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ㄈ⿵暮唵蔚貙樗嘏畔蚺c洪水和諧相處轉變,F代的城鎮由于實行了許多錯誤的建設方式,使排水、防洪性能越來越退化,城鎮水系也變得越來越脆弱。如寬馬路、硬鋪裝的大廣場、停車場,城市不透水的硬化鋪裝所占的面積越來越大,再加上近日大行其道的城鎮河道、溝渠、湖泊的硬質砌底和護坡,開發填埋了大量的城鎮和郊區自然河流、湖泊和濕地,造成了雨水無法下滲和積蓄,排水徑流量逐步上升。這一方面使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資源無法得到補充,另一方面也使得城鎮自身和下游地區極易形成洪澇災害。除此之外,大量的過去生活在
“濕地毯”上的動植物在“水泥地”上遭受滅頂之災,嚴重肢解了城鎮和區域的生物鏈。構建健康的城鎮排水體系,就必須尊重水系的循環規律,糾正以上這些錯誤的建設行為,維護水系生態健康程度和系統的自適應調節能力。
城鎮水環境是一個至少由三方面組合而成的人工自然復合的巨系統,如果對其合理規劃建設和維護的話,其自身具有較強的抵御外界干擾和自我修復生態的能力。但如果人工系統設計不合理,或干擾(主要表現在污染和用水)超過自身修復能力,城鎮水環境將不可逆轉地迅速退化,最終影響甚至威脅居住人的生存和發展。
三、實現城鎮水環境健康化的主要方法與途徑
首先,制定城鎮水系統規劃。在城鎮體系規劃階段,城鎮水系統規劃要做好區域水資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合理選擇城鎮供水水源,劃定水源保護區;在城鎮總體規劃階段,水系統規劃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好原有的水系,分析城鎮規劃區內的各類用水需求,合理安排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以及確定水源地、供水廠、污水處理廠及其管網設施發展目標及建設布局。尤其重要的是污水處理廠應“規模合理、分散布局、便利回用、節約能源”的原則進行規劃;在城鎮控制性詳規階段,水系統規劃的主要任務是綜合協調并確定規劃期內城鎮水系統及其管網設施的詳細布局,包括河湖水系的治理措施等。城鎮硬化面積應控制在60%以下(德國規定不高于45%)。規劃的編制工作應堅持立足水資源條件,促進資源節約,系統地、綜合地考慮城鎮供水、污水處理、節水、污水再生利用等問題,特別注意廠網配套和設施能力的協調增長和防止對城鎮江河湖泊和海灘濕地的破壞性建議和非法填埋占用,切實維護城鎮及其近郊水系的原生態。
其次,加強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城鎮污水再生利用,具有水量集中、相對穩定的優勢,是城鎮水循環利用的重要環節,是節水的重要舉措。再生水作為城市的第二水源,將為緩解城鎮水的供需矛盾起著日趨重要的作用。再生水水源主要依城鎮污水處理廠,其利用范圍覆蓋了城鎮用水和農業用水,其重點是水質安全和輸配安全,必須在城鎮水系統管理中通過規劃、建設和管理等綜合措施統籌解決。要努力實現水的四個循環:一是建筑中水回用;二是小區范圍污水的再生利用;三是城鎮污水的再生利用;四是區域水的循環利用。通過這四個循環,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對外界水的最少依賴和對自然生態的最少干擾。同時,也使城鎮用水對環境和資源的壓力能夠充分釋放。據此,城鎮給排水系統的任務早已超出了供水保障、排除雨、污水,保護城市水環境,防止公共水域污染的范疇。而已成為促進城鎮水的良性循環,恢復水環境和水生態的“生命線工程”。
|