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創城成果
強化工作基礎
揚州市城市供水節水管理辦公室
古城揚州,緣水而生,因水而興,水與揚州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大自然的恩澤,長江、運河之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揚州人,培育了揚州的千年文明,帶來了揚州城的數度繁華,揚州人對于水懷有特殊的感情。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城市節水工作,不斷提高城市用水水平、減少無效需求、減少污水排放,堅持節約用水、科學用水、合理用水,堅持不懈、廣泛深入地創建節水型城市,為全市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城市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通過創建,直接和間接地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節水就是節能,節水就是節資。1987年以來,我市共節水4.43億立方米,企業節約水費2.3億元,相慶節電9670萬度,累計循環用水量15.54億立方米,節水量與重復利用量之和相當于新建一座日供水40萬立方米的水廠,為政府延緩供水設施建設投資6億多元。
——通過創建,推進了企業技術進步,優化了產業結構。由于大力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工作,一些高耗水、高污染的企業,積極進行技術改造或產品結構調整。創建以來,通過實施技術改造,調整產品結構,提高了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促進了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城市用水相對經濟年增長指數0.18,城市取水相對經濟年增長指數為-0.05,節水型經濟初步見效。
——通過創建,城市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節約用水,循環用水,緩解了城市供水的壓力,從另一方面節約用水、循環用水,減少了污水、廢水排放量,緩解了水體的污染,瘦西湖、古運河及城區主要河道告別了黑臭歷史,再現了“綠水繞城郭”的景觀,改善了人居環境。去年我市首批獲得了“江蘇人居環境獎”城市稱號。
——通過創建,促進了我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沒有可持續利用的水資源,就不可能有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市節水和創建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優化了水資源的利用,基本實現了城市供水與用水、地下水人工開采與自然補給兩個平衡的目標,為城市的開放、開發和城市經濟建設提供了可靠的資源支撐,增強了經濟發展的后勁。
2003年6月我市通過了省級節水型城市考核。我們乘勢而上,繼續發揮“政府領導、制度保障、部門負責、輿論引導、社會參與、齊抓共管、共同創建”的體制機制優勢,積極落實長效措施,在幾個關鍵環節上下功夫,積極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
(一)廣泛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活動。督促各用水單位編制和實施節約用水規劃,完善節水管理規章制度及節約用水指標體系,積極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我市堅持政策扶持與技術支撐相結合,政府每年從水資源費中劃撥?钯Y金,鼓勵企業認真查找用水薄弱環節,加大投入,有計劃地組織實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節水技改工程,不斷提升我市節水技改工程質量,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間接冷卻水循環率。節水辦定期對已命名的節水型企業(單位)進行回訪、復查,力求做到創建一家、完善一家,建成一家、鞏固一家。2003年我市建成了節水型企業(單位)6家。
(二)強化城市節水長效管理機制。加強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節水措施“三同時、四到位”的跟蹤管理,重視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強化定額計劃用水管理。通過水資源合理配置、階梯水價等行政與經濟手段,促使一些高耗水、高污染的行業,主動調整產品結構,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促進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三)穩步推進城市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日處理能力8萬噸的湯汪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于2003年初開始實施,目前已建成投入運行。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沿江港口工業區污水廠一期工程已投入運行,其后續工程按規劃設計要求2010年完成日處理能力達20萬噸,2020年達40萬噸,屆時港口工業區、經濟開發區、邗江新區、新城西區等區域的污水將集中處理。與此同時,加快污水截流配套管網建設進度,對老城區等已有的雨污合流按期、分批地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同時,我們將積極開展中水工程試點建設,全面推進污水資源化進程。
(四)加快城市供水管網改造進程,保證供水安全。為保障城區供水安全,降低漏損率,促進節約用水,組織實施了供水管網改造工程。與此同時,各用水單位也加大了自檢力度,積極籌措資金維護改造單位內部供水管網,共同降低公共與單位自建供水管網漏損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