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節水大合唱
構建山、水、城和諧的生態宜居城市
——泰安市第二十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活動總結
近年來,泰安市委、市政府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為目標,把城市節水工作作為經濟社會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推進水資源節約與產業結構調整,在全社會廣泛地開展節水、愛水活動,積極推動節水工作邁上新臺階。為進一步鞏固“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全面開展“中國人居環境獎”創建活動,泰安市根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轉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做好2011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活動要求,積極籌備,認真組織落實,于5月15日-21日開展了一系列的節水周宣傳活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精心組織
為切實抓好2011年第二十個“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活動,我市高度重視,科學安排,成立了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黨委書記、主任李際山為組長,副主任英玲,市公用事業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翟立安為副組長的宣傳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整個宣傳活動的組織領導工作。市城市計劃節約用水管理辦公室落實專人具體負責宣傳活動的計劃、安排、組織和實施。市政府結合實際,確定我市的宣傳主題為“鞏固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爭創中國人居環境獎”。市文明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市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積極參與,通過新聞媒體專題報道、走進社區、貼近校園、親近企業、青年志愿者宣傳服務、區縣節水宣傳等系列活動,大力開展節水宣傳,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公眾的節水意識,形成了人人節水、處處節水的良好社會氛圍,為下步創建“中國人居環境獎” 夯實了基礎。
二、廣泛發動,深入宣傳
為把節水周活動落到實處,達到最佳宣傳效果,同時使創建“中國人居環境獎”活動深入人心,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
1、隆重舉行泰安市第二十個“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暨創建“中國人居環境獎”志愿宣傳活動啟動儀式。5月15日,舉行了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市人大副主任滕先森、副市長宋魯、市政協副主席任賢德、市政府副秘書長董樹平及市直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儀式。來自泰城節水先進企業(單位)的負責人和先進個人代表,市住房和城鄉建委直屬各單位及直屬各單位團組織負責人、青年志愿者,泰安高校有關社團團員以及全市有關行業、部門工作人員,共計50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儀式上宣讀了2010年度城市節水工作先進企業(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通報;青年志愿者代表宣讀了“第二十個節水宣傳周暨創建中國人居環境獎”青年志愿者倡議書;舉行了“加強節水減排,爭創中國人居環境獎”倡議簽名活動;向市民發放了節水明白紙、粘貼畫等宣傳品,掀起了城市節水的新高潮。
2、開展全方位的集中宣傳。廣泛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及LED電子屏等傳播媒介進行集中宣傳,并在各大媒體開辟節水專欄,刊登節水稿件,進行全方位的輿論宣傳。充分發揮城市公共載體效能,根據出租車、公交車及候車亭廣告欄的流動性和遍布性特點,張貼宣傳標語,在大型廣告牌匾、高大建筑物、落地燈箱的醒目位置發布公益廣告,保證了節水宣傳的廣泛性。讓市民從多角度,多渠道了解節水宣傳活動、我市節水工作成就和“中國人居環境獎”創建工作。
3、精心設計節水及和諧人居展板,充分展示節水工作及宜居城市建設成果。展板內容豐富,從節水知識、節水工作、節水成就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改善、人居住房保障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通過在廣場、公園、社區等不同場合向社會公眾展示,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4、加強企業節水工作指導,促進企業節水工作交流。節水周期間,市節水辦積極為企業搭建交流平臺,邀請相關節水工作專家、教授進企業對水管理人員進行專業輔導和現場指導,組織企業技術人員現場觀摩交流學習,為用水各單位的節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5、多層面舉辦各類節水宣傳活動。在市教委、泰山區、岱岳區政府及有關社區街道辦事處,有關企業(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舉辦了節水進學校,節水進社區(單位)活動。在大專院校積極開展節水宣傳,共發放節水明白紙,張貼節水宣傳畫、節水標示千余張(幅),使在校學子關注重身邊的節水細節,積極促進節水型校區的創建工作;在社區、企業(單位),開展了發放節水宣傳信、倡議書、征集家庭節水“金點子”等活動,并通過電視臺等新聞媒體,把節水先進企業(單位)、社區、家庭的節水經驗加以宣傳推廣,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地影響。
6、縣、市、區聯動,全方位開展節水宣傳活動。為了把節水宣傳周作為推進節水工作的載體,全市各縣市區根據節水宣傳周活動安排,結合實際,分別制定了節水宣傳周活動工作計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節水宣傳活動。新泰市、肥城市組織設計了節水宣傳展板,設立了節水咨詢宣傳站點、裝飾宣傳車,在各主要街道、廠礦企業、學校、廣場向社會公眾展示,使節水宣傳通俗易懂,收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三、建立長效機制,強化節水管理
節水工作任重而道遠,為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我們將把節水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抓實抓好。下一步,圍繞鞏固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創建中國人居環境獎,打造國際旅游名城的總目標,建立長效節水管理機制,大力推動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
1、加強建設項目節水“三同時”管理,對用水單位用水計劃、節水目標、節水措施和節水管理制度實行“四到位”管理,在城區公共行業、工業企業等耗水行業大力推廣應用節水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加強定額管理,改造節水系統,提高用水效率;以開展水平衡測試為載體,挖掘節水潛力;以《節水型企業(單位)目標導則》為標準,積極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和節水型社區創建活動。
2、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為核心,強化規劃對城市節水工作的指導作用,在產業布局和城市發展中,充分考慮各類水源條件,轉變用水方式,優化用水結構,發展循環用水技術,減少廢污水排放;依法完善計劃用水管理,嚴格實行超計劃超定額用水加價收費制度。
3、科學規劃和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源,緩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加強污水再利用,在城市生態景觀、工業、城市綠化和市政環衛等方面擴大使用再生水。
4、堅持發揮科技的先導作用,選擇帶動力強、影響面大、見效快的科技節水項目示范,帶動城市節約用水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和用水效率整體提升。大力開展節水器具、產品的推廣和普及工作,對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引導居民及時更換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生活用水器具。
近年來,我市在城市節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城市節水潛力仍然巨大,節水工作任重道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把城市節水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推動城市節水工作向縱深開展,推動城市節水工作再上新臺階,積極開展中國人居環境獎創建工作,為把我市建設成獨具特色的山、水、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宜居城市,實現國際旅游名城的目標作出不懈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