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 強化督查
不斷加大對全省城市污水處理工作的管理力度
山東省城鎮供水協會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代表:
加快建設城市排水和污水處理設施,提高設施運行水平,改善和保護水環境和人居環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多年來,省委、省政府對城市污水建設工作高度重視,把做好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運行與管理,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省、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來抓。省直部門密切配合,互相支持,齊抓共管,形成了工作合力。省建設廳和省監察廳聯合組成污水處理督察辦公室,大力督導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管理。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把城市污水處理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措施有力,全省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和管理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借此機會,向各位領導、代表做一簡單介紹。
一、山東省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和管理基本情況
(一)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省實現“一縣至少一廠”目標!HT3F〗到2008年12月底,全省規劃建設的180座污水處理廠中,已經建成163座,正在調試12座,正在建設5座。已經建成的163座污水處理廠,共累計完成投資131億元,形成755萬立方米/日的總處理能力;正在調試的12座污水處理廠,總規模為24萬立方米/日,完成投資6億元;正在建設的5座污水處理廠,總規模18萬立方米/日,總投資5億元。到2008年底,全省48個設市城市和60個縣城已經實現了一縣至少一廠的目標。在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同時,我省高度重視配套污水管網建設,作為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排水管網總長度38656公里,其中污水管網長度13246公里,全年新增污水管網1200公里。
(二)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質量顯著提高,已成為污染減排的重要工程措施。到2008年底,全省已經建成運行的163座污水處理廠,平均負荷運轉率達到80%以上。其中,運轉負荷率達到75%及以上的有130座,占建成運行總數的80%;運轉負荷率達到60-75%的有29座;達到50-60%的有4座。2008年全省城市污水處理廠共處理城市污水216億噸,削減COD728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比增長22%和21%。全省17個設區城市中,有16個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了70%以上。91個縣(市)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0%以上的有80個,達到60-70%的有4個。2008年全省城市和縣城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2%左右,已垮入全國城市污水處理運行管理先進行列。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領導高度重視,制定各種政策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自1999年以來,省政府每年都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部署城市污水處理工作,將污水處理廠建設納入省市長目標責任考核。為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保證正常運行,省政府及省有關部門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大污水處理費的征收力度建立污水處理和排放良性運行機制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建立良性運行機制的通知》、《關于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工作的通知》、《關于提高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促進城市污水處理市場化的通知》、《山東省城市污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關于推進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先后編制完成了省轄淮河、海河、小清河、南水北調沿線、環渤海灣流域和地區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九五”、“十五”、“十一五”規劃和全省城市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建設規劃。2007年,省政府提出了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營管理要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注重建設向更加注重運行管理轉變;二是從注重主體工程向更加注重配套管網轉變;三是從由政府包辦向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轉變。
(二)建立督察、考核、約談、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一是省政府將城市污水處理廠列入了查處違法排污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必查項目。從2005年以來,省政府組織大檢查15次。二是建立了督察制度。自2005年開始,省建設廳、監察廳根據省政府的部署,成立了省城市污水處理督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對全省城市污水處理廠實行一月一調度,一月一檢查,一月一通報,省政府實行季度通報,到目前共發通報46件,先后組織600余人次對全省城市污水處理工作進行督察和檢查。三是建立了考核制度。省建設廳、監察廳制定下發了《城市污水處理建設、運行和管理目標任務》,各地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單位,責任落實到人,每半年一次進行考核驗收。四是建立了約談制度。對個別建設進展緩慢的項目和收費不到位的縣(市)進行約談,具體分析每個項目存在的問題,提出要求和意見,三年來共對50個項目進行了工作約談,有力地促進了重點項目的進度。五是建立了責任追究制度。省政府規定,市、縣(區)長是污水處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沒有按期完成污水處理項目建設任務的,要追究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我省先后有三個縣(區)政府領導因污水處理問題受到責任追究。
(三)積極籌集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資金。我省將城市污水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城市建設的重點來抓,建立了政府主導、市場推進、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金機制,主要通過以下渠道籌集資金:一是各地抓住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機遇,積極爭取國債資金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自1998年以來,我省先后有111個城市污水處理項目列入國家國債或預算內投資計劃。二是積極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各地調整城市建設投資結構,從城建資金、地方政府機動財力、城市土地資產收益和污水處理收費等政府可用財力中解決項目資金,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三是積極引進國外資金。到目前,我省共有25個城市污水處理項目利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德國、奧地利等國家政府贈貸款2.5億美元。四是以市場化方式投資建設和經營城市污水處理廠。到目前,全省180座污水處理廠中,有81座已經或正在采用BOT、TOT、合資合作方式進行建設和運營,占到總數的40%,其中采用BOT方式建設的污水處理廠有50座,吸引社會資金20億元。五是省級財政不斷加大對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的投入。自1998年以來,省政府每年拿出2000萬元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貸款貼息和資金補助,2007、2008年省政府拿出1.2億元用于全省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廠的建設。
(四)加強運行管理,提高投資效益。一是建立運行管理制度。為適應污水處理監管需要,省建設廳2007年印發了《山東省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督管理辦法》,規定污水處理實施經營許可制度、運營審批制度、按水量水質核撥污水處理費的運行機制、污水處理停運報告制度等管理規定,規范了污水處理廠監管行為和監管內容。二是建立有效監管手段。為對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實施有效監管,依托建設部污水處理信息系統和我省建設的污水處理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動態掌握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杜絕擅自停運情況的發生。三是加強管理提高運行水平。為適應我省污水處理行業迅速發展的需要,省水協聯合部分城市開展了污水處理廠廠長培訓、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培訓、水質化驗培訓等活動,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提高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水平。
(五)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績效評比活動。我省對中國水協組織開展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績效評比活動高度重視,精心策劃,嚴密組織。以建設廳名義進行轉發和布置。在各污水處理廠自愿申報的基礎上,由各地主管部門擇優推薦。為確保復評工作順利開展,受省廳委托,省水協組織有關設計院所、大專院校和排水管理機構的專家組成了3個復評組開展我省復評工作,F場復評前召開了考評成員會議,確定我省的考評重點為:管理水平、安全生產、水質化驗和污泥處置,并將近兩年是否被省政府通報作為否定條件,并要求各考評組對所有申報企業在現場考評打分的基礎上,提出整改意見,邊檢查、邊整改,通過復評提高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水平。通過召開復評會議,統一了考評程序和標準,活動取得了顯著實效,并在中國水協組織的復核中取得了好成績。我省城市污水處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還存在管網不配套、污水處理費收繳率偏低等問題。特別是與兄弟省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要認真學習大家的經驗和做法,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在建設部、中國水協的領導下,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污水處理工作作為協會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更大限度發揮協會作用,推動全省城市污水處理工作再上新水平,為節能減排、生態省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最后,歡迎各位領導、代表到山東參觀、指導工作。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