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協 | 協會機構 | 協會動態 | 水業新聞 | 熱點專題 | 行業手冊 | 招標信息 | 會展信息 | 學術論壇
企業之窗 | 求職招聘 | 行業論文 | 行業專家 | 書籍下載 | 工程范例 | 行業分析 | 下載專區 | 會員專區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

   
     協會簡介
     協會章程
     協會制度
     組織機構
     第一屆理事會
     主要領導
     省級協會
     協會會員
     聯系方式
    水協機構           更多
 秘書處
 科學技術委員會
 供水專業委員會
 排水專業委員會
 節約用水工作委員會
 設備材料工作委員會
 編輯出版工作委員會
 企業文化工作委員會
    協會會員            更多
北京市城鎮供水協會
遼寧省城鎮供水協會
天津市供水管理處
天津市城鎮供水協會
河北省城鎮供水協會
太原市自來水公司
呼和浩特市自來水公司
包頭市供水總公司
    地方水協            更多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天津市水協
  上海市供水行業協會
  內蒙古水協
  山西省城鎮供水協會
  黑龍江水協
  吉林省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江蘇省城鎮供水協會
青島市創建節水型城市活動總結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發布時間: 2007-06-22  【進入論壇】

青島市創建節水型城市活動總結

 

近年來,我市堅持開源節流并重、資源合理配置的方針,積極開展節水型城市、節水型企業(單位)、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活動,推動節水型經濟的發展,提高全社會節約用水意識和城市合理用水水平。通過有效地開發、利用與保護水資源,積極推廣和規范再生水及海水的利用,進一步完善科學用水體系和節約用水管理體系,以調整產業結構、強化行業管理、加強節水科研和技術改造、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等作為工作的突破口,建立和完善了以行政指導、經濟制約、法律規范、科技挖潛等多手段相結合的節水管理模式。不僅有效地控制了用水量的增長速度,保證了城市安全供水,還使用水結構得到了有效調整,各項用水指標日趨合理,節水的科技含量逐年提高。據統計,2005年,我市市區(七區,下同)平均日供水量為76.07萬立方米,同比增長6.65%;萬元國內生產總值取水量為16.66立方米,同比降低20.83%;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為13.86立方米,同比降低13.6%;市區年均節水量達到4780萬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一直保持在85%左右。

一、加強對節水工作的領導和節水宣傳工作,不斷強化全民節水意識

(一)領導重視,網絡健全,對城市節水工作常抓不懈

我市淡水資源匱乏,城市曾發生過數次供水危機,因此,節約用水被我市領導視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措施,多年來常抓不懈。遠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市就成立了市政府直轄的節約用水領導小組,組建了專門的工作機構(節水辦公室)。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街道辦事處和駐青部隊也都有節水組織,一般由主要領導參與,形成了市、區、街道、居委會、市、局(公司)、企業和企業內部的廠、車間、班組的節水管理網絡,還有不少義務管水員,協助街道和專業節水隊伍搞好節水工作,從而形成了專業人員、群眾協管相結合的節水群體。雖然我市自1989年“引黃濟青”工程通水后沒再出現供水緊張問題,但我市一直保留了市政府直轄的節約用水領導小組,仍由一名副市長和一名副秘書長分管日常的節水工作。領導小組經常召集有關會議研究協調供、節水工作中的問題,使我市的節水工作不論在什么情況下一直都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中樞。近年來雖然各級機構和單位進行了大幅度的機構改革,但我們始終要求他們保留并完善節水管理機構,保證節水管理人員到位,從而保證了兩個“節水三級網絡”的健全和正常運行,使各項節水政策、措施、信息能夠上通下達,令行禁止。

(二)加強對節水型城市創建和復查工作的領導,保證各項考核指標的落實

根據建設部、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印發節水型城市目標導則的通知》要求,19985月青島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青島市創建節水型城市領導小組,編制印發了《青島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實施方案》,明確了全市創城的工作任務、指標及責任分工,提出了市區(七區)2000年創建成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五個縣級市2005年以前達到省級節水型城市的目標。為此,我們對照《節水型城市目標導則》和《節水型城市目標考核標準》,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責任分工表和工作進程表,對每一項考核內容都明確了責任人和工作要求,確保驗收考核資料詳細、完整、準確。通過認真組織,積極協調,強化管理,2001年我們完成了全市創建節水型城市所有統計資料的匯總分析和總結自評工作,按正式歸檔立卷要求,整理出基礎資料檔案140余卷。20016月我市通過了省級專家組對我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工作的檢查驗收,20024月通過了國家級節水型城市考核驗收,成為全國首批10個節水型城市之一。

為了繼續做好我市的節水型城市創建和復查工作,2006年市政府又對青島市創建節水型城市領導小組進行了重新調整和加強,補充了部分委、局、區的分管領導進入領導小組,并根據新出臺的《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和我市節水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下發了《青島市節水型城市復查工作實施方案》召開了節水型城市復查工作會議,對復查工作進行了積極動員和部署。在市政府統一組織領導下,各部門按照工作分工,依據《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進行了認真自查。通過自查,基本摸清了我市節水型城市各項考核指標的現狀情況,找出了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為我市進一步加強城市節水管理工作打好了基礎,確保了復查工作的順利完成。

(三)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水宣傳活動,不斷強化廣大市民的節水意識

鑒于我市淡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對節水宣傳工作非常重視,多年來一直把節水教育和宣傳當作一項常規性工作來安排、部署和檢查。每年的節水宣傳周、世界水日都要精心組織,形成各具特色的群眾性節水宣傳高潮。平時則利用各種會議、采用多種形式宣傳節水,不斷強化和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節水意識。近年來我市在節水宣傳過程中主要開展了以下內容:市政府每年召開一次節水工作會議,總結和部署全市的節水工作;印發節水宣傳材料,在全市各公共用水點張貼、懸掛節水警示牌、宣傳畫;通過新聞媒體做節水專題報道,宣傳好典型、警示浪費用水現象;組織開展節水專題講座和節水成就展覽;在中小學生中開展節水征文競賽、百米節水畫卷活動;組織創作了節水歌曲《珍惜水吧》、電視專題片《青島人的節水意識》、《渴的青島》、《節水,從你我做起》、海水專題片《蔚藍色的歌》;與《青島晚報》等新聞媒體聯合開展了家庭節水高招征集活動、節水知識競賽和節水燈謎競猜活動,等等。近年來,我市的節水宣傳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結合我市水資源匱乏的客觀形勢,進行節水重要性、緊迫性的教育,提高認識;二是注意針對不同供水形勢下的節水動態及時做宣傳教育,統一思想;三是放眼長遠,從資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加強污水再生利用的宣傳教育。通過長期的節水宣傳活動,收到了潛移默化的效果,廣大市民都能把節約用水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僅自己注意節水,堅持一水多用,而且還自覺地進行節水監督,發現有浪費用水、違章用水現象,能進行制止或打電話報告有關部門采取措施。2005年我市的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僅為99/日。

二、抓好法規、標準、規劃的編制工作,規范城市用水行為

(一)完善城市供節水法規體系,實行依法管水

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市先后頒發實施了《青島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青島市城市供水條例》、《青島市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青島市水資源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青島市水環境監測管理辦法》、《青島市二次供水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后,為進一步完善城市供水節水法規體系,適應新形勢下城市供水節水管理要求,20031215日青島市人民政府以第163號令公布了《青島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辦法》,自200421日起實施。2004730日經山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公布了《青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若干規定》,自2004101日起實施。另外,經過考察調研,我市還組織起草了《青島市海水利用管理辦法》,報市政府審議。通過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的公布實施,我市在城市供水、節水、水資源管理、替代水利用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法規體系,使我市的用水管理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的法制化管理軌道。

(二)制訂地方標準,提高服務質量和監管水平

為進一步規范城市供水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城市公共供水的服務質量,維護用戶的切身利益,確保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穩步提高,2002年我們組織起草了《城市供水服務質量要求》,對城市供水水質、供水壓力、供水業務審批、供水工程設計施工驗收、供水設施維修搶修、查表收費和工作人員等涉及到對外服務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服務質量要求,并對大部分指標進行了量化。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021130日以青質技監[2002]177號文發布了該標準(標準編號為DB3702/T023-2002),200311日起正式實施。

為加強對二次供水行業的管理,切實做好“三同時”工作,保證工程建設質量,2003年我們組織起草了《城市二次供水設施驗收規范》,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031224日發布了該標準(標準編號為DB3702/T033-2003),200421日起正式實施。

由于我國目前尚未出臺再生水工程驗收標準,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再生水工程設施建設的管理,保證再生水工程設施的工藝先進及運行安全,提高再生水工程設施的建設質量,我們又編制了《城市再生水工程設施驗收規范》,由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061218日發布實施(標準編號為DB3702/T091-2006),

以上標準的編制和實施,將使我市的城市供水、用水、節水和再生水工程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規范,使科學合理用水和節約用水的措施得以從工程建設的源頭就開始抓起,既適應了市場化發展的要求,又提高了政府部門對利用工程措施開展節水工作的監管水平,保證了城市安全優質高效用水。

(三)編制城市供水、節水、替代水專業規劃,加強宏觀管理,大力發展節水型經濟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我市編制實施了《青島市水資源規劃》、《青島市城市水環境影響評價與保護規劃》、《青島市地表水功能區劃》、《青島市城市供水“十五”計劃及15年規劃》、《青島市城市節水“十五”計劃及15年規劃》等等。為提高城市節水的技術管理水平,根據國家和我市用水發展現狀要求,2003年我市完成了《青島市城市節水2010年技術進步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2003年青島市政府組織市規劃局等相關單位編制完成并發布實施了《青島市中水利用規劃(2001-2020)》,分別對我市的再生水利用、海水利用、雨水利用工作做出了近期和遠期規劃。2005年我市又編制了《青島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規劃》,通過調查摸清了各區(市)水資源及海水利用現狀,分析了全市城市及沿海組團、園區需水量,找出缺口,規劃了海水淡化規模及供水區域。該規劃現已由市政府發布實施。

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我市加快了用高新技術改造輕工、化工、機械、紡織、冶金等傳統產業的步伐,重點調整了造紙、印染、釀酒、制革等行業的產品和工藝結構,整頓和關閉了技術落后、浪費資源、水污染嚴重的企業,嚴格控制高耗水項目和企業在青島落戶,從而實現了我市產業結構由傳統型向節水經濟型的大轉軌,有效的控制了用水量的增長速度。另外,通過編制和實施替代水源利用規劃,使我市的再生水利用、海水利用以及雨水利用工作有了一個明確的總體目標和實施步驟,為解決我市淡水資源短缺問題打好了基礎。

三、調整城市用水價格,以經濟杠桿促進節水治污

《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城市在加強城市水源和供水工程建設,加大節水力度的基礎上,加快城市水價改革步伐,盡快理順供水價格,逐步建立激勵節約用水的科學、完善的水價機制。為落實《通知》要求,我市近年來對水資源費、自來水價格、城市污水處理費以及再生水價格等進行了積極探討,經過廣泛調查、測算和聽證,200561日,我市對以上價格進行了調整。具體情況如下:

(一)水資源費:地表水水資源費由每立方米0.05元調整為0.35元,地下水水資源費由每立方米0.15元(在海水入侵區和地下水漏斗區提取地下水每米0.20元、地熱水每立方米0.40元、礦泉水每立方米0.50元)調整為0.80元。引黃濟青工程黃河水暫不征收水資源費。

(二)自來水價格:居民生活用水價格由每立方米1.30元調整為1.80元;基建用水價格由每立方米2.60元調整為3.80元;船舶用水價格由每立方米3.00元調整為5.00元;旅館、飯店用水仍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其中基數內用水價格由每立方米1.80元調整為2.10元,基數外一檔用水價格由2.30元調整為2.60元,基數外二檔用水價格由2.90元調整為3.20元;其他單位用水仍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其中基數內用水價格由每立方米1.35元調整為2.20元,基數外一檔用水價格由1.80元調整為2.70元,基數外二檔用水價格由2.30元調整為3.30元;洗浴、洗車業用水實行單一計量水價,其中,大眾(普通)浴池用水價格確定為每立方米2.60元,其他浴池和洗車用水價格為每立方米5.30元。

(三)污水處理費:居民生活用水的污水處理費由每立方米0.30元調整為0.70元;旅館、飯店、基建用水的污水處理費為每立方米0.90元(其中排水戶排放的污水水質不符合排入城市排水設施水質標準的每立方米1.00元);其他單位用水的污水處理費為每立方米0.80元(其中排水戶排放的污水水質不符合排入城市排水設施水質標準的每立方米0.90元);洗浴、洗車業用水的污水處理費為每立方米0.90元(其中排水戶排放的污水水質不符合排入城市排水設施水質標準的每立方米1.00元)。

()再生水價格:2003725日青島市物價局批復執行了城市再生水價格,確定再生水的銷售價格為1.0/立方米。

以上價格的調整和實施,使我市的城市用水價格體系日趨合理,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供水企業和污水處理企業的虧損,積極推動再生水利用,為促進城市供水節水事業的深入發展打好了基礎。

四、強化城市節水基礎管理,提高節水的科技含量

(一)強化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不斷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我市從1970年開始對用水量大的工業企業實施了用水量化管理,即對日用水100立方米以上的工業企業下達用水計劃,并建立了“各區主要工廠企業用水量統計”、“實銷水量按行業分類分析”等臺帳,由于這項工作開展的早,抓住了重點,嘗到了甜頭,在及時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于八十年代初,有目的、有步驟地把全市所有用水單位全部納入計劃管理范疇,對居民生活用水也設定用水標準,實施入戶抄表考核,取消了包費制,逐步使全市計劃用水率達到98%以上。在計劃用水管理中,我市實行了“日計劃、月考核”的基本制度,即用水計劃按日下達,月底累計考核,用水計劃下達程序采用按隸屬關系層層下達的方式,最終分解到車間、班組、機臺,指標責任落實到人頭。同時,建立健全了各類用水統計報表、計劃考核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完善順暢的計劃用水管理體系和保障措施。

為逐步削減用水計劃編制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增強其科學性,我市自八十年代中期,即開始了定額用水管理的探索、實踐,曾先后兩次對全市777個單位的用水情況進行了調查,其中對工業企業310個單位454種產品和467個生活單位的11類用水項目進行測算和修訂,并本著“先進、合理、實用”的原則,于1987年在青島堿廠、橡膠二廠、卷煙廠、國棉一廠等四個企業進行了定額用水管理試點工作。此后,我們在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對生活用水單位全面實行了按定額測算用水指標,1999年又利用統計方法對208種主要工業產品用水定額重新進行修訂,與此同時,我們還開始了動態用水定額的編制研究工作。

(二)加強城市供水、節水統計分析工作

1998年,我市按照《節水型城市目標導則》的要求,對全市的節水統計指標體系進行了重新修訂,由市統計局統一核發了統計報表編號,并將節水統計納入全市國民經濟統計指標體系。2002年以來,我們又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城市供水、節水統計分析報表體系,利用自來水公司傳報的用戶用水量資料,將全市用水劃分為8個大類,根據統計部門確定的行業類別,將工業用水劃分為13個中類、40個小類,將大生活用水劃分為11個小類,并根據以上行業分類將全市27余萬用水戶的資料輸入微機建立數據庫。利用數據庫資料,每月制作一份《全市供水情況統計分析圖表》、《全市各行業用水統計分析圖表》,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制作一份《全市各行業用水與前二年同比分析圖表》,對當前用水情況與住年同期進行比較,以便于用水現狀的分析比較,及時發現問題和制定相應措施。

另外,還研制了“梯級無紙節水統計報表軟件”,該軟件主要用來完成各用水單位、各主管部門、各行業和全市用水節水情況報表的上報及統計匯總工作,實現報表與統計一體化,同時提供分類查詢功能,使用方便快捷。目前已在全市100余家大的用水單位安裝了該軟件,實現了無紙化統計,不僅大大減少了工作量,還縮短了統計時間,提高了統計的準確性。

(三)組織開展了地下供水管網普查和更換工作

為加快城市供水管道的檢漏、更新和技術改造步伐,降低管網漏失率,2002年以來我市供水企業對供水管網進行了全面普查,建立起了完備的供水管網技術檔案,制定了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對運行使用年限超過50年以上的供水管網的改造,市政府已批復74公里,建成投資1.69億元。其中2004年和2005年市財力已投資6000萬元對使用50年以上的16條道路的輸配水管道進行了更新改造。

企業單位廠區地下供水管網老化失修、水量漏失,是用水中最大的浪費隱患之一。2001年,青島市經委等八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通知》(青經節[2001]485號),把工業企業廠區地下供水管網的普查列入工作目標,2002年市城市節水管理部門編制了《青島市工業企業廠區地下供水管網普查實施方案》,又會同市經委聯合下發了青經節[2002]184號文件,第一批將48個企業納入普查范圍。2003年青島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又以青節水[2003]6號文公布了第二批必須進行廠區地下管網普查的用水企業名單,繼續組織用水企業進行廠區地下管網普查工作。幾年來,共組織70余家單位進行了管網普查工作,全部完成了普查任務,繪制了廠區管網圖,對漏水點和老化的管道進行了維修和更換。

(四)積極推廣節水型用水器具

在節水型用水器具的推廣應用方面,我市認真貫徹建設部17號令和《青島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強制淘汰螺旋升降式鑄鐵水嘴,推廣使用陶瓷片密封水嘴,強制淘汰一次性沖水9升以上的坐便器,推廣使用一次性沖水6升以下的坐便器。主要采取了三項措施,一是制定規章制度,把衛生潔具的使用納入節水管理范疇;二是進行調查摸底,加大更新改造力度,對不合格用水器具限期要求整改;三是抓好日常管理監督檢查,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推廣國家推薦的優質產品,杜絕劣質衛生器具的安裝使用。我市于2005年全部完成了已制定的節水器具改造計劃,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全市共推廣應用節水型衛生潔具10萬余套。經現場抽查,目前我市公共場所的節水型衛生器具普及率已達到100%,新建居民住宅的節水型衛生器具普及率達到100%,重新更換用水器具的居民住宅使用節水型衛生器具的達到100%。

(五)狠抓企業水平衡測試和節水技術改造工作,深挖節水潛力

水平衡測試是搞清企業用水來龍去脈,挖掘節水潛力,找出了合理用水、科學管水方式的重要依據。自1986年我市率先在化工系統開展了水平衡測試工作之后,我市已經組織全市用水單位進行了五輪水平衡測試工作,先后組織了1000余家單位進行了測試,提出合理化建議和節水整改措施3000余項,措施落實后形成年節水能力達到5000余萬立方米。另外,近年來我市每年都要組織用水單位進行一些節水技術改造項目。通過發表調查,確定每年的節水技術改造項目計劃,并定期進行指導和督查落實,項目完成后須進行驗收,從而保證了計劃的落實和節水技術改造項目的質量。2002年至2005年,我市共組織企業單位完成了61項節水技改項目,共計投資4724萬元,實現節水量達12000余立方米/日。如,青島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投資100萬元,新建兩座回收水池,對生產過程的工藝水進行回收利用,日可節水380立方米。青島啤酒一廠投資10萬元,對殺菌機出水系統進行改造,達到重復利用,日可節水90立方米。

(六)加大節水科研力度,開發城市節水的新途徑

為充分利用海水資源,擴大海水利用范圍和利用量,近年來,我市投入大量資金,加強了在海水利用方面的研究。聯合青島建工學院完成了市科技局立項的雙星熱力廠海水沖廁科技項目,進行了中試研究,建立了示范工程基地,通過了專家驗收。聯合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承擔的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攻關課題 “大生活用海水示范工程技術研究”項目,已經完成了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建議書;完成了20萬平方米示范工程的選址工作;完成了大生活用海水示范工程的政策法規研究;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的階段性驗收。2004年以來,我市又開展了雨水利用研究,與德國及國內有關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目前我市正在編制雨水利用規劃,青島市建委2006年還批準和實施了雨水利用示范工程技術研究方案。

五、積極組織開展節水型城市、節水型企業(單位)、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活動

(一)組織縣級市開展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

2002年我市創建成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后,根據《青島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實施方案》中“20055個縣級市達到省級節水型城市標準”的要求,我市又積極組織五個縣級市開展了節水型城市創建活動。2003年平度市通過了山東省建設廳和山東省經貿委組織的專家考核,成為全省8個省級節水型城市之一。2006年膠州市和膠南市也順利通過了山東省建設廳和山東省經貿委組織的專家考核驗收。目前,即墨市和萊西市已通過了市級驗收,正在申報省級驗收。

(二)組織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創建活動

節水型企業(單位)是支撐節水型城市的基礎。多年來,城市節水管理部門一直把節水型企業(單位)創建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目標。每年年初都要下發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活動的正式文件,認真組織相關單位進行節水型企業(單位)創建工作,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指導等形式,提高企業節水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完善企業的節水管理制度,健全企業的用水節水統計臺帳,提高企業的節水管理水平,根據《節水型企業(單位)目標導則》的要求進行嚴格考核驗收。到目前為止,我市先后組織創建了81家節水型企業(單位),其中有42家單位(七區34家)通過了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驗收,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覆蓋率已達到33%。

(三)組織開展了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活動

2002年,我市編制了《青島市節水型居民小區標準》、考核表和統計臺帳等,城市節水管理部門與青島市物業管理辦公室聯合以青節水[2002]8號下發了《關于開展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區市節水辦、物業管理公司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活動。同時選定了華青、銀都花園兩個居民小區作為當年創建工作的試點,重點培育,以便總結經驗進行推廣。到目前為止,我市已經組織創建了6個節水型居民小區。

六、建設與管理并舉,努力推廣利用再生水,實施污水資源化

(一)加大財政投入,積極推動市政再生水工程設施建設

為解決城市淡水資源不足問題,青島市委市政府對再生水利用工作一直十分重視,分別于2001年和2003年將城市再生水回用項目確定為市政府要辦的十二件實事之一。目前我市已建成兩個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即海泊河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和團島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

海泊河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于1998年經市發改委批準,列入青島市1998年固定資產投資計劃。該項目處理規模4萬立方米/日,直接利用污水廠二級處理出水進行深度處理。海泊河再生水回用工程預算總投資約10407萬元,其中再生水車間投資2900萬元,管網工程投資約7507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6551萬元,其中管網投資3651萬元,敷設管網19公里。

團島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于2002年底完成了處理能力為1000立方米/日的再生水工程建設工作,2003年正式投入運行。工程包括廠內100立方米吸水池、空氣清洗連續流微濾裝置(MAR)、供水水泵、加氯消毒設備、4.7公里供水管道以及設置19處灑水拴和兩座大型加水站。2006年完成了處理能力為5000立方米/日的再生水車間的建設工作,目前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工作。團島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項目目前已完成建設投資3095萬元,其中2002年完成投資543萬元,2003年完成投資125萬元,2004年完成投資154萬元,2005年完成投資2273萬元。

(二)單體再生水工程蓬勃發展,節水效果明顯

目前,我市的許多企事業單位已經建設了污水處理工程或單體再生水處理回用工程,許多單位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已由原來的“污水處理、達標排放”轉變為以水質再生處理為核心的“水的循環再生利用”,不僅解決了污水治理問題,還節約了優質淡水的用量,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如: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將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分別建設了再生水處理回用工程,工業廢水采用反滲透工藝,設計處理能力為150t/h,回收水系統為100t/h,將生產廢水集中,經過化學處理過濾后達到自來水的標準,作為原水使用;生活污水處理系統設計處理能力為25t/h,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濾池技術處理工藝(SBAF生物處理),處理后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廁所沖洗、綠化和工業冷卻等。這兩項再生水處理回用工程的節水效益達到30余萬噸/年,節約水費支出100多萬元。青島流亭國際機場2003年投資550萬元人民幣建設了再生水處理回用工程,采用一體式MBRA/O脫氮結合工藝,近期處理能力為1000 m3/d,目前每日可生產再生水700噸,出水水質完全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全部得到了回用,主要用于機場及其周邊地區綠化、洗車、消防、景觀等,獲得了明顯的社會及經濟效益。另外,我市市區還有40余家單位(或居民小區)已經建設了單體再生水工程,大多采用物化處理法和生化處理法,主要用于工業生產、除塵、綠化、景觀、洗車和沖廁等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我市市內四區再生水工程的處理回用量已達到2萬立方米/日。

(三)依法加強對再生水利用工作的管理,積極推動污水資源化

20031215日青島市人民政府以第163號政府令公布了《青島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辦法》,自200421日起施行。該辦法的發布實施,為我市依法加強再生水利用管理和規范化開展再生水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礎!掇k法》頒布實施后,城市節水管理部門通過報刊、電視等媒體對再生水利用工作進行了廣泛宣傳,向全市用水單位下發了《青島市建設委員會、青島市城市管理局關于認真貫徹實施〈青島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辦法〉的通知》,對再生水工程設施建設和再生水利用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2005年,組織召開了再生水利用管理現場會,邀請專家做了專題講座,組織再生水利用管理先進單位做了典型發言,各新聞媒體對再生水利用管理先進單位進行了宣傳報道,為再生水利用工作的深入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2006年,為了進一步落實再生水工程建設“三同時”工作,青島市市政公用局下發了《關于加強城市再生水工程設施設計、施工、驗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并編制了《城市再生水工程設施驗收規范》,明確和規范了再生水工程設施建設的審批程序。此外,我市還逐步規范和強化了對再生水的日常監管工作。對市區再生水使用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建立管理臺帳;編制了再生水工程管理軟件系統,對再生水利用工程和再生水設備供應商進行了登記和數據庫管理;加強對再生水水質的監管,定期進行水質抽檢,確保再生水水質達標。

通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的再生水利用工作取得了較快發展,呈現出單體再生水和市政再生水雙管齊下、規模利用的局面。青島海泊河再生水回用工程以及青島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一汽解放青島汽車廠、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等五家單位的再生水回用工程分別被山東省建設廳授予了“山東省城市再生水利用示范項目”稱號;青島東方海華水處理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青島綠島環保開發有限公司被山東省城鎮供水協會命名為“山東省城市中水工程十佳企業”。

七、抓好科研與示范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工作

(一)海水直接利用量居全國前列

我市利用海水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利用范圍已擴展到電力、化工、紡織、煤制氣、食品、機械等行業,用途已從單純用作工業冷卻水發展到作生產中的溶劑、還原劑、水淬、洗滌、化鹽和除塵、沖灰、沖渣、沖廁、衛生等方面。2002年至2005年,我市海水利用總量達到30立方米。海水已成為我市城市供水的重要替代水源,對保證城市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另外,我市還積極探討和推廣了海水源熱泵技術。即把海水作為一個大的中央空調,利用海水與外界的溫差,為建筑提供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既節能,又環保無污染,同時節約了大量的空調用水。目前華電青島發電公司建成了6000平方米制冷供熱面積的海水源空調,青島奧帆賽場館新聞中心建設了9000平方米制冷供熱面積的海水源空調。此外,服務面積達90萬平方米的制冷供熱海水源空調項目正在建設之中。

(二)海水淡化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年來,我市對海水淡化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許多專家正在積極呼吁將青島建成全國海水淡化示范基地。目前,我市海水淡化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方面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已經建成運行的海水淡化項目有:(1)黃島發電廠3000/日和60/日的海水淡化工程,采用低溫多效淡化蒸餾工藝,主要用于電廠內部鍋爐用水以及瓶裝飲用水;(2)平度新河鎮720/日的苦咸水淡化工程,采用膜處理淡化工藝,主要解決群眾生活用水及當地工業用水;(3)靈山島30/日海水淡化裝置,采用反滲透技術,主要解決該島居民生活用水。另外,黃島發電廠、青島發電廠、青島堿業集團等正準備建設新的海水淡化設施,進一步擴大海水淡化利用規模和范圍。與此同時,我市還涌現出了一批以華歐集團、科瑞特機電集團公司為代表的在海水淡化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企業。為實現海水淡化產業化的目標,我市編制了《青島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規劃》,現已由市政府發布實施,為我市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根據規劃,到2010年我市海水淡化能力將達到20萬立方米,海水淡化總產值達到60億元;到2015年,海水淡化能力達到40萬立方米,海水淡化總產值達到120億元。海水淡化主要用于工業用水和其他工藝用水,隨著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及淡化成本的降低,海水淡化將逐步應用于城市供水方面。

2005年以來,為落實夏耕市長關于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專題會議的指示,以及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精神,市發改委、市政公用局和市外經貿局進行了專題研究,提出了在市區建設10萬立方米/日海水淡化項目實施方案,并積極開展了前期工作。一是制定工作方案,與合作方簽訂協議。起草了10萬立方米/日海水淡化工作實施方案上報市政府,并制定了我市海水淡化的發展思路和近期工作計劃。與西班牙的BEFESA公司簽訂了《青島市日處理10萬噸海水淡化項目合作協議》。二是積極開展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為保證海水淡化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市就海水淡化項目建設地址、建設規模、服務范圍等方面進行初步研究,并結合西班牙方面提出的要求,制定了《海水淡化項目建議書》所需資料明細及計劃安排表,積極開展項目的前期工作。通過收集資料,對膠州灣東岸的主要用水企業的用水情況進行現場調查,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初步研究確定建設地址和建設規模,并組織編制完成了項目建議書。目前,我們正在深入收集有關資料,研究海水淡化項目建設及相關政策,為加快推進海水淡化項目的建設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總之,通過開展節水型城市創建活動,我市近年來的城市節水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果,節水基礎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市民的節水意識更加提高,各項節水指標更加合理。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對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節水工作的任務也越來越重。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節水科研和管理力度,努力挖掘節水潛力,積極建設節水型社會,為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承辦: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9164號-1 京ICP備12049164號-2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北附樓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05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導航 - 投稿 - 友情鏈接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