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5日,柳江上游龍江段發生鎘污染事故,龍江超標河段長度超過100公里。水體污染首先影響的城市為廣西柳州。為了有效處置柳江上游龍江支流的水污染事件,確保柳州市城市供水安全,廣西自治區成立了應急處理指揮部。受國家住建部委托,科技委張金松執行主任于1月27日赴柳州參加水源污染應急處理工作,并擔任飲用水處理專家小組副組長。
柳州市公共供水企業(威立雅柳州水務公司)的4座水廠均在柳江取水,均會受到本次污染事件的影響。飲用水處理專家組的工作非常艱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首先,本次龍江污染呈現多種污染物共存的“復合污染”,這在國內外的污染事件中尚無先例,處理難度之大超乎想象。其次,本次污染事件發生在全年溫度最低、原水濁度最低的時期,而低溫低濁水的處理是業內公認的難題;再次,飲用水處理是龍江污染應急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線,必須保證水廠出水水質全面滿足《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并確保城區不停水,工作沒有任何退路。
在此困難情況下,張金松總執行主任等與飲用水處理專家小組其他成員一起,加班加點,深入現場,逐一考察了承擔柳州供水任務的四個水廠,詳細查看了設施、設備、人員、物資的情況,提出了水質監測預警的方案,編制了應急處理技術路線,提出不間斷供水的技術原則、實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并現場指導水廠實施工藝設備改造和應急物資采購,指導水廠編制完成了《水廠運行調度方案》、《應急設備安裝方案》、《加堿工藝操作指導書》等一系列的技術操作規程和崗位操作指導書,用于指導水廠運行人員的具體操作。
目前,原水污染高峰即將到達水廠,專家組正在開展現場人員崗位培訓及應急處理的實際操作預演,以確保安全、有序地進行各項污染物的應急處置工作。我們相信,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我們技術人員的精心準備下及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確保受污染的水源水得到妥善的處理,確保出水水質達標,最大限度的減少污染水對柳州城市供水的不利影響,確保柳州市民用上放心水,喝上干凈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