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廣東人強化節水意識
記者陳果、本報記者楊桂榮報道:要走出不缺水的認識誤區,大力倡導節約用水,不能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守著珠江沒水喝……記者從近日舉行的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廣東建設報社主辦的“2007中國(廣東)節水型城市建設論壇”獲悉,廣東省人均擁有水資源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人均用水量卻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水資源浪費現象相當嚴重,不少專家呼吁廣東人應大力加強節水意識的培養。
水質性缺水矛盾日益突出
廣東歷來被人們認為是水量充沛、水資源豐富。說廣東缺水,也許很多人都不相信。但相關統計數據明明白白告訴人們:雖然廣東水資源總量為4191億立方米/年,居全國首位,但是實際上可資利用的年人均水資源僅為2100立方米,其中珠三角地區年人均水資源僅為2000立方米,粵西地區更是僅為1500立方米。這些數據均低于全國約2200立方米的年人均水平。而與世界各地相比而言,中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相關水資源專家指出:水資源分布不均導致的區域性缺水、水污染所造成的水質性缺水以及人口越來越多帶來的人均水資源偏低是當前廣東缺水問題的主要矛盾所在。
節水30%不會降低生活質量
廣東人喜歡煲湯、飲茶、沖涼……廣東人生活中處處離不開用水。據專家介紹,廣東省城鎮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用水效率和效益卻不高。
其實,節水是讓人合理地用水,高效率地用水。就目前到處存在浪費的情況來說,運用今天的技術和方法,廣東的農業可以減少10%-50%的需水,工業可以減少40%-90%的需水,城市人生活可以減少30%的需水,都絲毫不會影響經濟和生活質量的發展水平。
家住廣州華景新城的鮑小姐就是一個節水主義者,她習慣收集家庭廢水沖馬桶、拖地板、用洗衣水擦門窗及家具等,做到一水多用。她告訴記者這樣下來她們三口之家每個月至少可以節約10噸水。
節水就意味著節能降耗
據廣東省城鎮供水協會節能節水部主任方曄介紹:生活中耗水量大的環節主要是抽水馬桶、沖涼和洗衣機,因此要提倡推廣使用節水器具。例如抽水馬桶,以前是九升的,現在有六升甚至更小的。小小的馬桶水箱節水,一座城市每月至少能節水10萬噸。當然,居民家中現有的大水箱不用廢棄也可以節水,方曄告訴記者一個好方法:在水箱里放置適當物體(如灌滿水的瓶子或磚頭等),通過這樣減少水箱容量也可以減少水的消耗。
一般來說,處理一噸水約需0.3度電,而且電耗只是制水成本中的一部分,還要消耗大量的維護和管理資源,排出的污水進行處理也要耗費電能。據測算,每使用1噸生活和工業用水,就要排出0.7至0.8噸的污水,每排放1噸污水,不但會污染7到8噸凈水,還需要10到20噸的凈水來稀釋。所以,節約用水不但可以減少對水資源的耗費,還可以減少污染,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節水就意味著節能降耗!
來源:廣東建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