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節水辦
鄭州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212立方米,約是全國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是一個水源性和水質性缺水并存的地區。創建節水型城市,把節水工作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是保障鄭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對構建和諧鄭州、生態鄭州、水域鄭州意義十分重大。針對我市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形勢和節水型城市建設的要求,鄭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留住天上水,攔蓄過境水,北引黃河水,南調長江水,保護地下水,開發再生水”的水資源利用基本思路,并以此為指導,全面開展節水型城市建設的各項工作。在工作中,我們把水的循環利用作為工作目標,重點抓好中水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生態水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節水技術改造,推廣節水新工藝,大力推進清潔生產,逐步提高我市的循環水利用能力,興建了一批循環用水、串聯用水和回用水工程。其中工業用水方面: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資400多萬元興建了生產區生活污水處理再回用工程、噴淋車間循環用水工程、噴涂車間工藝水循環利用工程、鍋爐除塵水循環利用工程等,目前該單位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已達到91.0%,萬元產值取水量已降低為1.70m3/萬元,萬元增加值取水量降低為9.81 m3/萬元。鄭州三棉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先后興建或擴建了空調水回用于生活用水工程、紡布循環用水工程、織布循環用水工程、紡布與織布車間循序用水工程、夏季溴化鋰蒸噴制冷工程等,形成了年節水400萬m3的能力。目前,該公司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已達95%以上。生活用水方面:河南中醫一附院投資235萬元興建了中水利用工程,日處理污水約800立方米,處理過的水質達到了國家頒布的《生活雜用水標準》。目前,該單位日回用中水主要用于沖廁、園林澆灌、基建及景觀用水等。正在建設的建業森林半島項目投資百萬余元興建了中水處理回用設施,設計日處理中水能力為220立方米,用于該社區景觀和綠化用水等。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興建節水工程127項,年設計節水能力達1億立方米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了75.02%,工業萬元產值取水量下降到了36.36立方米,大生活人均日用水量下降到了155.19公升,我市節水設施的一水多用、循環利用和廢水處理回用能力逐步增強,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我們在城市水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河流水系的資源功能、環境功能、生態功能和防洪保安功能,逐步建設完整的、功能健全的生態系統,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以水利可持續發展支撐鄭州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由政府投資,我們著力改造和疏通了東風渠和熊耳河等城市內流河,進行了截污和生態水系建設。我市對新建城市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合理規劃布局,采取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相結合的模式,興建污水處理回用和廢水再生利用工程。在日處理污水40萬噸的王新莊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后,又投資2.6億元建設了日處理污水10萬噸,回用水5萬噸的五龍口污水處理廠,并將達到城市景觀用水水質標準的5萬噸回用水引入城市內流河金水河、熊耳河,初步解決了城市景觀用水問題。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系統的規劃和綜合治理,實現水資源的合理調配,使流經市區的10條河流、城市周邊的12座水庫和將要建設的3個湖區清水長流,構建有鄭州特色的生態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