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是人類追求了幾百年的夢想。早在400多年前,英國王室就曾懸賞征求經濟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從20世紀50年代以后,海水淡化技術隨著水資源危機的加劇得到了加速發展,在已經開發的二十多種淡化技術中,蒸餾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都達到了工業規;a的水平,并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F在世界上有十多個國家的一百多個科研機構在進行著海水淡化的研究,有數百種不同結構和不同容量的海水淡化設施在工作。一座現代化的大型海水淡化廠,每天可以生產幾千、幾萬甚至近百萬噸淡水。
 海水淡化·方法篇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F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等。
 
海水凍結法
海水凍結法,即冷凍海水使之結冰,在液態淡水變成固態冰的同時鹽被分離出去。冷凍法與蒸餾法都有難以克服的弊端……[詳細]
 
反滲透法
通常又稱超過濾法,是1953年才開始采用的一種膜分離淡化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將海水……[詳細]
多級閃蒸法
所謂閃蒸,是指一定溫度的海水在壓力突然降低的條件下,部分海水急驟蒸發的現象。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蒸發……[詳細]
壓汽蒸餾法
壓汽蒸餾海水淡化技術,是海水預熱后,進入蒸發器并在蒸發器內部分蒸發。所產生的二次蒸汽經壓縮機壓縮提高壓力后引入到蒸發器的加熱側。蒸汽冷凝后……[詳細]
 
電滲析法
該法的技術關鍵是新型離子交換膜的研制。離子交換膜是0.5-1.0mm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選擇透過性區分為正離子交換膜(陽膜)與負離子交換膜(陰膜)。電滲析法是將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陽膜與陰膜交替排列,組成多個相互獨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鄰隔室海水濃縮,淡水與濃縮水得以分離。電滲析法不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為水質處理的手段,為污水再利用作出貢獻。此外,這種方法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化工……[詳細]
 
熱膜聯產法
熱膜聯產主要是采用熱法和膜法海水淡化相聯合的方式(即MED-RO或MSF-RO方式),滿足不同用水需求,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熱膜聯產海水淡化廠是阿聯酋富查伊拉海水淡化廠,日產海水淡化水量為45.4萬立方米,其中,MSF日產水28.4萬立方米,RO日產水17萬立方米。其優點是:投資成本低,可共用海水取水口。RO和MED/MSF裝置淡化產品水可以按一定比例混合滿足各種各樣的需求。[詳細]
海水淡化·現狀篇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于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提供飲用水。海水淡化需要大量能量,所以在不富裕的國家經濟效益并不高。
 
青島海水淡化停產 不受市民待見成本高
經過近十年的海水淡化發展,不少市民發現,島城海水淡化項目并沒有多少進展,而進入到2011年,市民“海水解渴”的夢想也始終沒有成為現實。 [詳細]
 
天津:海水淡化國家立項 年內建生產線
記者從天津市海洋局獲悉,由濱海新區科研院所申報的《濃海水機械熱壓縮精制鹽和化學資源利用工程研究示范》項目,日前獲財政部和國家海洋局批準立項,并正式啟動。 [詳細]
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場價值達55億美元
根據BBC Research提供的,名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MST052B)”的新的技術市場研究報告,全球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的市場價值,估計在2010年會達到29億美元,并預計2015年……[詳細]
海水淡化資源化的現狀和產業發展趨勢
按國際脫鹽協會(IDA)的2009年數據表明,到2009年,世界上已有120多個個國家和地區在應用海水淡化技術。據統計2009年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近3590萬立方米,其中80%用于飲用水…… [詳細]
 
海水淡化作為優新產業 站在產業化路口
全國最大海水淡化工程——青島百發海水淡化項目建成后,每天可淡化海水10萬噸,這些淡化水直接進入市政自來水管網,可滿足50萬人每天生活用水,占青島市區…… [詳細]
 
我國首個核電站海水淡化系統投入使用
海水淡化系統正式啟用,這是我國核電站中首個海水淡化系統,開辟了核電站利用海水淡化技術提供淡水資源的先河。該系統投用后,每天可提供約10080噸淡水…… [詳細]
海水淡化進京 是不是要比自來水貴很多
2010年2月北京市水務工作報告中,北京開始將海水淡化納入戰略水源,并開始調研和論證?萍疾磕づc水處理專家組成員、亞太脫鹽協會秘書長郭有智教授…… [詳細]
西班牙海水淡化全球獵金 淡水資源短缺
“請喝水,這是剛剛淡化的海水!痹谖靼嘌腊腿_那普拉特海水淡化廠,一名員工打開海水淡化裝置出水口的龍頭,接滿一杯水,給前來參觀的游客們品嘗。[詳細]
海水淡化·設想篇
這個水藍色星球并不缺水——只是缺少淡水。目前有3億人口需要靠海水或含鹽地下水的再加工來獲取生活用水,那些水含鹽量過高,并不能直接飲用。 新的科技也許能找到更好的海水脫鹽方法。
 
《國家地理》設想:尋找海水淡化新技術
這個水藍色星球并不缺水——只是缺少淡水。新的科技也許能找到更好的海水脫鹽方法。目前有3億人口需要靠海水或含鹽地下水的再加工來獲取生活用水,那些水含鹽量過高,并不能直接飲用。這個人口數量已經是10年前的兩倍。20世紀70年代起,海水脫鹽業在中東地區起步,現已發展到全球150個國家。在未來6年里,新興的海水脫鹽工廠每天可為全球供水量增加了13億加侖,相當于一條科羅拉多河的水量。[詳細]
 
海水西調 引渤入疆
11月5日,“陸海統籌 海水西調高峰論壇”在烏魯木齊市召開。論壇上關于“海水西調 引渤入新”的建議引發廣泛討論。設想基本思路是:從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米高度,通過維修防滲渠,以及若干蓄水池的方式,到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再順北緯42°線東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經燕山、陰山以北,出狼山向西進入居延海,繞過馬鬃山余脈進入新疆塔里木盆地東緣的羅布泊。你認為此設想是否可行?[詳細]
 
海水淡化節能新設想
提到海水淡化(脫鹽),相信人們已經不再陌生。通過對海水、地表含鹽咸水或者處理過的污水進行脫鹽處理,人們能夠獲得可以飲用的淡水。這是目前解決水資源短缺的理想途徑之一。海水淡化最簡單的方法是蒸餾法,把水煮沸使之蒸發,冷卻蒸汽就得到了可以飲用的蒸餾水。不過,蒸餾法的能耗高得驚人,每生產1升淡水需要消耗0.08千瓦時的電量。因此,蒸餾法主要局限在海灣地區,當地用來淡化海水的能源往往不是電能…… [詳細]
 
科學家研制出可用于淡化海水的芯片
將海水變為人類可以飲用的淡水一直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它耗能大、水質又差,現在MIT的科學家們制造的芯片可以更好地完成這個工作。雖然地球表面有超過70%被水覆蓋,但是我們可以直接使用的淡水卻并不算多。海洋中的苦澀咸水占了總水量的97.5%,剩下的淡水又大部分集中在南北極和冰川上。數百萬年來,人類只能依靠僅占總水量0.2%的淡水生存。將海水變為淡水是個歷史悠久的課題。 [詳細]
水世界網編輯部制作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