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廣州市城市排水監測站成立于1996年10月,隸屬廣州市市政園林局。1999年,為加強城市排水行業管理,貫徹國家建設部的《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建成[1994]330號)精神,廣州市政園林局結合《廣州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63號公告,1997年7月1日起實施),制定了《廣州市城市排水監測規定》(市政園林[1998]922號文)及《廣州市城市排水許可證辦證程序》(市政園林[1999]339號文),明確我站城市排水監測工作職責,即依據國家、地方法律法規、標準,主要對城市排水體系(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河涌)的水質水量監測,其中排水許可證的水質監測工作自1999年5月開展至今已有7年多的時間。
近兩年來,面臨城市排水管理的新形勢、新情況,我站調整了城市排水監測工作思路,不斷摸索排水監測站的發展方向,主要工作職能逐漸擴展為以下幾項:(1)城市排水許可的監督管理(2)城市排水設施養護的監管(3)城市污水處理廠及污泥處理BOT項目的監管(4)城市污水處理廠水質水量在線監測(5)城市下水道可燃氣體的監測(6)城市河涌、湖泊和主要河段的監測。
監測的法律法規依據
(一)主要工作依據
《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第152號,2007年3月1日起實施)
《廣州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63號公告,
1997年7月1日起實施)
《廣州市河涌管理規定》(廣州市人民政府令第5號,2000年10月1日起實施)
《廣州市城市排水監測規定》(市政園林[1998]922號)
《關于委托市城市排水監測站、市市政設施維修處、市污水治理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行使部分排水管理職能的通知》(市政園林函〔2006〕1943)
(二)主要技術依據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GJ3082-1999)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城市污水水質檢驗方法標準》(CJ/T51-2004)
監測工作的組織機構
我站站領導共5人,設置了辦公室、總工室、測檢科、監測科、在線監測科五個職能科室(組織結構見圖1),各項監測工作分別由測檢科、監測科及在線監測辦具體負責,其中城市排水許可相關監測工作由監測科負責實施。

圖1:廣州城市排水監測站組織架構圖
為加快我站信息化建設,促進排水管理現代化,提高排水監測水平,優化和整合各職能部門的資源,適應數字市政的發展需求,我站著手建立排水監測信息管理系統,含辦公自動化的OA系統、實驗室管理的實驗數據管理系統、在線監測的自動處理管理系統和排水管網的動態數據庫管理系統。
監測工作范圍內容
(一)排水許可監測相關工作
1、排水許可
排水許可檢測是核發城市排水許可證的重要環節,是防止超標污水腐蝕市政管網、減少污水對污水處理設施的沖擊負荷的重要手段。根據《廣州市城市排水監測規定》(市政園林[1998]922號),我站統一負責對廣州市申辦排水許可證的排水戶進行檢測,提供檢測報告。
①辦理程序:接到排水戶排水許可檢測委托后,在五個工作日內對排水戶提交的資料審查和現場核查工作,并提出檢測意見,經二級審批后于十二個工作日內出具檢測報告。排水戶將檢測報告及其他材料到市市政園林局申辦城市排水許可證(辦理流程見圖2)。

圖2:廣州市城市排水許可檢測流程
②申辦材料:
a)申請城市排水許可證的水質檢測:
廣州市城市排水許可水樣監測業務委托協議書2份
廣州市城市排水設施信息登記表(驗收)1份
廣州市接駁市政排水管網許可證和附圖復印件各1份
廣州市城市排水設施設計審批意見復印件1份和附圖復印件2份
b)城市排水許可證變更/延期申請的水質檢測:
廣州市城市排水許可水樣監測為務委托協議書2份
原排水許可證復印件1份
城市排水設施排水平面圖復印件2份
③檢測內容:現場檢查化糞池、隔油池、專用水質檢測井等排水設施是否已按市市政園林局的排水設施審批意見實施;接戶管的接駁是否符合市市政園林局的接駁要求;觀察專用水質檢測井(包括污水及雨水水質檢測井)排水情況,分別采樣;檢測排水是否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GJ3082-1999)、《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等有關標準。
④特點:不再單一地檢測水質,通過現場檢查對排水設施的設置及接駁情況進行監督,為排水主管部門核發排水許可證提供依據;不再僅僅在污水檢測井采樣,而是通過分別對雨水、污水專用水質檢測井的檢查及取樣檢測,檢驗是否存在雨污混接的問題,便于市市政園林局對雨污混接的排水戶提出整改要求,同時為合流地區分流改造提供基礎資料;城市排水許可證核發與環保驗收相結合,加大排水許可工作推進力度。
2、重點排水戶證后監管
新實施的《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提高了對排水戶排放污水情況實施監督檢測的要求,其中重點排水戶(含重點排污工業企業)的監管成為重要內容。重點排水戶按其危害性可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須安裝在線檢測裝置的重點排污工業企業;第二類是危害性相對較小,須具備對一定檢測能力和相應檢測制度的重點排水戶。
目前我站主要針對第二類重點排水戶開展監管工作。市市政園林局向重點排水戶頒發排水許可證后,同時將重點排水戶排水信息及排水許可證發放情況抄送我站,我站以此建立重點排水戶檔案,并根據檔案信息制訂監督計劃,每月到現場采樣一次,對其pH、CODCr、SS和氨氮等項目進行檢測,將監測結果記錄在案,若發現不達標情況則提出整改要求并同時將監管情況報送市市政園林局。

圖3:重點排水戶監測流程圖
3、設計條件咨詢服務
為了綜合平衡城市排水問題,減輕“水浸街”現象,在源頭指引排水戶的排水行為,避免排水戶亂接亂排,提高排水許可證發核發的通過率,減少事后整改的情況,我局于2005年開始向排水戶提供排水設施設計條件咨詢服務。目前我局已將該項目主要內容委托我站實施,局排水處負責受理及最后審批,我站負責期間具體的咨詢服務工作。
①咨詢內容:排水體制、排水方向、化糞池設置與取消等;同時明確水質檢測專用井設置要求、陽臺廢水排放等問題。
②咨詢對象: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需直接或間接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水的排水戶。
③程序(暫時):排水戶將資料遞交給市市政園林局排水處,市政園林局排水處受理后交我站進行現場調查,審查相關資料,提出初步意見后交排水處審批,全過程控制在20個工作日。
④回復依據:國家現行排水工程設計規范;國家、省、市有關法律、規范和標準的規定和要求;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污水總體規劃;排水管網現狀、規劃、建設等情況。
為了將該項工作與環評結合起來,我站在局的支持下,投資170多萬元正逐步建立廣州市城市排水管網動態數據庫管理系統。目前項目已完成了一、二、三期,現正開展第四、五期最后兩個階段的建設工作。
4、協助排水行政執法
市政園林局排水處是排水執法的主管部門。為更好的貫徹落實新頒布的《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及《廣州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等規章制度,我站受市政園林局委托(《關于委托市城市排水監測站、市市政設施維修處、市污水治理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行使部分排水管理職能的通知》(市政園林函〔2006〕1943號)及《排水審批執法聯動工作指引》(市政園林排水〔2007〕156號)),新增一項協助排水行政執法的職能。
①范圍:負責廣州市中心六區范圍(天河區、白云區、黃埔區、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市市政園林局代管的七條半河涌、珠江廣州段等水系的違法排水行為,以及市市政園林局排水管理處移交的違法排水案件協助市市政園林局開展調查取證工作。
②內容:負責對違法排水案件開展調查,包括現場責令整改、現場調查筆錄、調查詢問筆錄等三項調查取證工作;向違法單位發出并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收到違法單位的關于行政區域處罰聽證要求的回函意見后,將案件的卷宗材料原件備份留底,移交市市政園林局。
從今年3月1日新的排水許可辦法實施以來,我站聯合局排水處共處罰了10家違法排水的排水戶,目前已立案正進行調查的還有19家。
(二)排水許可管理延伸的其他監測職能
1、城市污水處理廠水質水量在線監測
①在線監測項目介紹:
為了適應污水治理發展需求、實現數字市政管理、創建環保模范城市的需要,貫徹落實《建設部關于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督管理意見》(建城[2004]153號文),我站根據市和局領導的要求,2004年投資340多萬元,率先在中外合作的BOT項目——西朗污水處理廠進、出水口建設在線監測裝置,監測參數包括SS、COD、TN、NH3-N、TP、流量等六項。在取得成功的建設運行管理經驗后,2005年我站又在廣州市已建成的大坦沙、獵德和瀝滘污水處理廠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8套在線監測系統,且現已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正在建設的大沙地污水處理廠、白云區北部的龍歸、竹料、九佛及石井污水處理廠、獵德污水處理廠三期的在線監測系統共10套,投入共3300多萬元,預計今年10月建成投產。
②在線監測系統簡介:
在線監測系統是一套包括進、出水量監測、水樣預處理、水質自動分析、數據自動采集、上傳、遠程監控于一體的全自動監控系統。它利用通訊網絡,實時地將現場在線監測儀表的測量結果、系統的運行狀況等信息自動上傳到中心管理平臺,并接受中心管理平臺的各種指令,實時地實現對整個在線系統的監控。
③在線監測運行管理情況:
廣州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維護管理均由我站統一負責。數據監控中心設在我站內,負責日常的數據處理和上傳、發布,數據同時上傳市市政園林局、市環保局和各污水處理廠。監測系統設在各個污水處理廠進水口和出水口處,系統由現場在線分析儀表及相應的前處理系統、數據系統上傳PLC集成系統組成,用于在線監測污水處理廠的進出口水質、水量,具有數據統計、數據處理和數據接收/傳輸的功能。建成的10套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近2年時間,實現了每個監測系統在線時間率≥90%;每臺儀器在線時間率≥90%,在線監測有效數據率≥90%,保證各儀器的監測數據達到國家對該項指標的監測標準。
2、城市污水處理廠及污泥處理BOT監管
①西朗污水處理廠
西朗污水處理廠是我市第一家中外合作營建的處理規模20萬噸/天的二級污水處理廠,于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它也是我市第一家實行營運管理社會化的污水處理廠,中標的營運管理單位是北京市排水管理公司。為了確保我市從該項目中獲得應有的治污環境效果和社會效益,市建委在《關于西朗污水處理公司污水處理水質水量監測單位及污水處理服務費支付程序的復函》(穗建計函〔2003〕283號)中明確,由我站承擔西朗污水處理廠水質水量的監測工作,且我站的監管月報作為政府支付BOT項目營運費用的依據。
②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BOT監管
津生污泥處理廠也是廣州市政府于2002年采用BOT方式建設的一家企業,主要處理獵德、瀝滘、大坦沙和大沙地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處理規模900噸/天(含水率8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關于《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關于加強市政公用事業監管的意見》(成建〔2005〕154號)和《廣州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BOT項目服務合同》的要求,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委托(《關于委托實施污泥處理BOT項目監管工作的函》市政園林函〔2006〕391號)我站作為該項目營運的監管單位,監管內容主要包括津生污泥處理廠處理的泥質、泥量以及污泥的運輸、綜合處置和生產過程的環境保護問題。我站提供的監管月報是政府支付污泥處理廠營運管理費用的依據。
3、城市排水設施養護監管
受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廣州市市政園林函〔2006〕1943號文)委托,自2006年9月起我站負責廣州市全市排水設施管養、維護的監督管理工作,監督排水設施的養護單位按照管養要求進行設施的管養和維護,并根據排水設施的養護效果及現狀,為排水設施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
為順利開展排水設施管養監管工作,我站制訂了《城市排水設施管養、維護監督管理職能工作方案》,為加強管養監管力度,去年底投入近200萬元購置了一臺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及一臺手持式管道快速檢測設備(Manhole
Camera)檢測儀器應用于管道監測,配合人工巡查,以更快的速度找出管道的結構性與功能性病害。我站開展的管養監管工作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對全市排水設施管養、維護的日常監督管理;上級管理部門指定執行的監管;抽查管養實施單位的養護效果。
4、城市下水道氣體監管
我站是廣州地區較早開展下水道可燃有毒氣體的監測機構,根據局領導的指示,從2003年4月開始將下水道可燃有毒氣體監測列為常規監測項目。我站擁有PGM-7840、PGM-50、PGM-50Q、SP-700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共6臺,能快速準確監測下水道空間中氯氣CL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氨氣NH3、硫化氫H2S、甲烷CH4、氰化物HCN、一氧化氮NO和總可燃氣體TVOC等9個監測項目的氣體濃度。通過對重點區域的普查和實地勘察,現已確定了44個下水道可燃有毒氣體常規監測點。
下水道氣體監測職能開展以來,我站成功排查了數起下水道氣體污染事故。如:下塘西路下水道不明揮發性氣體事件的調查,廣花二路不明可燃氣體的調查事件,廣州大道中珠江新城旁的中國石化華德加油站泄漏汽油事件,西朗馬涌一號泵站汽油污染事故調查,以及最近白云會展中心(省黨代會召開地點)下水道可燃氣體嚴重超標的事件。
5、其他常規監測
除以上專項監測工作外,我站常規監測工作還包括珠江西航道、珠江前航道、廣州市231條河涌、5大人工湖(荔灣湖、東山湖、麓湖、流花湖、越秀湖)以及4大污水處理廠(獵德、大坦沙、西朗、瀝滘),水體采樣點遍及廣州市十區兩市。
五、對監測工作中存在問題思考
1、經費問題
經費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基本保障,更是監測站做大做強、拓展業務的基礎。我站經費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包括城維費在內的財政核撥;二是服務項目收費,主要以財政核撥為主。隨著公用事業改革的深入,“以事定費”、“養事不養人”的公共服務供養模式決定財政核撥的經費存在危機,如何解決經費問題是影響我站發展方向的重大因素。
2、地位問題
排水監測職能反映其在排水行業中的職責、作用,決定著排水監測機構在排水行業中的地位,強化監測職能是提升地位的有效途徑。近兩年來,我站的工作職能不斷擴展,其中包括污泥BOT監管、城市排水設施養護監管等多項政府監管職能,大大提升了我站在廣州市城市排水建設、運營、管理等單位及部門中的地位,成功擺脫了在同行中“實驗室”的形象。我們將繼續重點抓新職能的落實,盡快全面開展新職能的工作。
3、監測領域問題
目前我站監測領域僅限于城市排水方面,進軍全水質監測領域,包括衛生飲用水、瓶裝飲用純凈水、飲用凈水、飲用天然礦泉水水質的監測,才能將我站建設成更強大的供排水質檢測中心。今年年初,我站已經向國家認證認可委員會提交了供水檢測項目90多項檢測項目的國家計量認證申請,力爭成為名副其實的華南地區最強的水質檢測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