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歷史的古城,是山西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信息中心,也是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旅游城市。太原市現轄六區、三縣、一市,全市總面積6988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區面積146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98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341萬,其中城鎮人口281萬,為全國22個特大城市之一。太原市地處黃土高原,屬于大陸性半干旱氣候,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決定了太原市是一個水資源貧乏的城市,全市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6.34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173立方米,僅為全省人均擁有量的42%,全國人均擁有量的7.4%。由于水資源貧乏,直接影響了太原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我們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以鞏固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為中心,深入開展城市節約用水工作,城市節水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同時也培養和鍛煉了一支城市節水管理隊伍。
一是健全管理機構,強化管理職能。太原市委、市政府對節水工作歷來十分重視,早在1980年就成立了太原市節約用水辦公室,當時設在太原市自來水公司。為了進一步強化節水管理職能,1993年節水辦正式從自來水公司剝離,成為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隸屬于太原市建管委。為了做好城市用水的供需管理,依法加強城市供水節水管理,1996年成立了太原市供節水監察隊,負責對城市供水節水的依法監察。2005年8月,整合市節水辦及所屬事業單位并調整內設機構,將太原市供節水監察隊納入市節水辦。太原市機構編制委員會重新核定節水辦編制,調整了內設機構,具體職責如下:負責貫徹執行和宣傳國家、省、市計劃供水、節約用水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根據城市水資源和長期供水計劃以及供水發展的現狀,負責制定城市節水計劃,編制長期節約用水計劃和年度節約用水計劃;負責城市規劃區內節約用水和計劃用水工作,核定、下達、管理和考核用戶用水計劃;負責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用水、節水評估和節水項目“三同時”的審核驗收,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依法代征有關規費;依法進行供水、節水監察等工作。2005年將“節水三同時”的技術審核納入了市政務大廳審批程序,節水管理部門參與項目設計方案中節約用水設施的選型、審核和竣工驗收,從事前審批、事中跟蹤、事后監管三方面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
二是完善法規,依法行政,加大節水執法力度。先后出臺了《太原市水資源管理辦法》、《太原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太原市晉祠泉域水資源保護條例》、《太原市城市供水管理辦法》、《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建管委關于對城市居民用水實施“一戶一表”管理的意見的通知》、《太原市建設項目節約用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建設管理規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2004年重新修訂、完善的《太原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以地方法規的形式確立了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城市節水管理中的法律主體地位,為我市進一步加強城市節水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為全面推進城市節水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了保證城市供水、節水法規的貫徹實施,我市節水專業執法隊伍執法人員持證上崗、依法行政、文明執法、杜絕各種違規、違章的用水行為,依法行使節水檢查、監督工作。嚴格執行《行政處罰法》程序和管理規章制度,依據《太原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具體規定,對無證用水,轉供水改變用水性質以及跑、冒、滴、漏等違規用水行為進行監督和處罰,保證了正常供水用水,提高了節水管理水平。兩年來,共查處280戶單位,613次,發現違章用水50處;處罰34戶;糾正16戶;處罰34400元。此外,設立了浪費用水舉報電話,搭起與市民溝通的橋梁,使供節水監察更趨向社會化、日常化、規范化,保證了執法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增強了全社會節水意識。
三是搞好節水科研,促進節水工作向科學化邁進。近年來,我們先后參與和組織完成了《節水山西》戰略研究、《太原市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經濟分析評價》、《城市污水廠二級出水回用于城市綠化的可行性研究》、《太原市2010年工業節水研究》、《太原市污水回用規劃研究》、《中水回用于采暖系統補水的可行性研究》、《大生活調查》、《衛生設備同層排水安裝工程》等科研項目,這些項目均已通過省科技廳的技術鑒定,達到了國內的先進水平,為我市節水工作向科學化邁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我們印發了《供水、用水單位統計報表制度》、《關于實施供水、用水單位統計報表制度的通知》、《關于舉辦供水、用水單位統計報表制度培訓的通知》,對全市范圍供用水單位開展了供節水統計報表工作。還加快了節水微機化管理的步伐,開發應用了《太原市城市節水信息化管理網絡系統開發》,對原微機管理系統進行了修改、完善和升級,編制了新的節水信息管理軟件系統。幾年來,各單位按月、季、年不同時期填報供節水統計報表,及時上報市節水辦匯總。從而使我市的供節水管理有了一套詳細、完整、連續的統計數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