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國家地理》設想:尋找海水淡化新技術
|
這個水藍色星球并不缺水——只是缺少淡水。新的科技也許能找到更好的海水脫鹽方法。目前有3億人口需要靠海水或含鹽地下水的再加工來獲取生活用水,那些水含鹽量過高,并不能直接飲用。這個人口數量已經是10年前的兩倍。20世紀70年代起,海水脫鹽業在中東地區起步,現已發展到全球150個國家。在未來6年里,新興的海水脫鹽工廠每天可為全球供水量增加了13億加侖,相當于一條科羅拉多河的水量。[詳細] |
| |
|
|
海水西調 引渤入疆 |
11月5日,“陸海統籌 海水西調高峰論壇”在烏魯木齊市召開。論壇上關于“海水西調 引渤入新”的建議引發廣泛討論。設想基本思路是:從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米高度,通過維修防滲渠,以及若干蓄水池的方式,到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再順北緯42°線東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經燕山、陰山以北,出狼山向西進入居延海,繞過馬鬃山余脈進入新疆塔里木盆地東緣的羅布泊。你認為此設想是否可行?[詳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