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副部長 仇保興
(2005年10月31日,北京)
建設健康的城鎮水環境,是我們在反思以往城鎮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經驗教訓,推進節水型城鎮建設和建立水務市場的基礎上,為緩解日益緊迫的人口、資源、環境矛盾而作出的必然選擇。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水資源相對不足、生態脆弱的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城鎮化水平提高和人口不斷增加,水資源不足、水污染加劇和城鎮水生態的日趨退化,已成為當前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當前城鎮水環境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近年來,我國城鎮水務產業發展迅速,成效顯著:城市供水設施不足的矛盾進一步得到緩解,居民用水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和提高,水安全保障機制初步建立;城市節約用水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軌道,節水型城市建設不斷深入,工業用水量快速增長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城市人均綜合用水量呈穩中有降趨勢,用水結構正朝著合理的方向調整,用水效率不斷提高,近5年來平均每年城市節水量約35億立方米以上。2004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量39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億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十五”計劃確定的“污水處理率達到45%”,“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600萬立方米/日”的目標,提前一年完成,并形成了適合國情的污水處理技術路線和管理模式;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市場機制的建立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初步建立了市場準入制度和特許經營制度。城鎮綠化面積逐年提高,自然水面減少的局面得到控制。
在取得上述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城鎮水務仍然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城鎮水環境污染日益加劇的局面尚未得到扭轉。一方面是水體污染依然十分嚴重。2004年有監測數據的745個水體斷面中(其中河流斷面489個,湖庫點位256個),Ⅰ類占3.8%,Ⅱ類占16.9%,Ⅲ類占17.0%,Ⅳ類占20.5%,Ⅴ類占13.6%,劣Ⅴ類占28.2%。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石油類、高錳酸鹽指數等。統計情況表明,水質符合或優于Ⅲ類以上水體斷面僅占37.7%。另一方面是污水處理設施總量仍然不足。2004年底,全國建制市污水排放總量大約為356億m3,污水處理率僅為45.7%,661個城市中還有297個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全國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和絕大多數建制鎮污水沒有經過有效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不僅使地面水污染嚴重,而且還波及地下水資源。據環保部門對118個大中城市的調查,地下水嚴重污染的城市占64%,輕污染的占33%。此外,不少城市已建的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益不佳。據我部2005年9月的統計,全國至少有40個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因收集管網不配套、運行經費不到位等原因,運行負荷率不足30%,30個城市的運行負荷率為零,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與此同時,污水處理的監管機制亟待建立。一些工業企業將超標污水排入城市排水設施,導致污水處理廠不能正常運行。
。ǘ┏擎偣┧踩U险媾R嚴峻挑戰。一是水資源短缺與過量開發對城鎮供水安全已構成潛在威脅;二是水源污染的加劇和供水水質標準的提高,使傳統的水處理技術難以處理原水中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質;三是供排水企業經營主體的多元化和市場競爭機制的建立,增加了政府部門對城鎮水業市場的監管難度;四是自建設施供水和二次供水管理薄弱,影響了供水安全;五是地下水長期超采,不僅造成了水位急驟下降,水源枯竭,而且還造成了地面沉降,管網漏水率增加;六是社會不安定因素而導致對供水系統安全影響的可能性在加大,同時,隨著大規模、長距離跨流域調水工程的實施,受水城市的供水安全保障任務將更加艱巨。近年以來,隨著水源污染不斷加重,供水水質狀況不容樂觀。據2004年10月建設部組織對全國36個重點城市進行的城市供水水質監督檢查情況來看,采集的634個水樣中,全分析樣品除公共供水合格率90.11%外,二次供水合格率80.83%,各類自建設施供水合格率只有45.12%。地下水長期超采,不僅造成了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水源枯竭,而且還引發了地面沉降,管網漏失率大幅提高。
。ㄈ┏擎傆盟什桓撸速M嚴重。2004年全國總供水量和用水量為5548億立方米,占當年水資源總量的2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1.2%,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8.5%,其他水源供水量占0.3%;生活用水占11.7%,工業用水占22.2%,農業用水占64.6%,生態用水(僅包括人為措施供給的城鎮環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濕地補水)占1.5%。按生活(單指居民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劃分,生活用水占8.0%,生產用水占90.5%,生態用水占1.5%。與2003年比較,全國總用水量增加227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增加153億立方米,工業用水增加52億立方米(其中火電用水增加48億立方米),生活用水增加20億立方米。近年來,一方面城市缺水形勢嚴峻,缺水性質從以工程型缺水為主向資源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為主轉變。城市缺水有從地區性問題演化為全國性問題的趨勢,一些城市由于缺水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生活、生產秩序。另一方面,城鎮仍有較大的節水潛力,目前我國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是發達國家的5-10倍,城鎮供水管網漏失率為20%左右,是發達國家的3倍。再生水、雨水、海水和微咸水等非傳統水源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用水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再生水價格僅在少數城市實行?茖W的比價關系沒有形成。規劃和政策滯后,對再生水設施布局的調控及激勵力度不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