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水藍色星球并不缺水——只是缺少淡水。新的科技也許能找到更好的海水脫鹽方法。
目前有3億人口需要靠海水或含鹽地下水的再加工來獲取生活用水,那些水含鹽量過高,并不能直接飲用。這個人口數量已經是10年前的兩倍。20世紀70年代起,海水脫鹽業在中東地區起步,現已發展到全球150個國家。在未來6年里,新興的海水脫鹽工廠每天可為全球供水量增加了13億加侖,相當于一條科羅拉多河的水量。這個產業快速興起的原因很簡單:人口的增長,農業和工業的發展,導致淡水,尤其是純凈的淡水越來越少!澳惚仨氈赖氖,”商業刊物《海水淡化報告》編輯湯姆·潘克瑞(Tom Pankratz)說道,“海水脫鹽不是獲得淡水的廉價途徑,但有時候是唯一途徑!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