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節水工作經驗匯報
暨節水工作總結
我國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為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資源分布不均衡、水體污染嚴重是我國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原因,城市缺水問題尤為突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推進經濟增長等方向取得了積極進展,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資源消耗高、浪費大、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當前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加劇,尤其是城市缺水范圍不斷擴大,缺水程度日趨嚴重,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節約用水、高效用水是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徑。節約用水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為了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問題,關鍵是要加強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科學用水,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為切實加強和改進節約用水問題,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全國各城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國家政策法規,結合各地用水實際情況,加強城市供水管理,促進城市節水事業發展,保障城市生活、生產用水,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有效的用水、節水條款,以規范和指導各個行業的用水情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川大學作為西南地區高等學府的領軍者,在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帶頭示范作用。由于學校學生人數、教職工住宅以及教學樓眾多,基建量大,使四川大學成為成都地區的用水大戶。用水量基數大,用水范圍廣,用水點多是學校用水情況的特點,因此在節約用水工作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可供挖掘。學校領導先知先覺,將節水理念深入貫徹到日常校務工作的開展中,積極響應黨中央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倡導,在成都市節約用水辦公室的具體指導下,全面貫徹落實“十一五”規劃,按照“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用水情況,采取了一系列確實有效的節水措施,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節水宣傳活動。
一、 強化節約理念
建立和強化節約用水理念,是節約用水的基礎。學校近年來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節水宣傳活動,讓大家自發的加入到節約用水的隊伍中來,從根本上杜絕了水資源的浪費。學校充分利用閉路電視、報刊、廣播、宣傳櫥窗等形式,向全校學生及教職工進行節約用水重要性、必要性的宣傳。每年的節水宣傳周,學校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各校區懸掛節約用水的大幅標語;在校內人流量集中區域設立宣傳點,放置節水知識和節水技巧的展板,以介紹節水、用水的法規和知識;散發節水倡議書、《節水小常識》和《節水防污宣傳冊》、舉行萬人節水簽名活動。除此之外,還在節水宣傳周和我校后勤優質服務活動日期間宣傳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和節水技巧,并購買節水型水龍頭免費發放,同時收集學生、教職工對水電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其中很多是反映校內跑、冒、滴、漏情況的,以利于我們及時改進和糾正。在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這天,學校還聯合宣傳部、校團委、后勤管理處、校環保志愿者協會、學生團體等共同舉辦世界水日專題活動,開展趣味知識問答和競技項目,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了解國家、學校水資源的現狀,及養成自覺節約用水好習慣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還邀請水利水電學院的專家進行水資源方面的專題講座,專業的介紹水資源問題和節水方法。學校通過大力開展節水宣傳活動,在全校營造了節約用水的良好宣傳氛圍,提高了廣大師生員工的節水意識,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并為全面推進節水型校園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建立節約用水機制
機制的建設是構建節約用水的主要保證。為了保證能有效實施節約用水機制,學校嚴格執行政府發布的《成都市城鎮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管理辦法》等各項規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訂了一系列條列。后勤集團水電氣管理服務中心作為保障全校水電氣供應的部門,也制訂了諸如水電管理制度、節約用水管理制度、節約用水用電管理獎懲措施等下制度,旨在加強用水管理,杜絕跑、冒、滴、漏,力求把水資源浪費降到最低。水電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全校用水管網普查,將用水管網制圖并用電腦管理,這樣,一旦出現跑、冒、滴、漏現象都能及時根據管道圖查出故障地點,及時進行搶修。
三、 節能技術的利用
我校非常重視節能設備的使用,并最大限度的將各項節能技術應用與實際管理中。
1、 對老校區槽式廁所,存在很大的水資源浪費情況,尤其是夜晚無人入廁時,一箱箱的水白白流失。因此在全校范圍內對槽式廁所水箱安裝紅外線控水器,共計352套,并在附近醒目位置張貼了水箱紅外控制器保修電話,防止因設備損壞造成水資源的浪費。據測試統計:未安裝的每個水箱平均每天用水21.6噸,安裝后一天用水量僅為7.2噸,節水率達75%,據此估算全年節約用水共計約100多萬噸,節水效果明顯。
2、 計劃在全校陸續開展學生宿舍的中水利用工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比如將盥洗間的水沖洗廁所等,目前已計劃對9棟學生宿舍進行重水利用改造,實施后,預計每年可節水11萬噸。
3、 我校全部浴室都安裝了乏水回收裝置,即將浴室洗浴前管道內需要放掉的冷水全部回收并重新加熱后投入使用,全年可節約用水1.2萬噸。
2006年4月完成了全校浴室刷卡計時收費系統的改造工程。以前浴室入浴是按人次收費,有些同學常常一洗就是一個多小時,有的甚至在浴室內清洗衣物,F在進行了刷卡計時收費,學生的洗浴時間大幅減少,收到了立竿見影的節水節氣效果。據統計,學校若按每年10個月的有效服務期估計,改造前每人次入浴平均用水300公斤,改造后平均用水95公斤/人次,人均節水205公斤,年節水15.5萬噸,按2.00元/噸計,共節支水費30余萬元,極大的節約了用水量。
4、 學校經過三年的努力,投資500萬元,基本實現了污雨水分流,為還兩江清水做出了貢獻。
5、 合理利用水指標。由于我校有20余只水表,且學校用水有寒暑假用水不均的變化,管理人員隨時掌握用水量的變化,調節水量,力爭不超水指標。
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支持、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以及成都市節約用水辦公室人員的業務指導下,通過采取一系列確實有效的措施,使我校在節約用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順利通過了水平衡測試及創建節水型單位的驗收,并獲得了節水相關部門的肯定。但是我們都清楚的認識到,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在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因此我們必須建立節約用水的思想,運用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把節約用水落實到實處。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一如繼往的加強節約用水的宣傳力度,大力發展節約用水措施,在已取得的成績下持續不斷的努力創新,力求在節水工作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時加強同政府相關領導部門的聯系,虛心向全國各地兄弟院校先進的節水技術和節水理念學習,借鑒他們成功的節水經驗,不斷提高我們的節水工作質量,更好的培養學校廣大師生員工的資源憂患意識,切實增強他們的節約資源的緊迫感、責任感,使節約用水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位師生員工的心中,共同努力,自覺行動,為把我校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研究型、節約型大學而努力奮斗,為國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