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代表考察無錫供排水設施建設情況
11月3日上午,參加第五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技術設備博覽會暨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2010年年會的代表參觀了無錫市的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等供排水設施。
無錫市自來水總公司成立于1954年,目前擁有水廠6座,水源取水口5個,供水能力206萬立方米/日,供水服務人口超過300萬,供水范圍覆蓋一城七區1658平方公里,直接用戶達90多萬戶。
2007年5月底,太湖發生了水危機事件,對無錫城生產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各級政府和領導十分關心和重視無錫供水事業的發展,為確保全市居民的用水安全,實施了長江引水工程,南泉取水口延伸工程,形成了“江湖并舉、南北對供、雙源互補、安全保障”的供水新格局。
為了確保水質安全,市政府組成太湖水質監測預警中心。積極發展傳感信息技術,加強傳感網與環保領域的研究、應用、推廣,建成了86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在太湖布設了21個藍藻巡視點,沿岸建設了13個藍藻分布視屏監視系統,配備了一艘太湖水環境應急監測船和一輛環境監測應急車,正在研究利用飛行機器人進行太湖藍藻監測,同時利用環境衛星加強遙感監測,建立了水、陸、空“三位一體”的定時、在線、快速、全天候的水質監測體系,初步實現了太湖水質的實時連續監測和遠程監控,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達到了及時掌握水質狀況、及時預警預報的目的。
無錫自來水總公司在南泉取水口設立在線監測點,凈水工藝增加了15萬噸/日的超濾膜工藝,對原有供水調度系統進行更新改造,水質指標全面實行國家新標準106項。同時編制了《無錫市近期安全優質供水工程方案》。決定對南泉水源廠實施預處理工程,對中橋、錫東、雪浪三座地面水廠實施深度處理工程。目前無錫水司所有凈水廠已經全部實現了排泥水處理工藝,已真正成為無污染的“清潔生產”企業。
無錫水司水質檢測中心作為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的一員,具備了集飲用水、礦泉水、純凈水、地面水、污水、底泥等8類產品200項指標檢測能力,能夠向社會提供第三方公正性數據,檢測能力和硬件設施處于同行領先水平。在硬件提升的同時,監測站針對太湖水特點,對檢測能力進行深度挖掘,使監測站在藻毒素及其代謝產物、致臭物質、生物穩定性、Ames致突變試驗和有機污染物等指標的檢測方面達到了一流水平。
無錫市排水總公司成立于1986年8月1日,下屬三座污水處理廠主要承擔主城區320平方公里內的污水收集和處理,目前處理規模為40萬噸/日,年底將達到65萬噸/日,出廠水水質全部按《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標準執行;污水管網1350多公里,2009年上半年已基本實現主城區管網全覆蓋;建成中途提升泵站87座,服務人口130萬。
參觀的城北污水處理廠一、二、三期工程均采用奧貝爾氧化溝為主體的A2O除磷脫氮工藝,在升級改造工程中增設了碳源投加系統、同步化學除磷設施和轉盤過濾裝置,四期工程采用國際先進的膜生物反應器。污水經生化處理后由膜抽吸泵提升至臭氧消毒池消毒脫色,出水水質優于一級A標準。同時,城北廠運用生態凈化技術,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濕地,模擬自然濕地的結構與功能,實現污水的自然凈化。
據了解,三座污水處理廠已多次被評為全國十佳城市污水處理廠和運行管理先進單位,污水廠工程建設全部榮獲全國市政工程金杯獎。公司研發的污水管堵頭裝置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權,除磷脫氮提標改造技術攻關示范科研項目成果全部通過江蘇省建設廳專家組鑒定
無錫市供水排水企業在省市政府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正以嶄新的姿態,為無錫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再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