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
水價改革穩步推進成效日顯 近年來,國家不斷對水價進行改革,希望通過價格杠桿調節水資源的供求關系,引導人們自覺調整用水數量、用水結構和產業結構,促進節水,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專家認為,總體上當前我國水價已經完成由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無償或福利型向有償或商品型的歷史性轉變,各項水價改革正在進一步深入推進。 目前全國有30個。ㄗ灾螀^、直轄市)開征了水資源費,且征收標準逐年提高,力度不斷加大。 水利工程供水價格逐步提高。2004年底,全國水利工程供農業用水平均價格達到每立方米3.5分,比1991年提高了2.5倍,使供水單位的成本費用得到了一定補償,促進了水利工程的維護和供水單位的正常運行。 城市供水基本完成了由福利型向商品型的轉變,供水價格總體達到保本微利水平。2004年底,36個大中城市平均居民生活用水價格達到每立方米1.39元。 城市污水集中處理收費制度廣泛推行,全國30個。ㄗ灾螀^、直轄市)的300多個城市開征了污水處理費。 在水價制度方面,各地積極探索和推行“超定額累進加價”、“豐枯季節水價”、“兩部制水價”等科學的計價制度,充分發揮價格杠桿對水供求關系的調節作用,有效地節約了水資源。 在水價管理方面,形式更趨多樣化,決策程序更趨規范化。一些地方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的水價管理方式,如山東省下放審批權限,實行按單個工程審批水價;吉林、新疆、四川實行了分地區水價。一些地方改革單一的政府定價方式,試行政府指導價或民主定價,使定價方式更加靈活。 與此同時,統籌考慮不同用水戶的承受能力,全面實行了有利于用水戶合理負擔的分類水價。 |
[<< 1 2 3 4 5 >>] 下一頁
|
|
上一篇:我國全面推進水價改革獲成效 下一篇:城市供水合理水價結構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