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 規范城市節水管理
綿陽市節水辦
綿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員面積20249平方公里,總人口537萬,轄六縣一市,代管省政府科學城辦事處。市區建成區面積7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0萬,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國唯一科技城,先后被命名為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節水型社會示范城市。
綿陽水利資源相對豐富,境內河流52條,屬嘉陵江水系,涪江是其一級支流,從北向南貫穿全境。本地地表水資源量多年平均為117億立方米,境外流入水量多年平均為28.6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2220立方米,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多年來,綿陽城市節水工作在住建部、中國供水排水協會節水工作委員會和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經委的關心和指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促進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改善水環境、提升產業層次、規范城市節水管理為中心,堅持“節水優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把城市節水工作放在首位,成功創建了國家節水型城市,城市節水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領導重視、責任明確
健全了城市節水管理機構,保證了城市節水工作的開展。市城市節水辦設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城市節水工作的管理和指導以及綿陽市創建全國節水型城市工作。為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制定了《綿陽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實施方案》,對照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將城市節水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市級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確保了綿陽市節水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廣泛開展城市節水宣傳活動,牢固樹立節水意識
在節水宣傳中,針對綿陽與北方城市不同的特點,如何在一個豐水城市開展節水工作,對我們是一個挑戰。對此,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從轉變觀念入手,大力宣傳“節水是手段、減排才是目的”的節水理念,每年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水宣傳活動,協調新聞媒體單位,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環保和節水理念,努力營造“節約用水光榮”的良好風尚,大力表彰和宣傳節水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2009年6月20日,在我市“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中,還表彰了一批在創建工作中作出積極貢獻、工作突出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讓節水觀念深入人心,真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的自覺行為。
三、建立完善法規體系,依法開展城市節水工作
建立完善節水政策體系,近幾年先后制定出臺了《綿陽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辦法》、《綿陽市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管理辦法》、《綿陽市城市節水“三同時”管理辦法》、《綿陽市節水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等規范性文件,使節水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力地推動了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節水工作的開展,為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為減少水損,使供水水質更有保障,為用戶用水提供便利,消除過去供水總表結算收費方式帶來的種種弊端,使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的工作進一步深入,綿陽市加大總表供水模式改造力度,從2007年開始截至2010年底,綿陽市已完成戶表改造10萬戶。并在城區范圍內實行居民用水階梯式水價管理,治理了自來水跑、冒、滴、漏,防止了水資源的浪費。
四、典型引路,積極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活動
近幾年來,為把節水工作落到實處,我們堅持以企業(單位)和小區為重點,通過典型引路,抓節水細胞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出臺了《節水型賓館標準》、《節水型生活小區標準》、《節水型企業(單位)標準》。利用企業本身的技術力量和節水工作的技術指導進行創建活動。全市已有27個企業(單位)獲得四川省批準命名的節水型企業(單位)的稱號。節水型企業(單位)覆蓋率達31%,超過國家規定的15%的標準。2010年10月,在全國節水示范賓館(酒店)展評會議上,綿陽市三家酒店(賓館)分別獲得全國節水示范賓館(酒店)稱號和全國節水優秀賓館(酒店)稱號。
通過長期的努力工作,綿陽市城市節水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法律、經濟和科技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管理體系,城市節水工作在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有效的控制了用水量的增加。城市萬元地方生產總值取水量年降低率達6.5%,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年降低率達9.9%,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84.2%,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0.95%,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了國家指標; 2010年12月,綿陽市城市節水辦被中國水協節水委授予“2010年度全國城市節水先進集體”稱號,綿陽創建節水型城市先進經驗被編印成冊交流。同時,殷德輝、歐陽林、葉建宏三位同志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城市節水先進個人,綿陽市城市節水工作邁上了新的臺階。
隨著綿陽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對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在節水工作任務更加艱巨的形勢下,我們將一如既往的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方針政策,為實現我市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