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工作情況匯報
·紹興市人民政府·
幾年來,紹興市十分重視節約用水工作,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加強節約用水工作作為推進城市化的重要工作內容。去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進一步加大創建“節水型城市”的工作力度。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的原則;嚴格執行建設部、原國家經貿委頒布的《節水型城市目標考核標準》,按照“有序有償、供需平衡、結構優化、集約高效”的要求,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完善市場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全社會節約用水的積極性,努力轉變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通過努力,紹興城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已從1998年的71.65%提高到了2004年的77.6%,萬元國內生產總值取水量降低率2004年為12.1%。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而城市用水總量增長基本保持平穩。通過創建,節約用水基礎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強,各項節水考核指標已達到或接近國家節水型城市的標準。去年10月順利通過了國家“節水型城市”的考核驗收,并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今年2月建設部、國家發改革委正式命名我市為國家“節水型城市”。現將我市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和幾年來開展的節水工作情況作一介紹: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節水管理機制
一是一把手負總責,建立創建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堅持把“創建”作為推進城市化進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來抓,把創建工作擺到了改善紹興生態環境、投資環境及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在領導體制上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套班子共同抓,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創建”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委書記、市長王永昌擔任,副組長由常務副市長擔任,市建設局、市經貿委、市水務集團等20多個市級部門的主要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創建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二是健全節水管理機構,落實管理職責。1985年6月,市政府批準成立市節約用水辦公室,1996年10月,經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同意單獨設立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定編6人,并明確了管理職責,主要職能是宣傳、貫徹國家有關節約用水的方針、政策、法規;負責城市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管理工作;編制并實施城市節約用水中長期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和督促落實節水措施;開展城市地下水開發、利用和保護管理工作;組織交流節水先進經驗。目前,市節水辦按管理職責正常開展工作。
三是制訂創建實施方案,分解細化工作任務。按照《創建節水型城市標準》,我們制訂了《紹興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實施方案》和《紹興市創建節水型城市任務職責分解表》,把創建的各項工作任務細化、量化、具體化,分解到有關職能部門,把創建工作納入部門崗位目標責任制進行考核,做到任務明確、措施到位、責任到人,并及時進行協調、督促、檢查和考核。
二、加大節水宣傳,增強全社會節水意識
一是抓好節水的輿論宣傳。市節水辦每年組織開展“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活動,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或以大型廣告牌、懸掛橫幅、設攤咨詢、發放節水宣傳品、黑板報展評、公交候車亭廣告牌、流動車輛等多種形式在城市范圍內集中宣傳,大力宣傳節約用水的意義、方針和政策。全市各新聞媒體通過節水公益廣告的形式積極開展節水宣傳教育。企事業單位把節約用水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進一步加強內部節水的宣傳。
二是抓好節水知識教育。除了通過發揮各行業主管部門作用,加強對企事業單位及其管理人員的節水知識教育外,我們還十分重視中小學生的節水知識和意識的教育。中小學主動將節約用水納入教育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水宣傳教育活動,使青少年從小樹立節水意識,養成節水習慣。
三是抓好法律法規的宣傳。紹興的供水節水管理執法部門嚴格按行政法的要求和程序進行管理和處罰,并注重將普法宣傳與依法管理結合起來,將執法檢查與處罰違章結合起來,將日常巡查與專項整治結合起來。為貫徹實施供水、節水、地下水管理法規,節水管理部門專門將這些法規印發到各用水單位,并經常對用水單位進行執法檢查,實施對用水浪費行為的處罰。
三、修編各項規劃,指導節水管理工作
一是把節水工作納入紹興城市總體規劃。2001年底,省政府批準的《紹興城市總體規劃》中,專門有城市節水規劃的篇幅和相關內容,明確了節水工作全民參與、節流優先、市場機制、綜合協調等十大原則和節水工作中長期目標,確定了各階段城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人均生活用水、管網漏失率、節水管理等主要指標,提出了實現規劃目標的八項具體對策和措施。
二是認真制訂《紹興市城市節約用水中長期規劃》。在完成水資源普查、編制完成水資源規劃的基礎上,紹興城市供水、節水主管部門進一步摸清了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科學預測了用水需求和可供水資源的發展趨勢,完成了《紹興市節約用水中長期規劃》、《紹興市城市供水中長期規劃》的修訂,為城市節水管理部門和各產業企業、管理部門挖掘節水潛力,及時合理確定和細化節水目標和計劃創造了條件。
三是編制好各專項規劃。以城市總體規劃和節水中長期規劃為指導,各職能部門陸續編制完成了《紹興市城市污水處理規劃》、《紹興市城市控制地面沉降規劃》等相關規劃,為建立紹興城市用水良性循環體系,改變傳統水資源開發和利用模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落實節水政策和措施,規范節水管理行為
一是完善節水規范性文件。我市十分重視供水、節水、地下水的依法管理和規范管理工作。1994年以來,隨著城市供水、節水和地下水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為明確管理部門、供水企業、用水單位和個人三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市政府及時把供水、節水管理規范性文件的修訂列入政府的工作計劃。先后出臺了《紹興市區節約用水管理實施細則》、《紹興市城市地下水開發利用保護管理實施細則》等政策意見。2003年,根據節水工作新的要求,以市政府令的形式發布了《紹興市城市供水管理辦法》和《紹興市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管理辦法》。我市水資源供水、節水、地下水管理等規范性文件的完善,為依法管理城市供水、節水和城市地下水開發利用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二是嚴格執行節水“三同時”規定。為落實“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必須要求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規定,紹興市政府專門出臺了加強建設項目節約用水設施建設管理的政策文件,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在設計方案審查和竣工驗收中增加了節水設施審查和竣工驗收程序,從源頭上控制了耗水設施的使用,把節水設施設備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落到了實處。
三是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產業政策。按照國家經貿委頒布的《限制高耗水項目目錄及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藝和高耗水設備目錄》的有關規定,紹興有關管理部門結合產業結構調整,通過限制高耗水項目,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藝和高耗水設備,積極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一些單位主動與科研部門聯手,通過科技攻關,加快節水技術和節水設備、器具以及污水處理設備的研究應用,保持紹興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工業生產取水量單耗處于較好的水平。2003年紹興市印染行業萬米取水指標為162.03立方米(浙江省定額標準為149—416),重復利用率54.87%;化纖行業萬米取水指標為64.03立方米,熱電行業吉焦取水指標為0.40立方米,均低于省定額標準。
四是建立和完善節水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嚴禁高耗水衛生器具進入市場流通領域,嚴禁銷售和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老式水箱、便器。市創建辦組織有關部門對衛生潔具經銷市場進行了大規模普查和清理,目前市場中淘汰的衛生潔具已絕跡;同時對使用便器水箱的6萬多戶居民和3千多個單位進行普查、更新和改造。幾年來,全市共計更換了11000余套淘汰的衛生潔具,據測算,年均減少漏水量約5萬m3。
五、實行用水定額管理,推進企業節水降耗
一是加強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我市在1986年就實行計劃用水管理,每季分月下達計劃用水指標,實行超計劃用水加價收費政策。1989年,制訂了《紹興市計劃用水指標核定考核規則》和《紹興市生活用水試行定額標準》,使核定用水指標有規可循,考核原則有據可依。2002年以來,節水管理部門按照《紹興市主要工業產品用水定額》和《紹興市城市生活用水和公共用水定額》的要求,按時對計劃用水單位下達用水指標,實行季度定額考核。
二是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的創建活動。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的開展,使企業節約用水的主動性不斷增強。為此我們組織開展了節水型企業(單位)的創建活動,促進用水單位更加注重落實各項管理措施,轉變用水習慣和觀念,加強內部的節約用水管理,認真開展水平衡測試工作,積極推廣清潔生產,切實降低用水單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到2004年有14家企業(單位)開展了節水型企業(單位)的創建活動,并取得顯著成效。
三是積極推進節水設施建設、節水技改和節水科研。1998年來,工業企業用于節水設施建設和節水技改累計落實資金5700多萬元,形成日節水能力9.6萬立方米,如浙江震元制藥有限公司是我市用水量較大的單位之一,最大月取水量曾達到26萬立方米,該公司陸續投資近千萬元進行節水設施建設和節水技改,對冷卻水進行了循環使用,水的重復利用率高達94.48%,年節水量達1000多萬立方米;浙江新建紡織有限公司投資100多萬元,采用逆流漂洗技術對工藝水進行回用,使工藝水回用率提高了25%。同時不少企業十分重視節水科研,有力地推動了工業企業的節水技改和城市節水工作的開展。如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節水科研,采用米制酒精糟水和浸米漿水作投料水使用的工藝技術,使糟水和米漿水回收利用率分別達到70%和100%。
六、加快形成合理的水價機制,促進節約用水
一是逐步提高供水價格。水是一種特殊的緊缺商品,國務院《關于推進水價改革促進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價格杠桿在水資源配置、水需求調節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作用。近年來,紹興從實際出發從多方面積極探索建立和改革水的價格體系,出臺了《紹興市供用水價格管理辦法》,先后進行了多次自來水調價,并簡化了水的類別。與此同時加大污水處理費和水資源費的征收力度,不斷增強用水單位和個人的自我約束力。目前,河網自備水取費標準0.1元/立方米;自來水居民生活用水價格1.6 元/立方米,非經營性用水價格2元/立方米,經營性用水價格1.85元/立方米,特種行業用水3元/立方米;污水處理費居民生活0.5元/立方米,食品、釀造行業1.6元/立方米,印染、皮革、化工、制藥、電鍍行業為2.2元/立方米,對COD高于1000mg/L的,再提高收費標準。通過價格杠桿,全社會形成了節水的共識。
二是做好實行階梯式水價準備工作。市區1992年就率先在新建住宅中推廣一戶一表制安裝工作,2002年市政府又出臺了對老住宅居民用水一戶一表制的改造政策,改造工作全面展開。至目前,一戶一表率已達到90%以上,為今后實行抄表到戶,推行階梯式水價創造了條件。目前,紹興在推進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制度準備工作方面已走在全省前列。
三是加強超計劃加價管理。1985年我市設立節水管理機構后就對非居民用水實行超計劃用水加價收費制度,定期下達計劃用水指標,對超計劃用水單位嚴格進行考核,收取超計劃加價水費。1989年開始對生活用水單位實行定額考核,對工業用水單位實行產品單耗和萬元產值取水量考核。2001年,我市結合工業企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的實際,對工業用水實行用水定額區間考核,即:超過上限定額值的為超計劃用水,收取超計劃用水加價水費;低于下限定額值的為節約用水,作為評定節水先進的依據。
以上是我市幾年來開展節水工作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初步成效,但還存在如城市供水管網漏失率有待進一步降低;城市污水處理回用和污泥資源化利用工作還要不斷深化;計劃用水管理方式要進一步規范;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機制需加快建立等問題。下階段我們將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抓宣傳,進一步強化全社會節水意識。要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的節水宣傳,使領導干部能夠認識到節水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重視節水,并自覺組織開展節水工作;加強對用水大戶的節水宣傳,使其能夠自覺地投入資金開展節水工作,減少全社會的用水總量;要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加大節水宣傳教育,讓全社會普遍認識到節水需要從自身做起,從而進一步營造一個良好的節水輿論氛圍。
第二,抓轉型,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從經濟發展的宏觀層面上加快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步伐,研究探索循環經濟發展的新路子,延長產業鏈,實行資源的重復利用,減少廢水廢物排放,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工業、服務業和節水型生態農業。
第三,抓難點,進一步克服節水工作的薄弱環節。要推廣使用中水,為城市節約大量清潔優質水。要在人口比較集中的生活小區安裝中水處理使用設備,綠化、觀賞用水逐步使用中水。污水處理廠要就近向工業企業、洗車場、公園集中供給中水。要加強供水管網改造步伐,減少漏失。要加大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方案的對策研究和處理實踐,力爭在2007年前實現污水處理廠污泥的資源化利用。
第四,抓重點,進一步加快水價體制的改革。力爭在2005年前后實施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制度,加強對非居民用水的超計劃加價管理。通過水價的改革和價格、成本杠桿的作用強化企業節約用水的自我約束,提高市民的節水意識,充分調動用水單位利用中水的積極性,促進城市的節水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