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會員 更多 |
|
北京市城鎮供水協會 |
|
遼寧省城鎮供水協會 |
|
天津市供水管理處 |
|
天津市城鎮供水協會 |
|
河北省城鎮供水協會 |
|
太原市自來水公司 |
|
呼和浩特市自來水公司 |
|
包頭市供水總公司 | | |
|
 |
北京市昌平區:社區傳遞節水經
編者按
一根價值僅一角錢的尼龍繩,一個節水的小竅門,節約的水、節省的錢雖然不是個大數字,但當它在一個社區推廣,在一個家庭使用時,實實在在地將環保的信息、節能的觀念傳遞到了這個社區的每個家庭中。
在倡導“節能減排全民行動”時,那些深入到社區的活動才是進入家庭,進而影響到人們日常行為最直接、便捷與實用的途徑。像這種“一角錢的改造”,無需過多的宣講,其影響卻是廣且深的。 ◆穆奕
提起改造馬桶,北京市昌平區望都家園居委會主任趙向前就會豎起大拇指:“咱不能忘記兩個人——張永學和趙滋民,他們都是70歲左右的老人,要沒有他們就沒有馬桶改造行動了!
兩位老人是從電視上獲悉馬桶節水方法的。為了學習改造方法,他們專程趕到位于朝陽區的花家地小區,找到馬桶節水法的“創始人”悉心學習,然后回社區打算推廣。 其實,這是發生在2005年11月的事。趙向前回憶說,兩位老人回來后,興沖沖地跟他說:“這下可好了,改造馬桶的方法簡單易學,以后咱社區可以節省用水了!
“確實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利用杠桿學原理,減少沖水閥的旋轉半徑,達到控制水量的效果。”趙向前解釋說,控水的關鍵在馬桶水箱里的出水閥處。眾所周知,沖水時,水閥在杠桿作用下抬起,而水閥的旋轉半徑是固定的,所以要改變沖水量就得減少旋轉半徑,“尼龍繩就卡在原先的旋轉半徑之間,這樣就能減少半徑,達到控制水量的目的! 看完張永學的實際操作后,趙向前當即決定要向社區的人宣傳推廣這種簡單易行的“改造老式馬桶法”。2005年底,望都家園社區的100多只老式馬桶完成了這種改造。2006年,由于居委會整年都在忙選舉的工作,改造馬桶的計劃被擱置了。
以點帶面推動改造
改造老式馬桶,從小處看,是為咱居民節省了水費,從大處看,是為國家節約了水資源 今年7月,望都家園社區居委會決定參加北京市“魅力社區”的評選。按照要求,居委會必須為自己的參評立一個項目,而且必須是一個與眾不同的項目。為此,居委會召開會議,讓大家集思廣益,提出一個參評項目。 “要不咱就把改造老式馬桶作為參評項目吧?”趙向前說起2005年底自己在張永學家看到的那簡單而神奇的一幕,“這個項目聽起來不太雅,但很實用。大家想想,改造了老式馬桶,從小處看,是為咱居民節省了水費,從大處看,是為國家節約了水資源,響應了國家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 趙向前的一席話引起了胡世彩的共鳴。胡世彩接著趙向前的話茬兒說:“2008奧運會不是有‘綠色奧運’的口號嗎,咱社區提出的這個項目也是在支持北京奧運呢!”自此,擱淺了近兩年的馬桶改造行動重新啟動。 據統計,望都家園社區有31棟樓、1750戶,其中使用老式馬桶的有900戶,改造總數約1800只。居委會在望都家園社區全體黨員出席的“迎奧運創魅力社區誓師大會”上定下指標:8月改造500只老式馬桶。改造馬桶用的尼龍繩每只造價僅一角錢,居委會決定自己出。
對馬桶改造行動而言,至關重要的環節便是如何推廣改造方法了。經集體討論,居委會決定通過以點帶面的方法來推廣馬桶改造之術。
趙向前說,推廣的流程是先對社區居民代表和社區志愿者進行輔導培訓,然后通過制作模型、召開演示會等形式調動居民自己動手改造,最后深入居民家里,對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給予解答和幫助!案爬ㄆ饋砭褪窍葘W習再示范,抓典型后推廣,達到居民齊動手的目的。” 8月初,居委會在社區中心花園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個平臺,作為“改造老式馬桶示范區”。示范區內由幾張桌子、一大捆白色尼龍繩組成。居委會發動熱心的居民在此宣傳:“大家都來看看,這根小小的尼龍繩,就能讓咱家的馬桶節省不少水呢!”
張永學老人指著桌子上的模型說:“這就是咱家里的老式馬桶。咱把這尼龍繩打一個圈,從上面套到水箱的脖頸上,固定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然后輕輕一拉,因為它的牽絆作用,水流就得到了控制。一個月下來,咱就能省好幾塊錢的水費,也能為國家節省點資源! 張永學走到兩只居委會專門帶來的真馬桶旁說:“你們看,這只是老式馬桶,那只是改造過的馬桶,尼龍繩這么用力一箍啊,你們比較看看,是不是真的省水了?”這時,圍觀的100多名居民才都點頭稱是,紛紛向張永學老人請教改造方法。
尼龍繩節水顯成效 一位居民編了段順口溜:\"安上了,節水了;節水了,省錢了;省錢了,環保了;環保了,和諧了\" 為檢驗馬桶改造的效果,居委會還專門設立了“反饋回訪”這一環節。通常在居民領尼龍繩回家改造的第二天,居委會便會打電話或親自上門查驗效果。趙向前說,有些居民領了尼龍繩后,不是忘了就是不記得改造方法了,反饋回訪可同時起到提醒和答疑的作用。對于社區里的殘疾人或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居委會就派專人入戶,幫助他們改造馬桶。 一位居民在成功改造自家的老式馬桶后靈機一動,編了段順口溜:“安上了,節水了;節水了,省錢了;省錢了,環保了;環保了,和諧了”。
如今,社區里約1800只老式馬桶已全部經過改造。趙向前說,改造后的馬桶每次沖水可節省1/3的水量,大約兩升水。按照每只馬桶每天沖水6次計算,1800只馬桶每月可以節約用水21.6噸,一年就是259.2噸。 10歲男孩若翔是動手改造馬桶的居民中年齡最小的一個。若翔住在14號樓,幾經試驗,若翔成功地改造了自家的兩個馬桶。
節水法走出社區 \"只要他們把節水落到實處,這繩就給得不冤\" 9月,昌平區北七家鎮召開社區居委會會議。會上,趙向前講述了望都家園社區改造老式馬桶的經驗。其他居委會的人員看后紛紛效法。很快,望都家園改造老式馬桶的辦法在整個北七家鎮傳開了。
望都家園社區的居民們說,如今一些走親訪友的人聽說改造馬桶的事后,也跑到示范區去領根尼龍繩,說是要把這項技術帶回自己的社區去,“只要他們把節水落到實處,這繩就給得不冤”。
來源:中國環境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