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供排水蓬勃發展60周年紀念冊
節水方面內容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全國嚴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全市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6.34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173立方米,僅為全省人均擁有量的42%,全國人均擁有量的8.4%。全市總面積6988平方公里,規劃區面積146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97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348.8萬。
面對水資源短缺和污染的嚴重局面,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節水和水環境治理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道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新發展模式、推進綠色轉型為戰略著力點,圍繞建設節水型城市目標,著眼大局,統籌兼顧,科學制定太原市節水工作總體思路,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加速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經濟體系,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二十多年來城市節水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在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持續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太原的供水總量基本保持了穩定態勢,實現了增產不增水的目標。到目前為止累計節水3億多立方米;萬元地區生產總值取水量從80年代的693立方米降低為23.45立方米,降低了2855%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從80年代的67%提高到95.49%,提高了30個百分點;城市污水處理率65.4%;城市再生水利用率30.5% ;節水器具普及率100% ;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12%;人均日生活用水量94.7升/人·日;并在節水技術研究、節水技術推廣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進展。 2002年,被國家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授予全國首批 “節水型城市”稱號。2007年太原市又被原建設部授予“城市節水突出貢獻獎”單位。2008年太原中北大學、山西財經大學被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節水工作委分別授予全國城市節水基礎管理工作先進校園和示范管理工作先進校園。太原汾河城區段蓄水美化工程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范例獎和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太原城西水系治理工程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同時,涌現出了以太鋼為代表、在全國具有深遠影響的一批自主創新、綠色轉型的大中型企業。古城太原又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和活力。
太原市自八十年代開展節水工作以來,經歷了粗放管理、行政強制管理、科學管理及法制管理的四個階段,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技術等手段,節水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1997年被山西省建設廳選為“節水型城市”試點以來,太原市不斷完善政策法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用水管理,推廣節水技術,規范取水許可秩序,節水工作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一是努力營造良好的節水氛圍。一方面不斷加強法制建設,先后4次修訂實施《太原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太原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為節水管理提供法律依據。另一方面切實加強宣傳,不斷增強全民的節水意識,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節水宣傳活動。
二是嚴格用水管理。太原市實行了計劃用水管理。凡是新增用水計劃,都要嚴格審批,對于能夠通過節水措施解決自身缺水問題的用戶一律不予辦理新增用水指標,從源頭上控制城市用水總量的快速增長。同時,推出持證用水制度,為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用水單位發放《城市計劃用水證》和《水平衡測試合格證》,為施工用水單位發放《施工臨時用水許可證》,使節水管理工作日益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三是切實抓好工業節水。推進循環用水、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是節水工作的重頭戲。幾年來,太鋼、太化、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太重等用水大戶在調整產業結構、推進循環用水工藝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績。太鋼在企業自主創新、推進綠色轉型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公司通過技術進步,工序優化,逐步走上了“水系統閉路循環、污水資源化”的路子,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四是進一步加強節水型企業(單位)創建工作。為了加快節能減排步伐,鞏固我市創建節水型城市成果,近幾年來進一步加強了節水型企業(單位)的創建工作,按照原國家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修訂的《創建節水型城市考核工作程序和要求》以及《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的要求,對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礦總公司、山西興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新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等11個單位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根據成熟一個驗收一個的原則,去年十一月中旬對山西新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驗收,下一步著手對其它企業進行驗收。
五是大力推廣節水型器具。近年來,太原市政府先后下發了《關于加強用水器具、設備監督管理的通知》和《關于在全市房屋建筑項目中強制淘汰落后用水器具推廣使用節水型用水器具的通知》,在全市規劃區范圍內大力推廣6升便器水箱,淘汰9升以上的衛生潔具。不斷加強中水設施、用水評估和節水器具的設計、產品應用的規范化管理。多次開展“大力推廣節水型器具”的專項整治活動,努力把好用水器具的準入關。同時,把節水技術審查審批納入太原市政務大廳建筑審批范疇,實現了事前把關、事中監督、事后驗收,從源頭上杜絕浪費行為。
六是抓好中水和雨水等再生水的利用。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到目前為止全市共建建筑中水工程16家,設計處理量由原來的400立方米變為現在的4500噸/日左右,中水已被廣泛用于綠化、洗車、景觀補水、沖廁等方面,改變了全市的用水結構,極大地節約了新鮮水資源。在雨水利用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目前,太原龍觀天下別墅區二期雨水綜合利用設計已通過專家鑒定。該雨水收集利用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直接收集雨水量5100立方米,用于小區內綠化澆灌、景觀水補充用水等,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很可觀。
展望未來,節水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以創新發展模式、推進綠色轉型為戰略著力點,圍繞新型工業基地和特色文化名城總體目標,加速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經濟體系,努力建設服務全省、影響全國、吸引世界的新太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