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大學節水工作總結
魯東大學是山東省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坐落在美麗的濱海城市——煙臺。學校位于芝罘區青年路和紅旗路交匯處,交通便利。校園占地141.36萬平方米,依山望海,環境幽雅,綠樹成蔭,是山東省花園式校園。學校形成了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F設有21個學院、3個教學部、56個本科專業,分屬文、理、工、經、管、法、教、史、農9大學科,其中有3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F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4008人,其中,本科生21557人,?粕1450人,碩士研究生930人,外國留學生71人。學校堅持走內涵發展的道路,適度控制辦學規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過程,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當前全校上下凝心聚力,篤志強校,力爭經過20年或更長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國外有一定知名度、國內有較大影響、水平較高、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學校歷來重視節水工作,堅持節水育人相結合,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的節水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師生節水意識明顯提高,節水設施投入大大增加,用水管理更加科學規范,節水效果顯著。
一、領導重視,機構制度健全
學校領導從學校建設和發展的大局出發,非常重視節水工作,把節約型學校建設納入了我校的發展規劃。2006年9月,啟動了節約型學校建設工作,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建設節約型學校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全校節約型學校建設動員大會,強調節水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學校各單位不斷加大節水工作力度,加強用水管理,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同時,學校加大節水項目投入力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學校設有專門的節水管理機構,責任明確。1998年,學校成立了“節水節電辦公室”, 1999年,在“節水節電辦公室”的基礎上組建“水電辦公室”,2006年,又根據形勢和任務成立了資產與后勤管理處水電管理科,負責全校的水電管理和節水節電工作。各單位、各部門也成立了節水節電工作小組,各院系、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本單位節約用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設立兼職水電協管員,把節水任務和管理范圍層層下達到各個單位,做到不留死角,管理到位。
在原有水電管理辦法的基礎上,2006年新出臺了《魯東大學水電改革方案》,《魯東大學水電管理辦法》,《魯東大學水電管理細則》等水電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通過調整機構、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明確了目標和責任,理順了關系,強化了節水節電意識,提出了加強水電管理的措施和辦法,為水電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大投入,建設一批節水項目,向技術要效益
(一)開源節流,加大非常規水資源利用
學校投資80余萬元,在校園內建設了人工湖,對校園和周圍山體的雨水進行收集,總蓄水量近5萬立方米,作為綠化、基建、環境衛生、洗車、噴泉等方面用水,年可節約自來水15萬立方米,節約水費45萬元。學校正規劃擴大雨水使用范圍,把學生公寓、教學樓等衛生間改造成雙管道,將人工湖蓄水進行簡單處理后用于廁所沖刷等項目,進一步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二)改造供水管道
針對學校老校區供水管道老舊,跑冒滴漏嚴重的情況,近年,學校投資60萬元,改造老校區供水管道2000米,大大減少了跑冒滴漏,減少了水資源浪費,每年可節約水資源11萬立方米,節約水費30余萬元。
(三)大量使用節水器具
學校新建建筑全部采用節水器具,另外,學校投資10余萬元將老建筑內的非節水器具改造成節水器具,提高了節水效率。學校還積極運用新技術,進行節水管理。校園浴池采用刷卡洗浴收費系統,可節水60%以上。
三、加強水資源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一)堅持水平衡測試
學校每年組織水平衡測試工作,加強水平衡管理。通過水平衡測試,總結分析學校各部門各單位用水情況和用水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管理措施,加強重點用戶的監管,為學校的供水設備和管道的建設改造提供依據,提高學校水資源利用的科學化。
(二)完善計量,量化管理
學校改變以往粗放式管理為量化管理,所有用水單位全部按照規范安裝水表。將用戶進行分類,根據不同情況分為收費管理用戶、指標管理用戶等。并為每個用戶建立了用水檔案。針對性質不同的用戶,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針對用水量不同的用戶,實施不同的查表、監管、檢查密度。
(三)指標分解,定額管理
學校各部門相互合作,經過幾年的數據積累和科學測算,把用水指標層層分解到各用水單位。指標用水管理實行節約獎勵,超出重罰的措施;把用水指標管理納入各單位考核范圍,大大提高了各單位用水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了全員節水的可喜局面。
四、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節水意識
作為高等院校,作好節水工作不僅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需要,更是培養具有強烈節約意識的新一代社會建設者的需要。提高師生節約意識,使大家把節約當成習慣,是我校節水工作的重要內容。
學校經常通過廣播、校報、宣傳欄、黑板報等渠道大量宣傳節水知識和節水常識;通過發放宣傳材料、倡議書、組織討論以及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把節約理念教育作為育人的重要內容,貫穿在教書育人的全過程,讓節約用水深入人心,讓節水知識人人知曉,進一步增強了師生員工節約用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養成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的良好習慣;通過主題班會、團日活動等形式進行全方位的節水宣傳教育;學生會、青年志愿者協會等學生團體,也經常組織節水宣傳、體驗活動,通過學生層面自覺提高節水意識。
每逢節水宣傳周,我校都設立節水宣傳站,不但在校內進行積極宣傳,還配合市節水辦走上街頭,大力宣傳節約用水,提高全民節水意識,得到了省、市領導和新聞部門的肯定。
五、加強隊伍建設,建立高效的水資源管理隊伍
為進一步把節水工作做到實處,我校加強了管水人員的素質建設,對管水人員進行了嚴格培訓,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不斷提高節水意識和管理水平。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水資源管理隊伍,不僅能夠科學規范地作好學校的節水工作,而且能夠對學校各用戶的節水、用水工作進行很好的指導和監督。
六、節水工作效果顯著
近年來,在學校大規模擴招,在學生數和新建筑都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通過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學校用水量增長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出現下降。2006年,全校使用自來水98萬噸,水費329萬元;而2007年,全校使用自來水85萬噸,水費279萬元,分別比2006年下降13.27%和15.20%,為學校節約經費50萬元;預計2008年學校用水量比2007年仍將有所下降。節約用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學校在2004年獲得由山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山東省資源節約先進單位”稱號。
七、工作體會
以節約用水為主要內容的校園節能系統為學校節約了能源,創造了價值,也給了我們很多經驗和啟示,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領導重視,因地制宜,加大投入,是做好節水工作的前提
要想真正把節能工作落到實處,使其真正產生效益,而不是做表面文章,就必須因地制宜,加大節水項目的投入。學校通過一系列的節水項目建設,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學校正規劃建設日處理1000立方米的中水回用設施,將更大程度上提高學校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加大宣傳,全員參與,是做好節水工作的基礎
學校領導班子思想統一,高度重視節水工作,把建設節約型校園作為學校發展戰略列入學校規劃中,并把節水工作列入每年的工作考核內容。做好節水工作的宣傳教育,增強節約用水的自覺意識,是做好節水工作的思想基礎。在學生中開展節水宣傳教育活動,讓學生明白既是建設節約型校園的要求,也是每個學生應有的品德,自己既是水資源的使用者,又是管理者,把節約的概念深深地印在他們的思想里,對全校開展節水工作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
第三,加強管理,健全制度,是做好節水工作的關鍵
基礎設施是硬件,組織制度是軟件。在節水工作中,我們堅持軟硬結合,虛功實做。在引進技術、完善設施的基礎上,首先強化了節水節能方面的制度建設,以確保節水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其次是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技術管理與行政管理措施,把節水工作列入校內各部門業績考核評價體系之中,以促進節水管理工作的進一步落實。
節約水資源是一件功在當今、利在后世的千古大業,是解決我國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也是各學校節約支出的有效途徑。作為教書育人的高校,作好節水工作,對于社會建設者的培養也具有重要意義;作好節水工作,對于全社會的節水工作也能夠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我校將進一步加強領導、完善制度、加大投入、科學管理,努力做好節水工作,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節能意識,千方百計節約水資源,為國家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魯東大學
二○○八年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