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型紀錄片《水問》在央視新聞頻道播出,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真實反映國內水資源整體狀況的電視紀錄片?偩帉趺驼f:“該紀錄片披露了觸目驚心的水污染調查結果,分析了水危機出現的深層次原因,并推薦了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用水、管水理念,試圖喚醒民眾資源危機意識!眹鴥人Y源的現狀到底該引起我們怎樣的深思?!

一問,危機何時到來

   如果世界人均水資源是一滿杯水的話,中國的人均水資源不過僅僅是一個杯底;而且由于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在華北等人口聚集的地區,我們的人均水資源量甚至低于以色列、中東等地區;更何況到2020年中國的人口將接近15億、我們的工業化、城市化正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

   危機不是即將到來,而是已經從四面八方悄悄開始。

三問,生靈是否安寧?

   在富裕的南方,幾十萬人,一夜之間就可能沒有水喝;在淮河岸邊,一場污水過后,所有河蟹養殖戶徹底破產;在發展的北方,河流的生命幾乎絕跡;長江的河道里,人們花費上百萬元,只是為了尋找到一種名叫白鰭豚的水生魚類;“太湖美”、“汾河清”這樣的歌曲在全國的水污染地圖面前顯得滑稽、尷尬。

 從北到南,七大流域正在面臨水污染危機崩潰的邊緣。

二問,飲水能否安全?

   喝上干凈的水,這是人類最古老的生存愿望,這一愿望創造了許多奇跡:自來水的發明、城市的誕生……但是,在一個先天飲水條件有缺陷、經濟發展不均衡,甚至快速工業化的國家,喝上干凈的水,要面對種種復雜的困難,更何況自來水就一定干凈嗎?在尋找潔凈水的過程中,今天的人類既要克服自然障礙,又要克服文明障礙……

四問,江河如何安瀾?

   在全球,每年死于江河洪災的人數約占各種自然災害死亡總人數的四分之三;而在中國,受北方黃河成為懸河影響和在南方受長江季節性洪水威脅的地域有全國一半的人口,流與堵、放與治,究竟能不能根治水患?中國目前的防洪工程幾乎已到極限,放眼世界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鑒?技術主義也好,自然主義也好,江河治理的背后都體現著不同的時代精神,都配合著具體時期的發展要求。

現狀討論

2007年中國主要河流水質綜述

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等七大水系總體水質與上年持平。197條河流407個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49.9%、26.5%和23.6%。其中,珠江、長江總體水質良好,松花江為輕度污染,黃河、淮河為中度污染,遼河、海河為重度污染。

2007年中國主要湖庫水質綜述

28個 國控重點湖(庫)中,滿足Ⅱ類水質的2個,占7.1%;Ⅲ類的6個,占21.4%;Ⅳ類的4個,占14.3%;Ⅴ類的5個,占17.9%;劣Ⅴ類的11個,占39.3%。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和總磷。在監測的26個湖(庫)中,重度富營養的2個,占7.7%;中度富營養的3個,占11.5%;輕度富營養的9個,占34.6%。

2007年中國主要地下水水質綜述

據189個城市地下水水質監測資料分析,監測區主要監測點的地下水水質以良好~較差級為主,深層地下水水質略優于淺層地下水,開采程度低的地區水質優于開采程度高的地區。全國地下水水質狀況較上年變化不大,水質呈下降態勢的地區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水質呈好轉態勢的地區僅零星分布

五問,水究竟屬于誰?

   水不夠用,人們就會去搶水,當搶水危及到了生命,人們就會想辦法去分水。在談判、博弈的過程當中逐漸明白:政府主導、市場調節、民主談判、法制約束,最終不僅是在落實平等的水權,而且也是在落實平等的人權。不僅人與人、國與國之間要分水,而且人類與河流、與湖泊、與地下水之間也要分水,因為我們都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七問,節水難在何處?

   中國人并不缺乏節水的歷史、節水的意識和節水的技術?矁壕、北海團城這些古老的節水設施已經使用了幾千年,那么我們缺什么呢?對一戶農民、一個企業、一個地區而言,當節水比浪費水還花錢的時候,為什么要節水?對你的鄰居、你的下游來講,多用水僅僅是不道德的時候,為什么要節水?

   節水不僅是我們面對生存危機不得已的選擇,也是考驗我們這個民族道德與制度建設能力的一次機會。

六問,大國水網有多遠?

   到底可不可以把水從富足的地方搬運到缺水的地區呢?那些缺水的地區是不是已經接近缺水的底限?今天的調水和過去相比究竟有哪些不一樣?調水究竟是大國的夢想,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調水應該是對貪婪的彌補,還是對貧窮的補償呢?新世紀之初,中國以小心謹慎的態度在編織一個充滿夢想的水網。

八問,水的答案在哪里?

   人類的文明誕生在大河兩岸,蘇美爾人的崛起就是因為找到了與水和諧相處的方式;但是,蘇美爾文明的消亡,也正是由于對水的利用過度。兩百多年以前,人類發明了蒸汽機——一種利用水循環的機器,它推動著我們到達了今天的文明程度:我們生活在地球歷史中最美好的時期,但是我們是不是忘記了水可以誕生文明,也可以毀滅文明?面對水,如果我們不能夠找到新的文明方式,我們還能在地球上走多遠?

技術討論

中水回用

簡介:中水是指部分生活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后,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目前已廣泛成為解決水資源短缺,緩解供需水矛盾的一項新措施。

城市雨洪利用

城市雨洪利用,即攔蓄、儲存利用城市暴雨、洪水,化棄為寶、興利除害。其主要作用是減洪免澇,增水添優,改善生態。

創建節水型社會

水危機實質是治理危機,節約用水是解決城市水危機的最有效措施。

城市水循環利用與污水資源化

水循環利用不僅可以大大減輕水資源短缺的壓力,也是最積極主動地保護水環境,還是解決生態用水和環境用水的最佳途徑。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