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創建五強化 推動節水新跨越
昆明滇池流域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之一。多年來,圍繞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活動,我們主要從“五個強化”入手,全面推進城市節水工作的深入開展。
一、強化組織領導,全面開展創建
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始終把城市供水、節水、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增強城市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民心工程”來抓;牢固樹立正確的創建理念,堅決克服走過場、搞形式,注重創建過程和創建實效,通過扎扎實實抓創建,努力推進昆明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別是2008年以來,隨著全市“四創兩爭”工作的全面推進,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工作進一步提速,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總指揮部,以及由分管副市長任指揮長的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分指揮部,進一步加大了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同時,主城四區政府和三個開發(度假)區管委會成立了創建工作辦公室,明確了分管領導,健全了工作網絡,完善了創建工作協調機制。實行領導干部“一崗雙責”責任制。結合國家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和要求,修訂下發了《昆明市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實施方案》,把創建任務逐一細化,明確到單位和個人,形成了“主要領導重點抓、分管領導親自抓、部門領導具體抓、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創建工作格局。
二、強化宣傳發動,營造濃厚氛圍
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體市民的積極支持和共同參與。多年來,我們運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使節約用水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一是以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世界環境日為契機,讓節水宣傳進廣場、進單位、進社區、進學校;二是通過新聞媒體、節水網站、節水宣傳展板等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節水宣傳;三是抓好節水法規的宣傳,將法規宣傳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將節水相關政策法規匯編材料印發到各用水單位;四是開展節水科普宣講,組織專業人員深入學校,進行節水科普宣講,發放節水宣傳資料,向廣大師生普及節水常識、宣傳節水經驗,開展節水簽名活動。通過持續深入的宣傳,節約用水已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全民節水意識和參與創建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
三、強化法規建設,注重規劃引領
先后出臺了《昆明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昆明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規、規章和政府規范性文件,為依法開展城市節水、供水和地下水保護等管理工作提供了法規保障。編制完成了《昆明市城市(主城)節約用水專業規劃》、《昆明市城市(呈貢新城)節水專業規劃》,明確了城市節水的目標和措施。
四、強化節流優先,堅持多措并舉
嚴格落實節水“三同時”制度。按照《昆明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規定,自2007年開始,所有新、改、擴建建設項目,都必須按照節水“三同時”要求,同期配套建設節水設施,并納入非行政審批項目進行審查。截至2010年12月,有879個新(改、擴)建工程項目通過了節水“三同時”審查,已全部要求同期配套建設節水設施,其中符合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條件的有417個項目。
實行計劃與定額用水管理。自1982年起,昆明就對城市非居民用水戶實行計劃(定額)用水管理,已將主城區內的2500多個城市非居民用水戶納入了計劃用水管理,并簽訂《計劃用水管理責任書》。每年兩次編制、下達計劃用水指標,并實行按月考核,對超計劃的用水戶,嚴格征收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水費。
對居民用水嚴格實行階梯水價。自2002年起,對完成“一戶一表”、“改表出戶”的居民用水戶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對全市47萬戶居民用水戶實行了階梯式計量水價,通過經濟杠桿作用,增強了廣大居民用水戶節水的自覺性。
穩步推進企業(單位)的水量平衡測試工作,積極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小區創建活動。我市已有62家企業(單位)被授予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節水型企業(單位)覆蓋率達18.78%,30個小區獲得節水小區稱號。
深挖工業節水潛力。通過開展清潔生產,限制高耗水項目,調整城市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藝和設備,積極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同時,通過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嚴查重處違規偷排等違法行為,城市工業廢水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100%。
加大節水型器具的推廣。在全市范圍內對各用水器具銷售市場、集貿市場、大型超市進行專項檢查,從源頭杜絕淘汰型用水器具的銷售。深入各企業、單位和居民社區進行宣傳,對用水器具進行檢查,對在用的國家明令淘汰型用水器具進行限期整改。加強對新、改、擴建工程項目的審查管理,杜絕國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進入新、改、擴建工程項目。
加大城市供水管網探測、改造和檢漏力度。2007年,我市開始對地下管線進行普查探測,查明主城地下管線總長8180公里,并建立了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加強檢漏工作,對昆明主城二環路以內供水管網實行一年兩檢,對二環路以外供水管網實行一年一檢。極大地減少了供水管網漏損,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達到考核標準和要求。
有效保護地下水,積蓄利用雨水資源。對滇池流域地下取水進行清理整頓,對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區域內的地下水水井實施全面整治和封停,禁止新開鑿地下水井。2008年以來,已封停地下水井296口,切實保護了地下水資源。積極開展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建設雨水利用示范工程。自2009年9月開始,對符合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建設條件的新、改、擴建項目,要求建設單位必須同期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目前,我市建成的東、南、北二環快速道路系統和11條城市道路的改擴建工程都配套建設了雨水收集利用設施。
五是強化截污治污,實施重點突破
全面推進以滇池治理為重點的水環境綜合治理。開展“一湖兩江”(滇池、長江、珠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全面截污、全面禁養、全面綠化、全面整治“四全”工程,實施“環湖截污和交通、外流域引水及節水、入湖河道整治、農業農村面源治理、生態修復與建設、生態清淤”六大工程。完成了主城8座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新建和改擴建,昆明主城區污水日處理規模從55.5萬立方米提高到110.5萬立方米,出水水質全部提升為國家一級A標;建立“河(段)長負責制”,對36條主要出入滇池河道和84條支流溝(渠)開展綜合整治。通過不懈努力,滇池入湖河道水質明顯好轉,滇池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積極實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一是大力開展集中污水處理廠污水再生利用。8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回用于城市河道作為生態景觀補充用水。同時,通過鋪設再生水回用管網,將水質達標的再生水供給周邊單位、小區、公園和市政綠化用水、景觀補水、沖廁用水等。二是積極推進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為鼓勵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的建設和再生水利用,在全國率先制定和實施了再生水利用補助政策,切實加強對運行的再生水利用設施的監管工作。截止2010年底,我市已建成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265座,總設計處理規模達9.05萬立方米/日。通過強力推進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工作,目前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已達到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