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發展創建成果
推動節水工作再上新臺階
桂林市節水辦
2007年,桂林市被命名為“全國節水型城市”后,始終堅持“開源、節流、綜合利用和保護水源并重”的方針,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鞏固發展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作為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和落實節水減排的重要措施來抓,成效顯著!十一五”全市節水5614萬立方米,推廣節水器具94998套(件)。截止2010年,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0%,工業萬元產值取水量為17.5立方米,城市計劃用水率達到99%,節水型企業覆蓋率達23%,萬元GDP取水量下降到35m3,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28m3,再生水回用率達25%。
一、領導重視,目標明確,機制健全
1987年,市人民政府站在戰略發展的高度,在廣西率先成立了城市節水管理機構,堅持不懈地把節水當作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城市節水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1997年,桂林市響應國家要求,啟動了創建節水型城市工作。2007年桂林市被命名為“全國節水型城市”。針對節水型城市考核驗收工中存在的問題,扎實抓好整改,成效顯著。
二、編制規劃,加強指導
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和用水狀況,科學規劃城市節水工作,組織編制了《桂林市城市節約用水中遠期規劃》并組織實施,較好完成了節水規劃目標。
三、嚴格執法,做到依法管水、節水
貫徹落實節水、供水、水資源、再生水利用、房屋便器水箱等管理辦法,做到依法節水、管水,有效規范城市節水行為,推進城市節水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四、嚴格定額管理,提高服務水平,促進節水工作長效發展
(一)嚴格定額管理,采取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的收費辦法,推動我市城市節水管理走向科學化。2006-2010年共征收超計劃加價水費698.58萬元。
(二)嚴格落實節水“四到位”制度,加強對洗車、洗浴等特種行業用水管理,拉開用水價格差距,杜絕用水的浪費。
(三)大力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創建活動,全面提升節水管理水平。“十一五”有20個單位被住建廳命名為節水型企業(單位),有兩所高校被評為全國節水型高校,兩家酒店被評為全國節水示范賓館(飯店),三家酒店被評為全國節水優秀賓館(飯店)。
(四)嚴格執行節水“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和制度上抓節水。2006-2010年共有96個節水“三同時”項目通過立項審核。
(五)舉辦節水目標導則、節水法律法規、節水知識等學習班,共培訓人員400多人次,在全市構筑了完整的節水人才管理網絡。
五、大力推廣應用節水型用水器具、設備以及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
(一)根據國家有關技術政策和技術標準的規定,大力推廣使用節水型用水器具,有效地解決因使用陳舊落后的用水器具造成的跑、冒、滴、漏等浪費現象。
(二)推廣使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挖掘節水潛力。“十一五”,桂林在節水技改項目上就投入資金達2億多元。桂林奇峰紙業有限公司和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節水技改,工業用水復用率達86%以上。
六、積極推進污水處理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
先后興建了五座總設計能力為25.85萬立方米/日的污水處理廠,完善了城市污水干管和近230條小街小巷污水支管系統,新建改建了16座雨污水提升泵站。在全市各單位積極推進污水處理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工作。目前,桂林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5%,再生水利用率達25%。
七、加強供水管網改造和檢漏工作,努力降低管網漏損率
“十一五”給水系統投入資金兩億多元,導入先進的城市管網地理信息管理系統、供水調度系統和供水管網監控系統,采用先進的球墨鑄鐵管等管材和內襯技術,嚴控管道施工質量,提高修漏及時率,減少水量漏失,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2%以下,進入全國先進水平。
八、加強城市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
我們嚴格保護城市的水源地域和備用水源,嚴格控制并逐步減少地下水的開采量。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不再批準新建自備水井。2006-2010年共關閉了20眼自備井,開采量由2006年的1119萬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879萬立方米。
九、大力開展節水宣傳,提高全社會節水意識
充分運用各級媒體,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以及世界環境日之際,展開了覆蓋社會各個層面的大范圍宣傳活動,編發?媰越f份,及時將節水意識和節水方針政策,傳播到全社會。近年來,桂林市多次舉辦了節水文藝晚會、節水攝影比賽、漫畫創作大賽、節水燈謎競猜、節水萬人簽名等活動,多部門聯合舉辦的“宣傳節水,美化桂林”活動,全市參與的就有近30萬人次,群眾節水意識明顯增強,節約用水已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
我市節水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國內外先進城市相比,仍有不少工作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今后,我們將繼續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節水減排工作,推動我市節水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實施“保護漓江,發展臨桂,再造一個新桂林”戰略,把桂林建設成為現代化山水宜居城市和國際旅游城市做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