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水常德 節水有“道”
常德市地處湘西北,依沅江、傍洞庭,轄區內有穿紫河、柳葉湖、枉水等河湖,水系發達,常年降雨量達1900毫米,屬豐水地區。為積極響應科學發展觀要求和節能減排號召,加快發展方式轉型,推進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市委、市政府在湖南這個水資源豐沛的省份率先作出“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的戰略抉擇。近年來,全市上下堅持以“開源與節流并重、節水先行、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為原則,圍繞觀念、法制、價格、科技、保障等五個方面,卓有成效地開展了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和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07-2009年萬元生產總值取水量分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90%、91%、91%,2007-2009年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分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87%、88%、88%,且兩者呈逐年遞減趨勢。常德成為湖南省首家節水型城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宣傳引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豐水地區節水關鍵要轉變觀念。由于我市歷來水資源較為豐富,加之節水工作起步晚、基礎弱,市民節水意識普遍淡薄,致使對創建節水型城市的緊迫性、重要性、復雜性和艱巨性認識不足。為此,市委、市政府把創建節水型城市放在保障水資源安全、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全市政治工作大局的重要高度,精心研究,周密部署,還印發了方案、分解了責任。同時,注重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報刊、宣傳手冊、公益廣告、電視、網絡等多種媒介,全方位宣傳常德這個豐水地域創建節水型城市的措施、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先后在《中國建設報》、《湖南日報》、《常德日報》、《常德晚報》等報刊上刊發50多篇理論宣傳文章,每年都認真組織開展了“世界水日”、“世界環境日”、“中國水周”、“中國城市節水宣傳周”等節水宣傳活動,切實轉變了“豐水地域不必節水”的觀念,企業、單位、社區、小區和市民積極參與節水創建,工作氛圍濃厚,實現了觀念節水,涌現出了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恒安紙業有限公司等10家節水型企業,中共常德市委機關、武陵區政府等30個節水型單位,金色曉島、水木清華等27個節水型社區(小區)。
二、健全工作網絡,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由市 “四大家”主要領導和相關市直部門(單位)“一把手”為成員的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獨立的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公室。市轄各區縣(市)都成立了相應的節水管理機構,市城區各企業、單位、社區、小區都有節水工作專職人員,建立了“橫到邊、縱到底”的全覆蓋工作網絡,強化了節水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在創建過程中,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掛帥策劃和督導,節水工作機構“同頻共振”,企業、單位、社區和小區密切配合、積極作為。
三、完善制度規范,力促法制節水。為加強城市水務管理,推進節水創建工作,確保有法有據可依,我市出臺了一系列節水法規、制度規范、計劃定額和標準,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節水工作法制體系。重新修訂頒布了《常德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常德市城市供水管理辦法》、《常德市地下水資源管理辦法》,出臺了《常德市節水投入制度》、《常德市節水統計制度》、《常德市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制度》等,為依法依規管理城市供水、節水和地下水資源提供了法律依據。編制了《常德市2010年-2030年城市供水中長期專業規劃》、《常德市2010年-2030年城市排水中長期專業規劃》、《常德市2010年-2030年城市污水處理中長長期專業規劃》、《常德市應急水源可行性研究報告》《常德市2010年-2030年節約用水中長期專業規劃》等,使我市節水工作內容更為清晰,發展方向更加明確。
四、加大科研創新,擴大節水成效。注重創新,加大科技研發和轉化運用,為持續高效節水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近年來,我市積極整合科技和人才資源,狠抓節約用水和水資源保護的技術開發與應用,全市共獲節水發明專利1項、實用型專利8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研制出了高精度機械水表,并已投向全國市場;成功舉辦了“常德市節約用水科技成果推介會”,推廣了相比傳統洗車方式節水80%的太陽能微洗車新技術,推廣了相比隔層排水節水約20%的商品房同層排水技術。通過科技節水,我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和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城區所有工業企業都實現了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2007-2009年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分別為70%、73%、77%;市城區節水器具普及率達10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48.48%;2007-2009年,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分別為67.75%、71.12%、80.5%,城市污水處理率分別為71.53%、73.03%、82.83%;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100%;充分利用雨水充足的自然優勢,在企業、單位、社區、小區興建雨水回收設施,年回收利用雨水300多萬噸,非常規水資源收集利用技術日漸成熟。
五、完善保障機制,增強節水后勁。完善人才保障機制。先后從企事業單位中挑選了一批熟悉業務、懂專業技術、擅于管理的工作人員,優先充實到了節水創建工作團隊中。此外,還多次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常指導開展城市水環境治理、排水管網建設等工作。完善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支持節水創建,廣泛吸納社會民間資本參與節水創建。2007-2010年,市財政和市轄四區財政先后分別投入8.2億元、9400萬元,吸納社會資金4.5億元,用于城市節水工程建設和開展節水工作。同時,完善激勵機制,注重在基礎條件好、影響力大的企業、單位、社區、小區中選樹一批節水工作先進典型,加強示范引導,以點帶面,促進節水工作水平整體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