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節能新設想

時間:2011-03-24 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作者:

作為新技術,雖然離大規模廣泛應用還有距離,但它們都是當前的科研熱點,各種新興材料的涌現更是推動了這些技術的發展。對咸水脫鹽或廢水處理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把他們作為研究對象,我所在的課題組研究項目就包括了其中的兩項。

提到海水淡化(脫鹽),相信人們已經不再陌生。通過對海水、地表含鹽咸水或者處理過的污水進行脫鹽處理,人們能夠獲得可以飲用的淡水。這是目前解決水資源短缺的理想途徑之一。

海水淡化最簡單的方法是蒸餾法,把水煮沸使之蒸發,冷卻蒸汽就得到了可以飲用的蒸餾水。不過,蒸餾法的能耗高得驚人,每生產1升淡水需要消耗0.08千瓦時的電量。因此,蒸餾法主要局限在海灣地區,當地用來淡化海水的能源往往不是電能,而是來自附近發電廠產生的廢熱以及廉價的石油。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蒸發脫鹽海水淡化廠位于沙特阿拉伯,它建在紅海上,日產淡水8.8億升。

除了盛產石油的海灣地區外,其他地區主要采用反滲透法來淡化海水。該方法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對海水一側施加大于海水滲透壓的外壓,使海水中的純水通過半透膜進入淡水。通常,反滲透法用來淡化地表咸水,每生產1升淡水至少消耗0.0035千瓦時的電量,如果用來淡化海水就需要消耗更多的電量。美國最大的海水淡化廠正在籌建中,采用反滲透法來淡化海水,日產淡水將高達1.89億升,預計2012年投入使用。

不可否認,傳統的海水淡化方法都無法回避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海水進行脫鹽處理必須消耗大量的能源。這不僅會增加成本,還會加劇全球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除了耗能高之外,脫鹽過程中還會產生一種有毒的殘留液,也就是濃縮后的高濃度廢液。如果把這些廢液直接排入海洋,它會殺死魚類和微生物,并通過食物鏈影響整個生態系統。那么,海水淡化的方法是不是意味著行不通了?其實不然。新興的海水淡化技術將有可能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這些技術將大大降低脫鹽的能耗。在不久的未來,脫鹽所需要的能量有望依賴于脫鹽產生的殘留廢液,從而實現變廢為寶。

1. 電極法

工作原理:不需要滲透膜,而是通過正負兩個電極將水中的鹽離子吸附到兩極,從而得到淡水。被吸附到電極上的鹽離子最終會裹滿兩極,但這些鹽離子很容易清洗下來。只需要改變電流方向,鹽離子就會反向運動,脫離電極。

優點:清洗方便,耗能低。理論上,這個過程可以無限進行而不用更換正負電極。

缺點:僅適用于地表咸水。在實際操作中,電極可能被鹽離子堵住,從而導致脫鹽效率下降。該方法也會產生有毒廢液。

適用范圍:地表咸水。

能耗:幾乎不需要壓力,所以能耗很低。

應用前景:2010年,美國新墨西哥州將建立一個采用電極法的測試反應器。

(PS: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導電材料的開發,例如:碳納米管、石墨稀等。)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