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建立節約型學校
——煙臺職業學院節水工作總結
水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年來,水源緊缺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水源的短缺已經影響到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經濟、民生的發展,有人甚至預言,人類的下一場戰爭有可能是因為水源而戰。現在,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煙臺職業學院現在占地1000余畝,建筑總面積二十多萬平方米,在校生近兩萬人,教職工1400人。由于學院發展速度較快,辦學規模迅速擴大,水資源的消耗也逐年增大。為此,近幾年學院高度重視節水工作,以培養廣大師生員工節水意識為切入點,不斷加大節水管理力度和節水設備投資力度,在節水工作方面做了大膽實踐。
一、領導重視,責任落實
煙臺職業學院是由七所大專、中專學校自2003年逐步合并成立的,自成立以來校黨委就把節水工作納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先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學校的節水問題。在分管校領導親自帶隊,對原來各個學校校區檢查,結合各個校區的實際制定了一系節水工作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確總務處負責學校能源使用和節能規劃的管理,先后出臺了《煙臺職業學院學生公寓水電管理暫行辦法》、《煙臺職業學院水、電管理辦法》以及《煙臺職業學院節電、節水工作實施意見》等文件,對學院各方面用水實行定額管理,加強節水宣傳,淘汰各種浪費水的設備,推廣新型節水產品,加大計量、節水設備投入。
新校區開工建設之前,首先對節水工作進行了規劃,所有新建辦公樓、教學樓、公寓樓以及實訓車間的用水設施一律使用國家規定的節水用具,并投入350萬元建設日處理400噸污水的中水設備,對新校區建設節水型校園從根本上給予了保證。
二、加強宣傳,廣泛發動,提高認識,強化節能意識
學校作為人才教育的重要陣地,不僅注重教書育人,而且把環境育人作為重要的教育途徑。為此,我們廣泛發動,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在全校加強節水工作的宣傳,形成“節水工作人人有責”及“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
1、學院每年舉行建設節約型校園活動,不失時機的宣傳《水法》及山東省人民政府135號令。充分發揮團委、各系院團總支和學生社團的作用,舉辦大規模的節水宣傳活動,大量發放宣傳材料,張貼節水宣傳資料。共發放印有“創建節水型高校”、“創建節水型城市”、“發展節水型產業”、“節約用水,人人有責”、“水是人類生命之源”等等節水宣傳圖片和口號的書簽一萬套。通過宣傳、教育規范了學生的能源使用行為,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節水意識,在學生當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收到了很好的節水宣傳教育效果,讓廣大師生員工節約用水的意識滲透到工作、學習的每個環節中去。
2、通過倡議書、大討論等形式,在學生中強化節水意識。各個學生社團作為學生的自發組織,是各項活動的倡導者。各個學生社團紛紛發起“節約能源、人人有責”的倡議,針對日常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在各學院的團總支、學生會及班級之間開展了廣泛的討論。通過討論,使廣大學生認識到了全國水資源緊張的嚴峻形勢,樹立了節約每一滴水的意識,也不同程度的糾正了學生浪費水的行為習慣。
3.借助校園網、校報等工具,加強節約每一滴水的宣傳,這種多渠道的教育網絡,使學生時時處處感悟到節水的重要性和責任感.
總務處作為學院能源管理的實施部門,非常注重節水政策的宣傳和節水產品的推廣,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節水報道,并隨時跟蹤新的節水設備和設施,對老化的設施進行及時更換,是節水工作有效開展的保證。
三、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管理措施
1、加強制度和組織建設。學校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節約用水、用電方面的文件和制度、規定等,學院成立了水電暖服務中心,專門負責對施工工地、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等公共場所的節水工作進行檢查,并出臺了巡查管理辦法,發現跑、冒、滴、漏現象立即修理,基本杜絕了浪費的現象發生。
2、加強定額管理和單位水電成本管理。用水按每名學生每月 2 噸的自來水標準,實行定額管理,超用自負,節約留用。水電支出納入水電暖服務中心的運營成本。通過以上措施,調動了學生節能的主動性和水電暖服務中心的主動性,逐漸養成節水的良好習慣。
3、加強計量、抄表、收費和處罰力度。對全校各類用水實行計劃定額管理,節獎超罰并定期抄表收費,欠費單位由學校財務從其運行經費扣支,并按規定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加強對各類租賃戶以及個體經營戶的水費收繳力度,平時注重對他們進行節約用水的檢查工作,保證學院節水工作滲透到學院的每一個角落。
四、加大投資力度,改進設備、設施,節水效果顯著
1、加大節水設備投入,積極推廣新型節水器具節水。在新校區的工程建設中,很重要的一項工程是建設日處理400噸生活污水的中水處理站,中水處理站的建成,基本能夠保證全院污水的處理,并將處理后的中水用在辦公樓、教學樓、公寓樓的衛生間,F在,中水處理站剛剛建成,正處于試運行階段,開始發揮它節約用水、回收利用的作用。預計年可節水11.5萬噸,節資33.6萬元。同時可形成巨大的社會和環境效益。
2、增加投入,利用非正常水源。在新校區建設中,學院投入近300萬元開挖面積近10000平方米、容量大約18000立方米的人工湖。人工湖作為校園的景觀在美化了校園的同時,在雨季發揮收容雨水的作用,收容的大量雨水在平時干旱時用來作為校園的綠化用水,這樣,既節省了寶貴的自來水,又創造了一定的效益,據初步統計,每年可節省自來水近萬噸,可節省3萬元的費用。
3、不惜資金投入,力求計量設施到位。在新校區的建設中,為保證節水工作的實施,對學生公寓的每個房間安裝了水表,保證了學院公寓用水定額辦法的實施,這項工作讓每個學生切身感受到節水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壓力感。
4、改造教學樓衛生間的沖水設施。原來教學樓衛生間的沖水方式是每個蹲位一沖,現在,根據1號教學樓的實際情況,改為集中、定時沖水的水箱,這樣,既保證了沖水的效果,又節約了水資源。對于其他不方便改造的衛生間,也對沖水設施進行改造,全部根據實際情況改為沖水延時閥、腳踏閥等等,更新、更換沖水閥、腳踏閥2000余個,保證了節水效果。
通過以上工作措施,由原來8個老校區日平均用水量3700噸左右,到現在現在的平均每天3000噸左右,取得了在學院面積、人數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學院用水量沒有大幅度增長。
回顧過去的工作,我們雖然在節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全國先進的高校相比,與國家的節水工作要求相比,我們還存在很大差距。在今后的節水工作中,在繼續做好節水教育的前提下,重點在計量、節水設備投入上下工夫。在今年下半年的各項工作中,節水工作被列為總務處的頭等大事,加大對全院的節水設備、設施的改造,重點是檢查、改造計量設施。同時加快實踐利用中水處理站的進行污水處理、回收利用的經驗,讓中水處理站發揮出應有的效應。我們堅信,煙臺職業學院的節水成效會越來越大,師生的節水意識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