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協 | 協會機構 | 協會動態 | 水業新聞 | 熱點專題 | 行業手冊 | 招標信息 | 會展信息 | 學術論壇
企業之窗 | 求職招聘 | 行業論文 | 行業專家 | 書籍下載 | 工程范例 | 行業分析 | 下載專區 | 會員專區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

   
     協會簡介
     協會章程
     協會制度
     組織機構
     第一屆理事會
     主要領導
     省級協會
     協會會員
     聯系方式
    水協機構           更多
 秘書處
 科學技術委員會
 供水專業委員會
 排水專業委員會
 節約用水工作委員會
 設備材料工作委員會
 編輯出版工作委員會
 企業文化工作委員會
    協會會員            更多
北京市城鎮供水協會
遼寧省城鎮供水協會
天津市供水管理處
天津市城鎮供水協會
河北省城鎮供水協會
太原市自來水公司
呼和浩特市自來水公司
包頭市供水總公司
    地方水協            更多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天津市水協
  上海市供水行業協會
  內蒙古水協
  山西省城鎮供水協會
  黑龍江水協
  吉林省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江蘇省城鎮供水協會
全國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會議召開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發布時間: 2011-09-09  【進入論壇】

 

全國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會議召開

本報訊記者張際達報道 9月2,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北京聯合召開了全國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總結交流全國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的成效、做法、經驗及存在的問題,研究部署下一步城市節水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會上講話,并為獲得第五批“全國節水型城市”稱號的17個城市頒獎。山東省、江蘇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及深圳市、昆明市領導在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57個節水型城市市長還向全國所有城市發出“建設節水城市、倡導人水和諧”的倡議。

解振華在講話中指出,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城市節水是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開展創建節水型城市活動對于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意義重大而深遠。“十二五”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要采取六項措施,大力推動節水型城市創建活動。一是優化產業結構。要根據水資源條件,確定城市發展規模,合理安排工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二是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實現從源頭和生產過程減少水資源消耗;鼓勵廢水循環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實現“零”排放;大力發展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及礦井水、苦咸水等非常規水源的利用;加快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三是抓好示范工程。組織實施節水重點示范工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以及海水淡化示范城市、示范海島和示范園區等。四是完善水價政策。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水價形成機制和水價體系。以建立有利于促進節約用水、合理配置水資源和提高用水效率為核心的水價形成機制為目標,深化城市供水價格改革。完善水價計價方式,理順水價結構,大力推進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和非生活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妥善處理水價調整與保障低收入群體生活水平的關系。五是推動公共機構節水。支持公共機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水改造,加強用水節水管理,強化宣傳教育,推進創建節水型單位,實現三年內所有國家機關全部建成節水型單位的目標,發揮示范和表率作用。六是研究重大問題。研究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的水資源浪費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如洗浴、洗車、滑雪、高爾夫球場等大量浪費水資源的問題;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管網損失浪費問題;采取哪些政策措施鼓勵沿海缺水城市開發利用海水淡化等。

仇保興在講話中指出,加快推進城市節水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和中央一號文件的重要舉措,是適應我國城鎮化發展要求、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質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各級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改革部門密切配合,在城市節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推進城市節水觀念的轉變。由向大自然無節制地索取,轉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形成“節水減排、科學發展”的城市節水理念。二是完善城市節水的法規標準。1988年,原建設部以1號部令頒發了經國務院批準的《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規定》,住房城鄉建設部還陸續發布了《城市居民用水量標準》、《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和評定標準》、《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標準》、《建筑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標準等技術標準和規范。三是建立健全城市節水專門工作機構。全國657個城市絕大多數設立了城市節水的專門工作機構,50%縣城設有相應的職能機構,建立了一支責任心強、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城市節水專業管理隊伍。四是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市政公用事業為平臺,建立了計劃用水和定額用水管理制度、節水設施的“三同時”制度、節水器具認證制度、用水計量制度、階梯式水價和超計劃加價等制度。五是通過節水型城市創建推動了城市節水工作。自2001年原建設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組織開展節水型城市創建活動以來,目前全國已有23個省市區的57個城市先后獲得“全國節水型城市”的稱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六是利用城市節水宣傳周營造全民節水的社會氛圍。1992年起,原建設部將每年515日所在的一周定為“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宣傳節水先進典型,曝光用水浪費行為,倡導科學合理用水方式,提高了全社會的節水意識。

仇保興指出,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城市節水效果顯著、成績突出。一是從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來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住房條件的改善,便器水箱、熱水器、洗衣機、洗碗機等家庭用水器具的普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用水需求也不斷擴大,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曾一度持續增長,2000年達到峰值220.2升。近10年來,隨著城市節水工作的深入,節水型用水器具的普及和廣大市民節水意識的提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開始出現回落,2010年下降到171.4升,降低了22%。二是從城市用水總量來看。通過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普及推廣節水工藝和器具等提高用水效率的措施,每年城市節水量約占當年城市年供水總量的10%,全國城市人均綜合用水量由2000年的517.9/(人·天)下降至2010年的364.7/(人·天),10年間下降了30%。與2000年相比,2010年全國城市用水人口增長了53.8%,城市用水普及率由63.9%提高到96.7%,但城市年用水總量的增長僅為6.6%,基本穩定在年用水量500億立方米左右。

仇保興強調,盡管我國城市節水取得了較大成績,但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方面,我國水資源和水環境形勢嚴峻,全球性氣候變化加劇了地區間水資源分布不均的矛盾,城市水資源短缺是我國的基本水情,資源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問題尤為突出,快速城鎮化發展對城市的水資源和水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一些地區對城市節水的認識還不到位,城市建設的理念滯后,重發展經濟、輕環境生態,重資本、輕民生,沒有將節水減排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緊密相聯,很多城市尚未出臺城市節水方面的規定,也未編制城市節水專項規劃。

仇保興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視城市節水工作,以城市規劃、建設和市政公用行業為平臺,落實責任,增加投入,加強監管,完善政策,將城市節水工作進一步推向深入。一要充分發揮城市規劃引導和控制作用,合理確定城市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布局,綜合考慮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布局市政公用設施,加快編制城市節水專項規劃,落實城市節水目標、任務、措施和保障機制。二要將節水措施落實到城市建設各個環節,嚴格落實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在建設項目規劃許可、初步設計方案和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等環節嚴格審查節水措施;按照“優水優用,分質供水,就近利用”的原則,大力推進污水再生利用;按照低影響開發(LID)的理念,強化雨水的源頭削減、滯蓄、下滲和利用,加強雨水收集利用。三要充分發揮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和服務的調節作用,嚴格控制城市供水漏損,加強用水計量管理,積極探索和推行用水診斷服務。四要落實城市節水工作的保障措施。地方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密切部門配合,加大科技創新,加強節水宣傳。國家將研究建立城市節水激勵機制,加大對污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節水技術改造等項目的支持力度。

會上,來自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水利部、國家能源局等有關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住房城鄉建設和發展改革部門,57個全國節水型城市和29個其他參會城市,相關行業學會協會、科研院所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承辦: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9164號-1 京ICP備12049164號-2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北附樓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05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導航 - 投稿 - 友情鏈接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