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管理機制 提高管理水平
徐州市節水辦
韓剛
顧宏威
徐州市是首批“全國節水型城市”之一,2004年底又順利通過了“全國節水型城市”工作的第一次復查。近年來,圍繞鞏固創城成果,我們不斷創新管理機制,城市節水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加強計劃管理。多年來,我市的計劃用水管理一直實行定額用水計劃指標和定量用水計劃指標兩種形式。根據各行業的用水實際需求,2003年11月,我市重新修訂了2004-2006年用水消耗定額,同時嚴格執行省建設廳制訂的定額,現已形成工業和生活用水定額105個,目前市區有102個用水單位按照定額實行計劃管理,形成了比較科學合理的用水定額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把月用水500
m3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戶全部納入了計劃用水管理,計劃用水率達到98%
。同時嚴格實行“年計劃、月報表、季考核”管理制度,認真落實節獎超罰政策,對積極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的用水單位,視其需求優先增加指標;對管理不力、浪費用水、超計劃用水的單位,收取加價費,并督促其制訂整改方案和措施。
二是積極開展水平衡測試工作。在積極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的同時,我們繼續開展了企業水平衡測試工作,把定期開展水平衡測試作為創建節水型企業的必備條件,通過水平衡測試為企業挖掘節水潛力,找準節水方向提供科學依據,也為管理部門掌握企業用水狀況、節水水平提供技術依據。同時在全市的企事業單位和用水大戶中,深入開展了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活動,重點抓好計劃用水率、水的復用率等考核指標,積極培育節水先進典型。2004-2005年,我市有8家企業(單位)被授予“江蘇省節水型企業”稱號。
三是加強節水管理網絡建設。定期組織召開節水工作會議,下達用水計劃指標,簽訂節水承包協議,給完成節水工作目標的單位兌現獎金。通過以上活動,密切了各節水管理單位的聯系,提高了節水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使節水管理工作上下成線,左右成網,保證了節水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市區所有深水井,全部實行裝表計量,裝表計量率達到了100%
。按照國家有關計量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自備井單位的水表計量管理,定期實施水表年檢、校驗。堅持收集與水資源管理密切相關的數據資料,精確統計,科學分析,為調整限制開采量和用水計劃提供科學依據。在管理過程中,開發了微機數據庫、圖形庫等一系列軟件,為地下水資源的科學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和工程建設。嚴格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極推廣節水型用水器具。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近年來我市先后制定了7個推廣使用節水型衛生潔具的文件,并及時調整充實市推廣應用節水器具領導小組,加大日常監督管理力度,把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設備工作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嚴格實施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工作,要求建設單位在辦理施工用水時,必須先經市城市節水辦審批基建用水計劃指標,憑房屋節水器具審查證辦理用水手續;房屋竣工時必須經市城市節水辦驗收節水器具,發放《徐州市房屋節水器具驗收合格證》后,才能到供水部門辦理供水手續。
五是積極開展開發再生水源。近年來我們相繼組織實施壩山熱電廠取用三八河污水處理廠城市中水工程、礦大南湖校區、中石化管道儲運有限公司中水回用和尾水排放工程項目,審查批準了華潤電廠三期、徐州華鑫電廠二期、徐州發電廠改建工程取用荊馬河污水處理廠中水項目。相繼組織實施了新河煤礦、龐莊煤礦、夾河煤礦、拾屯煤礦等4家礦坑排水利用工程。新河煤礦坑排水作為市區飲用水源,2004年和2005年供水量為1340.73萬m3。龐莊煤礦等的礦坑排水主要用于防塵、洗選和洗浴、綠化等方面,兩年利用量為213.38萬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