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價的經濟杠桿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甘肅省歷年水價改革對促進節約用水,改善工程管理狀況雖起到了比較顯著的作用,但大部分工程的現行水價遠低于供水成本,水價總體水平不高,因而依靠價格杠桿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節約用水,推動節水灌溉發展,調動投資者投資水利工程建設的積極性發揮得不夠充分。尤其是對作為用水大戶的農業,價格杠桿的作用顯得微乎其微,發展節水灌溉沒有形成自覺地行動。
5.水價調整機制不夠靈活,價格形式單一。甘肅省水利工程水價的調整普遍存在價格調整周期長、影響因素多的問題。水價未納入價格管理的軌道,水價不能根據供水成本的變化適時調整。價格形式也比較單一,水利工程不論規模大小和經營方式,統一實行政策定價,缺乏靈活性。
6.水費使用不盡合理,背離水價改革的目的。水價改革后水費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長,但有些地區水費由縣(市)財政統收統管,統籌使用,水費不能按成本核算的構成項目安排使用,挪用現象嚴重,現有工程得不到正常維護,工程折舊費沒有按規定比例提留,工程的更新改造沒有資金積累,通過水價改革建立水利工程的良性運行機制成為空談。
上述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制約了水利事業的發展,也挫傷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繼續深化水價改革的積極性。
二、在西部開發中繼續深化水價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西部大開發為加快甘肅省經濟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實施西部大開發,首要的是要解決水的問題。解決水的問題,不外乎運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經濟手段,一種是行政手段。而水價是經濟手段中最具活力的措施,水價政策在西部開發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
水價改革的基本思路應是:以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水價形成機制和管理體制為目標,以西部大開發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水價改革力度,理順水價管理體制,推行科學的水價分類和水價制度,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營造良好的水利發展環境,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優化配置,促進節約用水,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