凈化設施、凈化工藝功能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大膽進行技術創新,新建了粉末活性炭投加裝置,將平流池改造成平流氣浮復合池,將沉淀排污工藝改造成氣浮排污工藝。氣浮工藝主要是向水中加入空氣,對水質不僅沒有不良影響,反而使原水增加了一次曝氣過程,豐富了水中的溶解氧,還可部份消除水中異味,口感更好。同時購置了藻類檢測、氮磷檢測設備,添置了酸堿度調配設施。通過這些改造和提升,及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較好解決了除藻、除異味和低溫低濁度水處理難題,出廠水濁度正?蛇_0.04NTU以下,大大提高了二水廠的凈水處理能力。經省科技廳查新為我省首創,其中的兩項技術已獲國家專利局備案。
2011年2月,經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合肥監測站采樣檢測,歙縣二水廠出廠水水質指標(106項)全部達到國家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成為我省第一家縣級達標水廠,獲得中國水協的通報表彰。
四、舉辦全省水質分析質控考核活動
全省城市供水行業水質分析質量考核每兩年舉辦一次,其目的在于通過對化驗人員的考核,提高供水企業檢測水平和分析能力,確保檢測方法和數據的正確無誤?己司唧w工作由省水協水質監測網合肥監測站和省網其它各市水質監測站共同實施。考核所用樣品均由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提供。至2011年止,省水協這項活動已舉辦過6次。通過水質檢測和考核,既監督了各實驗室的分析操作技能,又體現了我省供水行業的整體水平,同時也為各實驗室間展示自我現狀、交流技術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從這幾年開展的全省質控考核工作中可以看出,我省供水行業水質檢測質量和水平的迅速提升,以及各供水企業在保證實施新國標上的投入。
自推薦城鎮水質達標水廠活動開展以來,省水協秘書處積極與中國水協、上報水廠供水企業聯系,解疑答惑。現第四批達標水廠推薦正在進行中,省水協將繼續做好此次推薦工作。
盡管目前我省一些市縣受條件制約,供水水質一時難以達到新標準的要求,盡管新標準還有近半年的寬限期,但我們不能等待,要在思想上、技術上、物質上和管理上積極做好實施新標準的各項準備工作;嚴格要求各地供水企業加大投入,改進工藝,加快供水管網改造;要建立健全供水生產、水質檢驗制度,強化生產管理,嚴格檢驗程序。各地供水企業要高度重視水質監測工作,設備不足的要添設備,人員不足的要加人員,要加強對原水、出廠水、管網水的監測,實現供水水質全過程動態管理,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和科學管理水平,使全省供水水質早日達到新標準的要求。為保障城鎮供水安全,促進城鎮供水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