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城市節水管理工作
促進杭州經濟可持續發展
杭州市節約用水辦公室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會,全國重點風景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城市節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經各用水單位和市節水辦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自2008年杭州市主城區全面恢復用水計劃管理以來,計劃用水單位已達1600余家,全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從2008年的85.42%提高到2010年的88.01%,非居民生活用水重復利用率從2008年的64.23%提高到2010年的64.91%,城市節水工作成效明顯,有力地促進了我市循環經濟和低碳城市建設,保持了我市“國家節水型城市”的榮譽稱號。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節水工作目標
為認真貫徹落實《杭州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以及對主城區非居民用水單位實施用水計劃管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和打造“低碳城市”的奮斗目標,加強對城市節水工作的領導。一是完善管理機構。根據2006年節水型城市省級復查中提出的整改要求,在市編委的支持下,經過調研,在杭州市公用事業監管中心增掛杭州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中心的牌子,與杭州市公用事業監管中心合署辦公,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模式。新增人員編制8名,內設節水機構從原來的一個科室增加到三個科室,定人、定崗、定責,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加強節水管理力量。二是明確工作目標。城市節水的用水計劃管理工作從取消到恢復工作難度很大,為積極推進我市城市節水管理工作,穩步推進非居民用水單位(企業)用水計劃管理,我們始終堅持城市節水管理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理清思路,明確目標。確立了“積極、慎重、分批、求實”的工作原則,穩步推進和擴大計劃用水單位;制定了“依法、規范、公開、服務”的工作標準。實行陽光權力,公開事務,接受社會監督;明確了“讓用戶滿意、讓領導放心”的工作目標。工作中,由于我們始終堅持積極、慎重、分批、求實的工作原則,依法行政,規范管理,公開事務,服務企業,不折不扣,扎扎實實的落實市政府的節水規章和政策,城市節水的用水計劃管理工作開展順利,2007年,杭州市公用事業監管中心被建設部授予“城市節水突出貢獻獎”集體榮譽稱號。
二、完善規章政策,科學節水計劃管理
城市節水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為使恢復后的用水計劃管理工作穩步推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依據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要求,科學計劃管理,堅持依法管水,依法節水,強化服務。一是規范審批程序,公開工作流程。制定并出臺《關于杭州市區超計劃超定額用水加價費征收管理辦法》,明確計劃核定、調整、考核及超計劃收費的條件和流程,并匯編成《杭州市城市節水服務手冊》公開發放,增加社會認同度和理解度,打好管理基礎。二是科學核定計劃,保障經濟發展。根據《杭州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遵循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按《杭州市生活用水定額》標準合理核定非居民生活用水單位的用水計劃,“兩上兩下”征求用戶及行業主管部門意見, 經市政府批準后在杭報上公布;另一方面,緊密結合特殊行業企業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用水計劃,如工礦企業,按前三年實用水量的平均值核定計劃,對近三年生產高速發展、用水成逐年上升趨勢的工礦企業,經檢測,在確保單位內管網不漏水、不浪費的情況下,我們根據企業單位產品耗水量的平均值計算當年實際所需水量,保障企業的生產發展所需。三是明確調整程序,實施動態管理。確保計劃為市場服務,允許企業根據市場變化和生產實際,在規定時間內提出計劃調整申請。市節水辦會同該企業的上級管理部門按計劃調整程序和條件審核,并依法做出計劃調整決定。四是嚴肅計劃考核,強化收費紀律。計劃一旦確定后,就成為剛性指標,嚴格執行。對一些由于估表、消防等一些符合減免條件需要減免加價收費的,則由財政、物價和節水辦三家聯合確認審批,杜絕加價收費上的自由裁量權。
三、強化技術服務,引導企業合理用水
建設循環經濟,打造人水和諧的生態城市和環境友好的生活品質之城,只有調動各用水單位的節水積極性,才能把各項節水措施落到實處。我們一是積極主動上門幫助指導用水單位自行開展水平衡測試工作,解決測試中存在的問題。對因各種原因一時難以開展水量平衡測試的單位,經核準允許適當推遲測試時間,方便用水單位,2009年、2010年分別完成水平衡測試報告書備案50余家。通過主動上門,加強用水合理性分析,幫助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如:杭州中美華東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不同品種發酵溫度的差異,實現深井水二次綜合利用,每年減少開采深井水40萬噸;新華紙業有限公司8號機組的白水回用及深度處理工程,年節水42.6萬噸。我們還對浙一醫院、龍翔大廈等200余家企業(單位)近500余臺冷卻塔進行測試,對其中飄水大、冷效低的冷卻塔進行技改,提高了間接冷卻水的循環率。通過測試,落實大、小節水技改累計650余項,節水近3.5億噸,節約水費10.5億元左右。同時,二是對連續兩次發生超計劃的用水單位,我們基本做到上門調查,提供節水技術服務,幫助解決不合理用水問題。如:國家西溪濕地公園一期發生超計劃用水加價收費高達8萬元后,我們及時上門查看和檢漏,通過改造漏損管網,年節水32萬噸,不但杜絕了超計劃用水現象,當年還為該公園水費100萬元。三是加強節水產品推廣。開展公共建筑等大型生活用水單位廢水改造,淘汰落后的用水器具,推廣應用節水器具,改造節水潔具,免費提供節水限流器1萬個,取得明顯的節水成效。四是加強節水培訓,在本市開展各種節水技術和管理知識的培訓,累計45期,有2500余家次,受益人員3500余名,提高了全市各行業從業人員的節水管理水平,為更好地開展城市節水管理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創建節水先進,引導社會節水意識。
以創建節水型城市為載體,積極開展節水宣傳活動和創建活動,樹立節水先進典型,引導全社會的節水意識。一是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校園、社區、家庭的創建和評比活動。先后有77家企業(單位)被評為省級節水型企業,19家社區被評為省級節水型社區。通過創建培育了一大批節水先進典型。二是組織開展節水先進評選。根據《杭州市城市節約用水獎勵辦法》,我們組織開展了全市節水先進單位和工作者的評選表彰工作,2009年、2010年有76家先進集體和200個先進個人受到了表彰,通過樹立節水先進典型,鼓勵和調動廣大用水單位節水工作積極性,營造全社會節水氛圍。
五、結合節水宣傳周,做好節水宣傳工作。
開展城市節水,節水意識非常重要。節水宣傳不能僅停留在空喊“人人有責”,關鍵是把握以人為本,從人們的需求來要提高人們對水環境的保護意識,從而提高人們節約用水的自覺性,逐步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對此,我們一是抓好節水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在宣傳節約用水的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外,大力宣傳我國、我省、我市的水資源現狀,針對豐水地區面臨水質性缺水的嚴峻形勢,創刊杭州市《城市節水管理專刊》,介紹杭州市的節水現狀和動態、發布節水新技術的信息、進行節水先進經驗的交流,建設節水網站,利用數字城管的平臺加強節水動態監測。二是在上級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建立節水宣傳專項資金,堅持利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世界環境日等通過報紙、電臺、電視和網絡系統的“浙江在線”開展形式多樣、力求實效的節水宣傳。同時針對不同的用水性質和對象:如企業用水、學校用水、社區家庭用水,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節水型校園、節水型家庭、節水型社區的創建和評比活動。主動積極的進學校、社區、廣場開展集中宣傳活動:與浙江大學開展聲勢浩大的大學生節水宣傳周系列活動;與“中萃公司”開展小學生節水征文、節水小發明的“愛水、惜水、節水”夏令營活動;與“陶都實業公司”開展“老年長跑隊環湖長跑節水宣傳活動、設計師登山節水活動、自行車隊北京節水千里行和環浙江節水行”的節水百萬大行動活動,取得了很好的節水宣傳效果,也得到了建設部、建設廳領導的支持和肯定。2007年我市的節水宣傳活動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報道,組織開展的第十六個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活動榮獲中國水協“優秀組織獎”和“優秀創意獎”的榮譽,取得很好的節水宣傳成效。
總之,加強城市節水工作,是鞏固提高我市創建全國節水型城市成果的具體要求,也是我市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用水效率,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和必然選擇。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2011年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查工作的通知》(建城水函〔2011〕26號)的有關要求,今年6月底前,我市將完成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查迎檢工作,我市將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實現保護水環境、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建設循環經濟、低碳城市不斷努力,不斷鞏固“節水型城市”的創建成果,使城市節水工作再上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