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總結
威海市節約用水辦公室
多年以來,威海市緊緊圍繞“建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生態化海濱城市”的城市發展總目標,立足環境優勢,突出濱海特色,努力建設融生態、人居和人文環境于一體的精品城市。威海市又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城市水源基本依靠客水,威海市水的問題一直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在節水工作方面,成績突出,節水效果明顯。在開展創建節水型城市活動前后,市委、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
2002年下半年,威海市政府發出了創建節水型城市的號召,2002年11月,威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了威政辦發[2002]76號《威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威海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實施方案>的通知》正式拉開了威海市創建節水型城市的序幕。
為了在市區開展好創建節水型城市活動,根據國家建設部、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聯合下發的《節水型城市目標導則》(建城[1996]593號)的有關規定,結合威海市的實際情況,威海市政府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提出了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目標,以國家關于節約用水、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有關方針政策為指導,堅持“開源節流并重,資源合理配置”的原則,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節水意識,更加有效地開發、利用和保護城市水資源,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標是2003年,威海市市區達到省級節水型城市標準,2004年達到國家級節水型城市標準。
創建節水型城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長王久廣任組長,由市建委、市計劃委、市經貿委、財政局、水利局、統計局、環保局、水務集團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節水型城市領導小組,負責創建活動的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創建方案指出: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建委,負責擬定具體的考核標準和辦法、定期對創建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等;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完成各自承擔的任務;要廣泛宣傳節水工作和創建節水型城市的重大意義,宣傳有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節約用水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宣傳科學用水和節水方法,在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光榮,浪費用水可恥”的良好風尚。各有關部門和各用水單位要根據管理考核內容、技術指標,對照檢查,抓緊落實。對已達標的項目要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對未達標的項目逐項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盡快組織實施。
各單位根據創建節水型城市實施方案和本單位職能,迅速展開節水工作整理、總結、整改大匯戰,一個全民參入,爭創節水型城市活動在全市掀起了高潮。
一是政府重視。威海市委、市政府歷來重視城市節水工作,并把創建節水型城市與城市節約用水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始終把城市供水、節水、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經常召開常委會議、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城市節水問題,通過評論制定發布了一系列城市節水規范性文件。
二是節水宣傳教育。以每年開展的“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活動為契機,集中人力、物力、時間,與新聞單位聯合開展大張旗鼓的宣傳活動,市五大班子領導帶頭走上街頭,宣傳節水法規。通過有關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向每一個單位和家庭散發節水宣傳資料,在企事業單位洗手間以及公廁、廣場和其他公共場所粘貼統一的節水標志,在街頭設立節水咨詢站,現場解答節水常識,現場示范節水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積極與教育部門取得聯系,將節水知識編入中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課程,使中小學生從小就養成節約用水的好意識、好習慣。在全市舉辦或指導舉辦各個層次的節水知識競賽,組織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參加,在社會上形成了濃厚的節水氛圍。
三是不斷提高節水管理人員的法規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節水辦每年都定期舉辦管理人員業務培訓班,結合我市城市節水和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實際選定培訓主題,聘請有關專家學者親自授課。結合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活動,對全市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專兼職節水管理人員進行了專門業務培訓。確立了“以管理為基礎,以服務為根本”的指導思想和“科學管理,優質服務”的工作方針,管理人員深入企事業單位調查研究,為廣大用戶解決疑難問題,受到企事業單位的歡迎。積極組織各大型企事業單位、街道辦事處成立節水機構,形成了市、區、街道、居委會、企業和企業內部車間、班組的立體管理體系,使全市的節水工作層層有人抓、處處有人管,確保了創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是實施水平衡測試制度。我市從1988年起在全市工業企業全面開展了水平衡測試工作,并形成了2-3年的定期循環測試制度,到目前,實施定期水平衡測試的單位已達到99家。企業通過定期的水平衡測試,及時掌握單位自身的用水情況,及時解決地下管道的跑、冒、滴、漏現象,有針對性地制定實施節水措施,制定用水定額,開展節水挖潛,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五、是嚴格實行計劃用水管理。我市每年都根據城市水資源情況和城市供水能力,編制年度用水計劃,經市政府同意后下達到各用水單位執行,用水的總量調控作用十分明顯。
六是依靠科學技術,全力推行節水新技術和設備改造。(一)是全力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器具。采用符合標準的陶瓷片密封水嘴和一次沖洗水量6升以下的坐便器。至2004年已推廣安裝節水新器具61889套(只)。(二)是大力推行節水技術改造。組織協調工業企業和餐飲業更換節水型鍋爐、冷卻閉路循環系統,熱電等工業企業的用水冷卻設備改為循環式冷卻,共組織改造大型節水設備82臺(套)。(三)是積極督促開展污水處理回用和中水設施建設。完成了第一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設施建設,日生產中水10000噸。同時,組織和督促完成了威海華能電廠、海景花園大酒店中水設施和哈工大新辦公樓污水處理回用設施等示范工程。
七是依法實施節水用水監察管理。(一)是依法管理城市規劃區內地下水資源。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取水的單位和個人實行嚴格的審批管理。按照上級部門的文件規定,制定實施了一整套地下水資源取水許可程序。并依法收繳和使用城市水資源費。城市水資源費的收繳是城市節水和水資源管理的重要職能,城市水資源費對于促進城市節水和水資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普查的基礎上,將應繳費單位登記造冊,逐一計算核定應交數額,落實專門人員和機構按月計收,確保把應繳的費用收上來。全部上交財政?顚S。(二)是依法加大節水監督檢查。經常性開展由節水、城建監察、工商、衛生等部門參加的聯合執法活動,對市區所有用自來水、地下水的洗車點進行了依法取締。不斷強化日常管理,實施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的巡查,嚴肅制止市政建設、建筑施工、園林綠化使用自來水、地下水的現象,引導他們采用塘壩水、溝渠水和污水處理廠生產的中水。
2003年7月底,威海市創建節水型城市領導小組針對各有關職能單位的職能分工,對各單位的創建情況進行了考核。決定由市建委、市統計局、市經貿委、市水利局(威海市節約用水管理辦公室)、市環保局、市水務集團、市政處(城區節水辦)抽調專業人員組成創建節水型城市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威海市市政建設公用事業管理處會議室。一個有20多人組成的創建節水型城市工作小組馬上成立,按照《節水型城市目標導則》和《節水型城市目標考核標準》把所有的資料進行整理和歸檔,根據《導則》和《標準》的要求對不完善的項目進行充分的補充,全體創城小組成員犧牲休息時間,不顧天氣炎熱和人體困乏,中午也不休息,本著實事求是,最大程度反映威海市城市節水工作的原則,共整理檔案166盒并按要求進行歸檔,同時,對全市節水設施的硬件進行檢查,查漏補缺,更進一步的完善了城市的節水設施。
2003年8月16日至17日,省建設廳同省經貿委組成節水型城市專家考核組,對威海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工作進行了考核?己私M聽取了威海市有關負責同志關于威海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工作情況的匯報,查閱了申報材料的原始資料,現場考察了威海華能電廠、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哈工大威海分校、海景花園大酒店等單位的節水工作,考核組一致認為,威海市重視城市節水工作,把城市節水工作作為保障城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一項重要舉措,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做了大量扎實細致的工作,城市節水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從工作上基本達到了省級節水型城市的要求。同時以下提出建議:一、繼續完善創建節水型城市匯報材料和原始資料的整理工作,按照《節水型城市目標導則》的要求,對申報材料和原始資料進一步進行全面、系統的補充,規范備查資料,以備國家級節水型城市的驗收。二、加強城市節水管理機構隊伍建設。三、強化對用水單位的計劃考核管理,完善城市節水報表體系,提高城市節水基礎管理水平。四、編制完善城市供水、節水、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等各項專業規劃,按規定程序報批。威海市通過了省級節水型城市考核專家級組的驗收。
2004年,威海市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小組繼續工作,對2003年各單位的資料進行整理歸檔,于2004年6月又一次集結,在市政處會議室進行了長達四個月的節水資料搜集、整理、歸檔工作,最后形成了244盒完整的威海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基礎資料。
2004年10月31日—11月1日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了以建設部原副部長丁振東為組長的國家“節水型城市”專家組對威海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工作進行了現場考核驗收,考核驗收組聽取了威海市政府負責同志關于威海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工作匯報,查閱了威海市創建節水型城市申報材料,對基礎資料進行了核實,現場考察了海景花園大酒店、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第一污水處理廠、華能電廠、三角輪胎廠、一熱電廠、第三污水處理廠7個單位的節水工作?己蓑炇諏<医M認為威海市節水的基礎管理和各項考核指標基本達到《節水型城市目標導則》的要求。
2005年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建城市[2005]21號文件命名威海市為第二批“節水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