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市三管齊下抓節水
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文登山水相依,海河相接,但卻是一個資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751立方米,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為破解水的瓶頸制約,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城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文登市政府把城市節水、供水、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議程,并以創建節水型城市為抓手,采取強化宣傳、加大投入、調整結構、技術改造等措施,不斷加強城市節水管理,有效地控制了用水量的增長,2009年,城市萬元GDP取水量為10.22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80.97%,節水器具普及率達100%,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0.02%,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100%。
一、狠抓宣傳,節水意識深入人心。
意識決定行動。文登市在開展節水工作伊始就下大氣力把提高節水意識作為開展節水工作的基礎環節來抓,通過強化節水宣傳,大力開展群眾性節水活動,使節水意識滲透到城市用水的每一個環節,為節水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開展校園節水教育,堅持節水從娃娃抓起。市節水辦聯合市教育局在全市各學校開設節水課堂,組織節水志愿者奔赴各中小學,利用多種方式普及節水知識,倡導節水觀念,讓學生正確了解水資源,使學生們深刻感悟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同時,以活動為載體,通過開展“節水進校園”、“節水征文大賽”、“節水杯繪畫比賽”等活動,發動學生通過交流節水心得、制作手抄報、漫畫,使他們感悟到了節約用水的重要性,讓孩子們意識到水是生命的源泉,從小就要樹立愛水、節水、珍惜水的意識,激發學生保護水資源,保護環境,保護家園。
二是開展日常節水宣傳,節水意識深入人心。抓住每年的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六、五世界環境日”,采取廣播、電視、報刊、宣傳車、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節水宣傳。市領導親自走向街頭宣傳節水知識,新聞媒體連續刊登播放節水公益廣告,舉辦節水知識競賽,并組織開展了節水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使節水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居民的節水意識和節水主動性得到了顯著提高,創造性地發明了家庭用水一水多用等系列節水方法,節水龍頭、節水馬桶、節水型洗衣機等節水器具成了市民眼中的“新寵”。企事業單位也廣泛采取了在用水點張貼“節約用水”宣傳牌、更換感應用水器具、延時閥、陶瓷水嘴等節水措施。節約用水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形成了人人愛水、惜水的良好的氛圍,為全市節水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依托科技,工業節水成效顯著。
文登工業基礎雄厚,工業用水量占全市總用水量的比重較大,文登市政府審時度勢,把抓好工業節水作為提升城市節水檔次的關鍵環節來抓。以工業節水為切入點,通過改造企業不合理的用水工藝和設施,實施企業的循環用水、一水多用、廢水處理回用,降低單位產品耗水量。5年來,文登市組織用水單位大搞節水技術改造,推廣節水新工藝、新設備,在工業節水技術改造方面共投入資金1億多元,完成技改工程27項,年可節水300多萬立方米。
文登藝達集團投資2000萬元,按環保型產品生產要求,改進生產工藝,由傳統的粗放生產模式,轉變為“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無水生產模式,使產品生產過程不經人工刷花、人工下水,避免了產品中殘留化學制劑,年節水達30多萬方。文登熱電廠投資8600多萬元,對兩臺汽輪發電機組進行循環水供暖改造。通過改造,將循環水投入熱網系統,使冷卻塔散失到大氣中的熱量和蒸汽得到回收,用于冬季居民采暖。整個供暖期可節約用水15.2萬噸。另外,他們投資100多萬元,對廠內污水系統進行再利用改造,增設了回收水池和回收水庫,實現廠區內所有排水的集中管理和分級使用,將廠區內的生活用水、雨雪排水處理后收集于回收水池,用于制磚用水和噴灑綠化。將循環水池的排污水回收至回收水庫,用于循環沖灰和脫硫系統的補充水來循環利用,使廠內各種廢水得到充分利用,污水達到零排放。近年來,全市企業在保持企業產值增加的同時,用水量呈遞減趨勢。
三、嚴把關口,抓好水污染防治。
水資源短缺和水質惡化已成為當前城市節水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因此,文登市在抓好節水工作的同時,緊緊抓住城市供水的源頭、使用和排放三個關鍵環節,抓好水污染防治,堅持經濟手段和市場手段齊上,努力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一是加大資金投入。近年來,在水污染防治上,全市累計投入污染治理資金20多億元,全市COD排放總量由2000年的4656萬噸下降到了2009年的2734.8萬噸左右,減少了41%;母豬河、米山水庫、小崳嶺水庫等市區水源地水質長期保持穩定達標。
二是加大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繼日處理能力8萬噸的市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產之后,2009年又投資5500萬元,啟動了日處理能力為2.5萬噸的南海污水處理廠建設。
三是加大城區河道整治力度。2008年以來,文登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資4億多元,對抱龍河、柳林河、九里河、泊子河、渠格河、杜營河等城區河流進行多次規劃設計改造,制訂“治污染、清淤泥、砌堤壩、綠河濱”的整治及延伸整治方案,改造河道20多公里,建成防洪堤65公里,攔水壩16座,蓄水面積達400萬平米,進一步改善了城區周邊水環境。
四是優化資源配置。調整城市工業企業產業結構,嚴格控制用水量大的新建項目,鼓勵和支持低耗水、低污染和高效益產業的發展。出臺了《關于加強污染防治的有關規定》,集中整治了一批長期超標排污、久拖不決的難點問題,近年來,采取果斷措施淘汰技術落后、水耗大、效益低、污染重的企業和產品,關閉污染嚴重,水耗量大的企業3家,拒批有污染的建設項目12個。先后對環境影響較大的10家企業實施了全面達標工程,對其它企業實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對所有企業綜合污水處理系統進行了全面改造,提高了污水處理利用和達標排放能力。全市確定的重點污染源全部按規定完成了污染治理任務,形成了對水污染違法行為的強大震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