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中供水應急處置工作情況
廣西城鎮供水協會
2012年1月15日,廣西河池宜州市環保部門發現,距離柳州柳江第一個取水口140公里的龍江河拉浪水電站內發生死魚現象。調查分析為龍江河宜州拉浪碼頭前水體遭受了嚴重的鎘污染。1月18日凌晨3點30分,河池市將水體污染信息通報給下游的柳州。龍江河是柳江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在穿過河池市區后,龍江河途經河池轄區內的宜州市,最后匯入柳江。但是,龍江河不是河池市和宜州市的水源地,因此,水體鎘污染的河池和宜州兩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沒有受到影響。然而,城區人口超百萬的柳州,其城市城區四大自來水廠的取水口全部都在柳江,情況緊急。在接報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后,自治區緊急啟動了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應急預案Ⅱ級響應,一場跨年“柳江保衛戰”就此打響。
廣西龍江水體鎘污染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龍江水體鎘污染處置工作,1月18日將原來設置在河池市的龍江鎘污染處置工作應急指揮部遷到柳州市,將應急指揮部升格為廣西龍江應急指揮部,強化領導;同時邀請國內一流水質和污染處理專家到現場指導,直接參與龍江鎘污染處置工作。為掌握廣西龍江水體鎘污染數據,1月17日,接到河池市報告的廣西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緊急要求湖南力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龍江河宜州拉浪段水質超標應急監測協助要求,力合科技為此出動了6輛自動監測車全程參與洛東水電站、三岔口、西門崖、龍江與融江匯合口下游3KM、露塘斷面、柳州河西自來水廠泵房6個重點斷面的質控樣、平行樣、空白樣等質量控制操作,為應急方案提供有關數據。為了確保城市供水安全,全面掌握龍江河和柳江水體水質情況,為處理龍江河水體鎘污染爭取寶貴的時間和科學數據,廣西龍江應急指揮部在龍江至柳江200多公里長的河段上,共設置了20個定點監測斷面和數十個巡測點,210多名監測人員參與應急監測,對重點斷面嚴密監測監控。在廣西龍江河水體鎘污染事件處置過程中,專家組以嚴謹科學的態度,不僅對處置工作要求進行定性分析,同時還通過數據進行定量分析,細致到當龍江水體鎘超標多少倍要加多少化學藥劑。專家組通過大量的水質處理實驗、分析,對水體鎘濃度削減方案又反復推敲并實驗論證;在研判污染水體污染物質的發展趨勢后,確定了龍江水體鎘污染處置主要采取的三項措施,一是在龍江河重污染段采取投藥絮凝沉淀;二是當鎘污染水團進入柳江之后鎘濃度已較低,采取調清水稀釋的方法降低鎘濃度;三是在柳州市區的自來水廠準備應急預案,取水口鎘濃度超標時進行應急處理,使出廠水達標。這次龍江水體鎘污染處置工作就是按專家組的研判和制定的這三項措施同步緊張有序的進行。首先在龍江河河段上合理布局,設立了五道防線;河池市、柳州市分別在葉茂電站、宜州市區二橋、三橋、洛東電站、洛東博冠公司、三岔口電站和柳城糯米灘水電站設置了削減化學物品投放點;其次是科學計量投藥量,有效中和、沉降污染物。通過投藥點投藥后分析龍江河水鎘濃度峰值的變化,確保了絮凝除鎘方法科學有效性。三是在龍江與融江交匯處,專家組根據水流量、流速、污染物推進速度,制定了融江上游水庫整體調度方案,通過調水稀釋等保障措施進一步稀釋;最后制定了自來水廠“最后一道防線”的應急方案。在實際治理中,污染水體經5道防線攔截削污、絮凝除鎘、調水稀釋,鎘濃度峰值從超標30倍削減到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0)Ⅲ類水的標準。此次處置龍江河水鎘削減過程實際是按自來水的處理工藝,主要使用的是“弱堿性化學沉淀應急除鎘技術”。采取的措施是往江水里投放燒堿或石灰,以及聚合氯化鋁。投放燒堿或石灰提高受污染江水中的PH值,使水呈弱堿性,反應后的鎘離子將以碳酸鎘或氫氧化鎘細小顆粒沉淀;而聚合氯化鋁則能把這些細小顆粒混凝在一起,形成不溶于水的大顆粒沉淀。所用的藥劑均為食品級,不存在安全性問題。每個投藥點都能起到除鎘作用,效果遠超預期。至2月22日,柳江河水檢測數據表明,未發現鎘超標,柳州四個水廠出廠水均符合生活用水衛生標準要求。柳州在龍江河水鎘污染事件中驚險過關。
廣西供水行業在這次龍江鎘污染處置工作中積極配合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認真做好攔截削鎘及供水應急處置相關工作。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龍江應急指揮部的要求,成立了飲用水處理組,由自治區住建廳副廳長任組長。飲用水處理組的目標是爭取有效措施確保柳州市市區不中斷城市供水,水廠出廠水水質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同時,根據指揮部專家組對水體污染區域的判斷,指導可能污染河段沿途市、縣采取措施確保供水安全。根據這一目標要求,飲用水處理組立即成立專家組。由于本地有經驗專家少,自治區住建廳立即向住建部匯報事態情況,請求派出專家支援。元月26日住建部城建司章林偉處長即率清華大學、廣州自來水公司、深圳水務集團具有實際經驗的、權威水處理專家抵達柳州,加強專家組,指導供水應急處理工作。根據龍江鎘污染情況及柳州市各水廠的生產工藝、設備情況,先后制定了《關于鎘污染水廠應急設備安裝指導意見》、《關于鎘污染水廠應急處理鎘濃度臨測點確定的指導意見》、《關于鎘污染化驗室試驗的指導意見》、《關于水廠成立鎘污染應急處理領導機構及崗位職責的指導意見》、《鎘污染應急處理原理及技術指引》共五個指導意見。由于廣西龍江鎘污染處置時逢冬季的低溫、低濁期間,水溫在10℃左右,源水濁度在1.5~2.0NTU之間,源水PH值在7.5~7.9之間(由于龍江河大量投堿所至)。我們專家組重新確定投泥、投堿、投酸點,確定PH值在線監測點,明確使氫氧化鈉(食品級)、鹽酸(食品級)指導投加設備安裝、調試及微紫凝燒杯試驗,提供水廠應急處理線路。另外從70公里外取回龍江河水小樣(污染倍數為20倍),對不同的污染倍數、不同的PH、不同的源水濁度、不同的混凝劑(主要是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不同的投加量,增加助凝劑,進行反復的試驗,最終確定使用鐵鹽,投加量為20mg/L~15mg/L,PH值控制在9,在過濾前投加0.5 mg/L鐵鹽作為微紫凝的技術參數,可獲得最好效果。在治理龍江鎘污染的戰斗中,指揮部全體工作人員整個春節期間及之后一個月時間,全部吃住在龍江鎘污染處置指揮部和龍江鎘污染處置現場。協會在臘月二十八派出了總工程師和副總工程師奔赴柳州市指揮部,現場協助自治區住建廳開展龍江鎘污染工作,整整一個月。協會除在龍江鎘污染處置工作中做好應急預案外,在融江調水稀釋龍江的過程中,融江水位急劇下降,柳城縣、融安縣、融水縣、三江縣自來水廠水源水位下降,嚴重影響四縣城城市供水,協會立即奔赴現場緊急處理。協會在南寧市后方,則留守住建廳本部,接受自治區政府和住建廳安排,完成大量的政府對供水行業強化管理的工作方案。
廣西的供水企業在這次龍江鎘污染處置工作中表現突出。河池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在接到市政府安排的龍江發現污染,請協助處理的任務后,立即進行水樣化驗分析,查明是鎘污染后,提出投放石灰和聚合氯化鋁,混凝沉淀消鎘的建議獲得批準后,立即組織了公司領導班子全部參加的60多人的突擊隊趕赴現場,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冒著嚴寒和撲面的石灰和聚合氯化鋁的粉末堅持戰斗,奮戰在投藥點上,直到第二天安排的武警大部隊來到。隨著形勢發展,突擊隊又被安排在河池市6個投藥點作為技術指導,堅持戰斗,一直堅持到整個龍江鎘污染處置工作結束。柳州市威立雅水務有限公司在事件中,要人給人,要力出力,服從指揮部安排,安裝專家組要求,積極做好水廠最后一道防線的應急處置的藥品儲備、設備安裝、調試、演練,配合專家組專家開展水質處理模擬實驗,為應急處理供水水質做好一切準備。由于突發事件,柳州威立雅水務有限公司面臨化驗人員少,化驗設備不足的問題,為此,我們調動了南寧水司、桂林水司的化驗人員及設備參加了這次龍江河水體鎘污染的應急處理工作。他們以科學手段對水質進行24小時不間斷檢測和監測,為柳江保衛戰作出了積極貢獻。這次柳江保衛戰最終取得了進入柳州各水廠取水口都沒有超標,保證了正常供水的戰果。通過這次事件讓我們獲得了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經驗,同時鍛煉了一支隊伍,提高了政府應急處置能力。
廣西龍江河突發鎘污染事件雖已結束,但卻給我們供水行業以啟示:
1.強化城鎮供水企業水質檢測工作,不斷加強供水水質(含源水)檢測手段和檢測能力建設。
2.供水企業應當建立各種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并演練,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和素質能力。
3.建立和儲備本地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資料庫和熱線,保持通訊聯系暢通。
4.依靠政府,建立完善的信息通道。供水企業要加強與政府環保部門、水利部門、行業主管部門以及上下游供水企業的聯系,掌握第一手資息。
5.掌握和了解上游有關重點污染企業的分布情況,主要污染物化學成分與分子結構。高度關注重點污染企業排污規律、異常氣候變化(如:異常干旱及枯水期、暴雨臺風等)、重要節假日放假期間等階段和時點,不斷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在這次龍江鎘污染處置工作中,全國供水行業眾志成城,給廣西以最大的支持。我們國內著名的水處理權威專家、學者不辭辛勞,齊聚柳州市,為化解廣西龍江鎘污染事件出謀劃策,為廣西的龍江鎘污染處置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水污染事件,犧牲了春節佳節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在此我借本次大會對他們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全國各部門、各行業、各單位、各新聞媒體對廣西龍江鎘污染處置工作的幫助和支持。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